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宋庆龄亲手创建的中国福利会成立80周年,中福会旗下1947年成立的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也已走过71年岁月。
儿艺被誉为宋庆龄的“掌上明珠”,这“明珠”不仅是指这个剧院,更是指剧院里的孩子们。宋庆龄创办这一剧院,是为了让贫苦儿童温饱之外,能享受到精神食粮,能看到未来。剧院首批儿童戏剧训练班招收的,也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如今中福会迎来80岁华诞,儿艺最初招收的“宋妈妈的孩子们”也都步入耄耋之年。4月19日,儿艺老员工80岁的吴建安、83岁的刘妩倩、82岁的俞珊等人一同回到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通过一场他们自发组织的儿童剧化妆造型设计回顾展,纪念宋庆龄亲手创建的中国福利会成立80周年。
俞珊(老照片二排左一)、刘妩倩(老照片二排右二)和吴建安在宋妈妈照片前合影
宋庆龄的掌上明珠 1947年,11岁的刘妩倩看到了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剧团(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前身)开办儿童戏剧训练班的招考公告。 “当时,任德耀在宋庆龄的委托下招募第一批儿童剧团的学员。” 刘妩倩回忆,“主要考了朗诵和演小品,因为不识字,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朗诵。” 儿童戏剧训练班主要招收贫苦儿童,第一期9名学员边学习边排练。“1948年,由我们这批学员演出的《小马戏班》开始到各学校免费演出,我在里面扮演一只人头熊。”刘妩倩说。“后来我们创排演出了木偶剧《快活的日子》、秧歌剧《兄妹开荒》、儿童剧《小雪花》等,每一场演出都会引发小观众的热烈反响。” 1950年,13岁的俞珊考入了儿童剧团成为一名小提琴手。“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唱歌和听音。我当时没有见过小提琴,进入剧团后,完全是从头学起。” 俞珊回忆,“我们进入剧团时,基本任务以学习培训为主,宋主席非常重视我们的业务学习。她为大家聘请了艺术领域的各类名家做我们的专业教师,希望我们能学习掌握最好的专业技能。我们是上海话剧院团中唯一一个拥有管弦乐队的剧团。” 1953年,17岁的吴建安在上海行知艺术学校学习两年后,学校因故解散。恰逢成立不久的儿童剧团需要扩员,吴建安和20多名同学幸运地一起转入儿童剧团就学。他嗓音好、擅长唱歌,在儿童剧团做小演员。 1957年建团10周年时,儿童剧团正式更名为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宋庆龄在致儿艺剧院的信中写道:“我创办儿童艺术剧院,是为了演出儿童剧,通过儿童典型形象,感染儿童,使他们有文娱生活并寓教育于文娱之中。” 宋庆龄对儿艺的关心是实实在在的,每个头两批进团的学员,聊起和宋庆龄的故事,都有一肚子话要说。 “我们亲切地叫她‘宋妈妈’,她将我们视为掌上明珠。她不仅口头上要求,平时还抽时间亲自关心,把我们这些演员、演奏员邀到她家中或亲自来剧院了解掌握大家学习、生活情况。” 刘妩倩说。 俞珊印象最深刻的是宋庆龄告诉学员们艺术是相通的,“她和我们一起研究乐谱,一点一滴地给我们教导。” 吴建安还记得自己一共见过宋庆龄6次。那时候小团员们上课、排练、住宿都住在剧团。宋庆龄到剧团来从不和领导老师们打招呼,而是悄悄来,认真看。吴建安第一次见到宋庆龄是在课堂上,“几何老师在黑板上画图,宋妈妈推门就进来了。”孩子们虽然不是都见过宋庆龄,却都认识她,班长一声起立,大家都站起来问好,反而把专心写板书的老师吓了一跳。宋庆龄和孩子们问好之后就离开了。后来吴建安才知道,她把剧团的宿舍、厕所都检查了一遍,还关照团长要注意孩子们生活环境的卫生问题。
宋庆龄邀请第一代儿童剧演员到家中做客(二排左一俞珊、二排右二刘妩倩)
宋庆龄经常邀请演员、工作人员到她家作客,不少和剧团小演员的合影就是在她家中草坪上拍摄。她会请大家喝茶、吃点心,拉家常,甚至会关心到哪个人脖子没有洗干净,一一提醒,孩子们临走时还为他们精心包好零食、点心,让他们带回院里给没有来的同志共享。每逢过年或团日活动,她或亲自来慰问,或送来白面和饺子馅,让小学员们倍感温暖。 “1952年,我们去北京汇报演出,宋妈妈特别带我们前往北京,把玫瑰花送给我们几个女孩子观赏,把自己的水果送给我们分享,我们吃到嘴里心里甜甜的。”刘妩倩回忆,“演出结束,她邀请我们到她北京的家中,临走为我们每人包好一包糖果,她说,‘我知道如果直接放在桌子上,你们可能不敢吃,现在你们每人一包,每一包都一样多。’她真的像妈妈一样对待我们,我们见了她感到非常亲切。” 当儿艺剧院的工作做出成绩时,宋庆龄会很快地写信给大家祝贺鼓励,并让秘书送水果、大青鱼、年糕、糖果等礼物作为奖励。正是这些深情的关爱和严格的要求,儿艺剧院培养造就了一批儿童戏剧专业人员,创作出《表》《友情》《小足球队》《马兰花》等经典儿童剧。
宋庆龄写给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小演员的信
早期儿童剧化妆造型的突破 儿艺始终坚持为孩子演戏,这也是宋庆龄的期待。她说:“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通过戏剧去培育下一代,提高他们的素质,给予他们娱乐,点燃他们的想象力,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较之成人剧,儿童剧中的想象要丰富得多,角色也不仅仅是人,花草树木,动物精怪都可以成为重要角色。在创作、演出这些稀奇古怪的角色的过程中,为了让小观众有更真切的观看体验,儿艺化妆师在化妆上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很多突破。刘妩倩和吴建安正是儿艺的资深老化妆师。他们参与并见证了儿艺儿童剧化妆造型的发展和突破。这次的儿童剧化妆造型设计回顾展,展示的正是他们在儿艺从事化妆30余年中,在化妆造型艺术方面的成就。从塑型化妆、佩戴化妆、绘画化妆、肖像化妆到不同时期的人物造型均包括在内。 1959年,吴建安从演员转型做了一名化妆师,一做就是30多年。“儿艺化妆师施展手脚的余地比成人剧化妆师要大得多,他们大部分时候只是化不同年龄的人,我们却要把人化妆成动物、植物、妖精等等。” 吴建安笑言,学了技术就想法设法地将之用在舞台造型上,创造出孩子们喜欢的角色。
1960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吴建安最得意的是在儿艺舞台上,把传统的“黑猪八戒”变成了现在荧幕舞台上常见的“白猪八戒”。1960年,儿艺要演出舞台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此前舞台上猪八戒的形象来自中国的黑脸短毛猪。吴建安觉得太丑,给孩子看的剧应该做得造型更可爱,就提议将猪八戒面具颜色改成白色,同时缩短鼻子,做出胖乎乎的脸颊和一对招风耳。 “开始很多人不赞同我这么改,说白猪八戒是‘外国猪’。后来团长一锤定音,说让小观众来评判,演一场,大家不喜欢把面具涂黑就是了。”结果第一场演出,刘安古扮演的猪八戒就赢得了小观众满堂喝彩,白猪八戒的形象就留了下来。“后来,外地剧团也开始学我们的猪八戒形象,慢慢的,现在猪八戒的形象都是白色的了。” 当时化妆经验少,儿艺的老化妆师都有一股钻研的狠劲。刘妩倩1962年后也转为化妆造型。她回忆,当时为《灰姑娘》做造型时,剧中有十几个头发造型。宫廷头型之前她没有见过,就去资料室翻画报,看国外电影,从里面学习当时的发式。再尝试自己做出这样的造型,先在头盔上套上头套梳,再套在自己头上梳,研究如何把发型从平面转化为立体,后来又琢磨出添加假发之类的附件,“发型越做越好,也练出了技术。”
1962年《灰姑娘》
经过不断的钻研探索,儿艺老一辈化妆师们塑造出了各不相同的儿童剧角色形象。他们尝试过用石膏倒模,用玻璃钢给演员做上半脸的面具,加深眼眶、加高鼻梁,经过化妆,轮廓平面的中国演员就摇身一变成了高鼻深目的外国卡通角色。他们也用海绵做过软质面具,生生把尖下巴的演员垫成了了国字脸的刘少奇,演出照发给王光美,被称赞极像。他们还和特技组合作,为匹诺曹做了一个鼻子可以节节拉长的面具,匹诺曹说谎时,演员背过身去,拉出鼻子,小观众都觉得是变魔术。 而最让儿艺人充满感情的角色,是《宋庆龄和孩子们》这出剧中的宋庆龄。吴建安回忆,1980年代儿艺排这出戏的时候,他们为宋庆龄做化妆设计时,是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的,“我们这些人很多都见到过宋庆龄,她对我们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好。”
1982年《宋庆龄和孩子们》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