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百年留苏”,不变的爱国情报国志

时间:2021-07-14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焮/王利亚 点击:
100年前,首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从上海出发,远赴莫斯科,开始他们的留学之路、革命之路。1951年8月,教育部选派首批375名留学生赴苏联学习,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派遣留苏学生的大幕。在百年留苏的时代浪潮中,一代代学子接续奋斗,始终不变的是爱国情、报国

      100年前,首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从上海出发,远赴莫斯科,开始他们的留学之路、革命之路。1951年8月,教育部选派首批375名留学生赴苏联学习,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派遣留苏学生的大幕。在“百年留苏”的时代浪潮中,一代代学子接续奋斗,始终不变的是爱国情、报国志。

      点燃革命火种的“新学校”

      20世纪20年代初,一股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和苏俄革命经验的热潮,在中华大地上蔚然兴起。走俄国人的路,到十月革命的发源地去探求真理,成为不少有志青年的共同渴望。

      1920年9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新渔阳里6号开办外国语学社,杨明斋担任校长,俞秀松兼任学社秘书。这是一所传播马克思主义、点燃革命火种的学校,是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学校”。

      外国语学社一经创办,就在《民国日报》上连续刊登招生广告:本学社拟分设英法德俄日本语各班……除星期日外每班每日授课一小时,文法读本由华人教授,读音会话由外国人教授,除英文外各班皆从初步教起……日内即行开课,名额无多,有志学习外国语者请速向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本社报名。

      公开刊登招生广告,既为学校提供了掩护,又扩大了影响。一时间,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纷纷来到上海入校学习。

      外国语学社的教师多是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如杨明斋亲授俄语、李达教日语、李汉俊教法文、俞秀松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陈望道讲授《共产党宣言》、沈雁冰讲授社会科学知识等。

      沈雁冰还捐出稿费,在外国语学社建了一个图书馆。刘少奇就是在此广泛阅读《新青年》和《民国日报》“觉悟”副刊、《时事新报》“学灯”副刊等进步报刊和各种马克思主义图书。

      社会实践上,主要是参加革命活动,或在学员李启汉、严信民开办的上海工人半日学校宣传革命思想,或在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李中创立的上海机器工会帮助建立基层工会,或协助中俄通讯社和工人刊物《劳动界》做誊写、校对、印刷、发行以及散发革命传单,等等。

      外国语学社的学员,主要是由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推荐而来的。比如,毛泽东、贺民范推荐的湖南青年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等,陈独秀推荐的安徽青年吴葆萼、蒋光慈等。

      学员们为节省开支,往往5个人合伙订4个人的饭,省下一人的饭钱买进步书报等。他们一起吃、住、学,一起投身革命实践,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当年的学员萧劲光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们的学习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到俄国去,学习革命道理,回来搞革命,改变落后黑暗的旧中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外国语学社最终选拔了34名学员,分三批派赴莫斯科学习。

      “东方大学”与“中山大学”

      1921年5月,刘少奇、任弼时等人从上海吴淞港登船启程,计划经日本长崎到海参崴(今符拉迪沃斯托克),再由陆路奔赴莫斯科。

      当时,苏俄远东一些地区还是日军的势力范围。为了通过检查,刘少奇装扮成裁缝,任弼时化装为理发匠。尽管精心装扮,刘少奇还是被抓了起来。审问中,他镇定自若,最后化险为夷。

      由于煤炭缺乏,从远东到莫斯科的火车改烧木材。大家还要跟其他乘客一起,冒着严寒不停地往返搬运木材。加上铁路要边走边修,火车开开停停,走了整整三个月。

      是年8月,分批赴苏俄留学的人员陆续到达,组成了东方大学第一届中国班。莫斯科东方大学于1921年10月21日正式开学,全称为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斯大林担任名誉校长。

      俞秀松在参加青年共产国际二大后,也来到东方大学学习,前后共4个月。1923年,我们党又进一步从国内派遣了20人进入东方大学学习。

      1923年至1924年,中共旅欧支部共派遣三批留欧学生,赴东方大学中国班学习。1923年4月,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王若飞等12人先行抵达莫斯科;1923年11月,刘伯坚等10人进入东方大学读书;1924年秋,傅烈、王自言、石琼、熊味耕、范易等20余人来到东方大学。此外,李富春、蔡畅两人也于1925年1月到达东方大学留学。

      20世纪20年代,中国进步青年赴苏俄留学的目的地,还包括中山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成立于1925年10月,全称是中国劳动者孙逸仙大学。

      我们党先后选拔推荐了张闻天、王稼祥、乌兰夫、伍修权、杨尚昆等人前往该校留学。中共旅欧支部的党员、团员也有从巴黎转来学习的,包括时年22岁的邓小平。此外,国民党方面也选派了一批青年到中山大学留学,如蒋经国等。

      除了东方大学、中山大学之外,来自中国的进步青年还在列宁学院、红色教授学院以及列宁军事政治学院、伏龙芝军事学院等学习进修。

     其中,列宁学院是专门培养共产党高级干部的党校,陈潭秋、滕代远、曾山、陈云等20多人曾在此学习,许光达、阎红彦等红军指挥员曾进入列宁学院中国军事班进修;红色教授学院是培养马列主义高级理论人才的学府,张闻天、王稼祥等人是从中山大学转入红色教授学院学习的;伏龙芝军事学院专门培养高级军事人才,刘伯承、左权、毛岸英等曾在此学习。

      “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在早期留苏浪潮中,还有一群特殊的“小留学生”。1928年以后,我们党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流落各地的革命后代、烈士子女,分批把他们送到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等机构。

      这家儿童院创建于1933年5月1日,是专门抚养、教育共产党人和革命先烈后代的特殊学校,创始人叶琳娜·斯塔索娃曾是列宁的助手。

      20世纪30年代初至50年代初,先后有100多名中国革命者的后代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和生活。因为父母忙于革命工作,这些“小留学生”从小就没怎么享受过家庭的温暖,有的甚至长时间不知道父母是谁。

      在儿童院这个集体中,他们得到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呵护与培育,也接受了革命的洗礼。他们自告奋勇投身反法西斯战争,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到,在莫斯科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革命先烈后代,年龄幼小,自告奋勇挖战壕、制造“莫洛托夫”燃烧瓶、生产军服、食品、伐木、挖土豆、在医院照料伤病员,许多人还每月为前线战士献血。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快培养各类人才,推动国内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党和政府开始大规模派遣学生赴苏留学。这些留苏学生大多是低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优秀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以及一些科研院所的年轻人。

      1951年8月,首批375名留学生赴苏学习。党和政府非常关心这些青年,像父母送孩子出远门一样为每人准备了满满两大箱物品,包括各个季节穿的内外衣服、鞋、帽,牙膏、牙刷、香皂,还有各种学习用具、书包等。

      1957年11月,毛泽东在莫斯科专门接见留苏学生。他对大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据不完全统计,从1951年到1965年,新中国向苏联派遣留学人员逾16000人。这些留苏学生,就像一万多粒种子,撒在了苏联广袤土地上的20多个城市260所高等院校和实习单位。他们所学的专业涉及各行各业40余个门类。

      在这场为国求学、为国奋斗的征程中,广大留苏学生牢记党的教导,不负人民的重托,以优异成绩按时毕业。回到祖国后,他们“坚决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将所学知识贡献给国家,将青春年华投入生产实践中,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和能手。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所指出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留学人员远赴苏联、东欧学习,成为我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力量。

      负笈千里求真知,丹心一寸图报国。一代代留苏学子矢志不渝跟党走,坚持追求真理、刻苦学习,用一颗颗赤子之心谱写了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必将激励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作者单位分别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学研究所、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