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上海各区共有10万上海知青,听党和人民政府的话,到达了新疆,支援边疆新疆建设。 我们在那里,屯垦戌边、开荒造田。一干就是二三十年啊! 20多年后,我们在新疆安家落户、结婚生子,而我们的孩子都已经到了上初中高中的时候了。1989年的夏天。在新疆上海十万知青们的强烈要求下,中央和上海各级领导经过研究,终于允许上海知青子女能回上海读书。但条件是,一定要符合家中有固定的"监护人"和"有固定的住处",这两个条件哦。 在我回沪之前,我们新疆兵团一师七团的知青们,早已知道我要带我的小女儿到上海去读书的消息。所以他她们纷纷到我家来,要求让我也带上他们的子女一起去上海读书,我都一一答应了。 这种大事,为什么他们自己不回去办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有些知青们,探亲的时间还没到,请事假就没工资了。二、这些孩子们的家长原本都是上海知青,和我都很熟悉的,对我的为人和办事能力也挺放心的。三、因为我是个人民教师,和孩子们本来都熟悉,他们把孩子交给我都放心。就这样,这次回沪,我带回来的知青子女,包括我女儿共12人。 那天我们在团部,坐上了大巴士公交车。开车前,那个场面真感人啊!您瞧,知青家长们在不停的对孩子们嘱咐这又嘱咐那。有的家长还紧紧抱着孩子不放,大哭了起来,孩子也跟着一起哭了。为啥?说起来能争取去上海读书,这本是大好事哟,为啥还要哭呢?岂不知,只就意味着,父女、父子、母子、母女们,就此就要分开,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逢啊! 难啊,难啊!知青们的"心"从此又要楸着了,从此也意味着我们一边要在新疆工作,照顾新疆的家人,一边又要牵挂在上海读书的儿女们哟。 到了这时候,知青们也包括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了当年( 1963年8月),我们离开上海时,我们自己父母那种难舍难分的心情了。 回上海的路程漫长二艰辛哦!公交车上3天,火车上3天四夜。但孩子们还是很开心的。为什么?因为孩子们的"心"在向往着大城市的美景,憧憬着到上海读书后的快乐…… 12个孩子有说、有笑,有唱…… 表现的活泼可爱又天真。火车一路奔驰着、奔驰着……白天很快就过去啦,一眨眼就到了夜晚,孩子们开始疲倦了,你靠着我,我依着你,就这样坐在座位上睡着了。当时我看到这场面也心疼啊,因为当时我们根本买不起卧铺啊。看着孩子们这种睡觉的场面,我急中生智,就把包行李用的几个大布袋和麻袋,拆下来铺在座位底下,全当"卧铺"用吧。我让他们分批轮流一个一个钻到火车硬座底下去睡觉了。虽然这"床"太简陋了,但也能当床用啊!就这样火车上的四个晚上,起码可以让孩子们把腿伸直,睡个安稳觉吧。在长达三天四夜的火车旅途中,我也是和孩子们一样,这样地解决夜晚睡觉休息的问题了。 至于一路上我们"吃"什么,现在上海的孩子们学生们是想也想不到的、更不可能理解的啦。当时,(我们可没有一点点所谓的零食哟。从我们新疆一师七团团部门口出发前,这些孩子们的家长们早早就烘好蒸好,准备好了各种玉米面饼饼和玉米馍馍,因为当时细粮白面太少了,同时还准备了些水果。这些家长们将这些干粮和水果,用布兜装好,随身让孩子们带着。 三天的汽车旅途中,这些食品、水果等,孩子们早就吃完了。上了火车后,为了节约开支,我就每天给孩子们买方便面吃,但偶尔也给孩子们每人买一盒最便宜的盒饭。这样就算让孩子们改善一下伙食,补充些蔬菜维生素了。孩子们都市好痒的,没有一个孩子叫苦的。 经过七天七夜的旅程,我们终于到达了上海火车站。这些孩子们高兴地又蹦又跳又喊,哦!哦!我们到大上海喽,到喽,到了上海啦! 朱根娣等老知青跳新疆舞 除了我女儿以外,这十一个孩子的上海家人早早都来火车站接人了。有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纪大了,就派子女亲戚来接站带人。为了"验证"我带来孩子们和接人的家长们能"对上号",我一个个仔细的去辨认,亲自上前一个个盘问、查看新疆孩子们的家长从新疆发来的,接人信件或电报等等!要知道这件事,可不是开玩笑的。如果真被冒领掉一个孩子,那还了得! 我的责任真重大呀!不过,因为是血缘关系,有的家长一看,就知道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舅舅、姨妈的。因为他们那脸型身材像得很哟,一看就是一家人。但我还是格外地小心,除了看这些亲人们的信和电报内容,我还要再看看,信封上的邮戳是不是从我们新疆团场邮局发出来的。另外,我还要再看看发出来的时间对不对?查完一个我放一个学生走,再查完一个我再放一个学生走。我绝不含糊,一直到十一个学生全部"对上号"了,我才放心地领着我的女儿回我父母上海的家了。您说,我办事认真吧! 没过几天,办完了我小女儿入学的事情后,我分了几次去了我带回上海读书的孩子们的家里。因为一、我要亲自去看看,他们在上海的安顿情况、就学情况。二、是回新疆后,我还要去向孩子们的家长们去汇报,以尽可能减少家长们的思念和牵挂哦。 许多年过去了,孩子们早已长大成人,但带他们回上海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作者简介:朱根娣:1945年生于上海,1963年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农一师七团二连担任生产排长三年,在农一师七团学校担任人民教师三十年。在新疆长达三十三年的工作中,获得过多次师、团先进工作者和师、团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朱根娣爱好文学,先后在《胜利报》《塔里木报》《兵团军垦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数百篇文章。为纪念上海知青进疆屯垦戌边五十周年,她用了近二年的时间写成了一部30多万字的纪实性文学作品《塔里木的上海知青》。 退休回上海后,朱根娣又在上海杨浦区江浦街道和平凉街道担任居委党支部书记和主任十五年。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