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老照片唤醒历史记忆——淞沪战争遗址考证记

时间:2021-04-02来源:新民晚报网 作者:袁帆 点击:
上世纪30年代日本发行的战地摄影明信片(正反面) 锡克教堂旧址外观现状 日本侵华罪证淞沪战争纪实照片 上世纪30年代地图上的锡克教堂位置示意图 袁帆 一张老照片上独特的场景,让人生发出探索的念头。寻访旧址,也是在寻找一段不该忘却的历史关于淞沪会战的
上世纪30年代日本发行的战地摄影明信片(正反面)

 
锡克教堂旧址外观现状
日本侵华罪证——淞沪战争纪实照片

上世纪30年代地图上的锡克教堂位置示意图
 
      袁帆
 
      一张老照片上独特的场景,让人生发出探索的念头。寻访旧址,也是在寻找一段不该忘却的历史——关于淞沪会战的那些往事。
 
      不忘过去,才能更珍惜现在。
 
      触景
 
      20世纪的上海历史上,曾有着两次遭受日本侵略者发动战争的惨痛经历,一次是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另一次是1937年的“八·一三”事变。后一次对上海的伤害尤其巨大,因为从那以后,上海曾陷入日寇魔爪长达八年之久。
 
      上海的(老)闸北、虹口地区当年曾是两次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除了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死伤以外,被毁坏的民居、厂房等各类建筑更是不计其数。这些悲惨的历史不能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忘记,这与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愿望并无矛盾。
 
      然而毕竟因为年代越来越远,当年的战争遗迹被发现的可能也越来越小。
 
      今年7月初的一次网上拍卖活动中,我发现有一组日本八十多年前发行的明信片,都是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1937年“八·一三”事变的战斗场面照片。它们本来是日本人鼓吹的“战绩”,但现在却成为了出自侵略者自己之手的“罪证”。于是我决意要将这组拍品拿回来。经过多轮角逐,最终如愿以偿。
 
      这些照片触目惊心,其中三张的拍摄地很明确,有四行仓库,有因两次战争而臭名昭著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本部”,还有被日军占领的“扬州公所”等。其余的都是残垣断壁,一时很难辨认具体位置。不过有一张照片却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
 
      这张照片是四名日本士兵在卧倒射击的镜头,拍摄场景很特别,是聚焦在一处又高又宽的建筑室外阶梯上。凭借建筑专业知识,我本能地意识到,能有这种阶梯的建筑一定是高大的公共建筑。于是仔细地数了一下,阶梯一共有20级,按照通常每一步18厘米计算,这座建筑的首层高度就要在3.5米以上,而整座建筑的高度就至少要在7—9米之间。阶梯的宽度虽然没法看到全貌,但从日军士兵卧倒的姿势分析,至少也要在3米左右。
 
      迅速启动我的上海城市历史记忆,在当年发生激烈战斗的淞沪铁路沿线,大型建筑没有几座,而遗留至今的更是屈指可数。排除了几个可能后,我将目标指向一处特殊的历史建筑,它就是位于现在虹口区东宝兴路326号的“锡克教堂”。
 
      往事
 
      说起这座“锡克教堂”,就要涉及上海的另外一段城市记忆。事情追溯到1843年,因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五口通商”,之后到上海“淘金”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来自印度旁遮普邦的锡克族人。1863年,上海的英美租界合并,建立“公共租界”,这些印度锡克族人开始迁居虹口,集中到现在的东宝兴路一带。租界当局于1883年开始大量招募印度巡捕和“司阍”(门卫保安),他们大都是锡克族人,身材高大、面目黝黑,而且常年头缠厚厚的红布。1902年,上海的印度籍巡捕和司阍已达100多人,他们要求租界当局建造锡克教“谒师所”(锡克教堂),以满足他们的需要。1906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在东宝兴路附近购地,又请美国设计师设计图纸,于1907年7月4日奠基动工,至1908年3月建成“锡克谒师所”。
 
      根据有关资料,这座“锡克谒师所”占地约1500平方米,包括附属建筑的全部建筑面积约1134平方米,主体建筑是一座二层的砖木混合结构教堂,建筑面积约为400平方米。一楼是长15米、宽9米的会议室兼餐厅以及接待用房。二楼是大厅,正中央是方形祭台,南墙上各开一扇长方形窗。进入大厅的主入口设在北面,人流经由地面通过一段多达20级的宽大阶梯直达主入口。此外,这座建筑采用两坡尖屋顶,使得大厅的空间感极好,全部外墙用红砖砌筑,是典型的“清水墙”建筑,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
 
      那么这座“锡克教堂”是否就是那张老照片的拍摄地呢?一切设想都是猜测,只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才能让真相大白。我赶往东宝兴路,来了一次考古式的“田野调查”,意欲破解谜团。
 
      寻踪
 
      如今残存的这座“锡克教堂”位置就在现在上海轨交3号线东宝兴路站的东侧,而线路的前身就是著名的“淞沪铁路”。因为建筑具有的硕大体量和红色的外墙,辨识度很高,乘坐3号线途经此处的人们都能轻易看到。当我“按图索骥”从东宝兴路326号进入一处居民区时,才发现这座百年老建筑早已被许多老旧房屋所包围、分割,想要找到一个能拍到建筑全貌的地方都不可能。从一扇开着的小门拐进围拢着旧址北侧的小院落,我的目光马上就被突出在建筑之外的那座台阶所吸引。这不就是老照片上的那个场景发生地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虽然台阶的许多细节发生了变化,但整体轮廓并没有发生变化。
 
      我首先对这处台阶进行了测量,测得的结果是,台阶的整体净宽度约为3.15米,每一级踏步高度为0.18米,宽为0.28米,这些都与我的估计基本吻合。我再拿出那张老照片进行对比,发现照片与实地存在一处较大的差别,就是照片上的台阶是20级,现在的台阶却少了一级,只有19级,这又是怎么回事?再仔细辨认,我注意到照片上的第一级台阶外缘是与台阶护墙的端头齐平的,而实地的第一步台阶明显地退进0.4米,大约是一个台阶的宽度,而且它的高度只有0.08米,不到其他台阶的二分之一。发现这一点后,存在的差别就太好解释了。原因在于当初建造的第一级台阶已经被埋没了,现在的建筑外地坪高度比当初提高了大约0.28米!
 
      排除了这一个最大疑点后,我发现照片上台阶护墙原来也是“清水”砌筑,而现在已被水泥砂浆包裹,但整体形状基本保持原样。再有就是当初的每一级台阶都有突出的外缘,而现在的台阶却是光秃秃的。这些细小差别对于一座经历了近百年沧桑、遭到过战争损毁、进行过维修改造的老建筑而言,都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对整体判别不构成实质性影响。
 
      完全可以肯定,眼前的“锡克教堂”旧址就是我要证实的那张老照片的拍摄地。或者可以说,这里就是淞沪会战又一处可以证实的“战场遗址”。在以往的“八·一三”资料中,很少有中日军队在这附近的战斗记载,而这张照片却实实在在地记录了战争场面。尽管图片能够传达出的信息有限,但仍能感受到战斗的惨烈程度:外墙布满弹洞,门窗毁坏殆尽,从大厅透亮的程度可以判断屋顶已被击穿,崩塌的残砖碎瓦到处散落……综合所有信息后可以得出判断,虽然日本摄影师想通过这张照片表现日军士兵在前线“英勇战斗”,但从他们只能龟缩在台阶护墙后面,紧张地向外射击的情况可知,对面中国军队的攻势一定非常猛烈,致使他们只能据险防守,负隅顽抗,不敢轻举妄动,否则等待他们的一定是愤怒的子弹!
 
       站在这处被证实的战争遗址前,思绪仿佛瞬时穿越时空,回到83年前的抗日战场,凶恶的侵略者好像就趴在我的面前,感觉子弹横飞的场面如此之近,近得让人心头不禁一阵颤栗,隐隐作痛……然而寂静院落中茂盛的枇杷树,虽然陈旧但依然洋溢的生活气息,却将我又拉回现实,让我再次深感“和平、安宁”是多么值得人们去百倍珍惜!
 
      今天的“岁月静好”,是当年中国军民用惨痛的代价置换而来。为了明天的和平安宁,享受美好生活的中国人仍然需要“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需要一代代人的奋斗与牺牲!这正是:
 
      淞沪抗倭鏖战急,血雨腥风炮火凄;
 
      历史遗迹今又现,惨痛国耻须铭记!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