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3月,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口号下,李克强与其他同学在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中,乘坐大客车向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进发。 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有“帝王之乡”之名。从城市来到这块偏僻贫穷的地方,李克强可谓历尽艰辛。据当年凤阳县大庙区大庙乡东陵村的生产队长路家友回忆说,李克强下乡时,公社已把名单分好,各生产队长根据单子招呼分到自己村的知青,点名确认后,社员帮助知青拿箱子铺盖行李回大队。我们东陵分到了两个知青,一个是李克强,一个是来自蚌埠的陈平。李克强被安排在村里的知青点,和陈平一起住,离路家友的家不远。路家友负责教他们农作生产。 从城市来到凤阳这块偏僻贫穷的地方,由于水土不服,李克强曾一度全身皮肤溃烂,但愣是咬着牙下地干活。平时,李克强一年到头大都用印有“为人民服务”的挎包装着干粮和咸菜下地劳动,但只要一有空,就会拿着书看。路家友说,这个孩子没有任何架子,特别爱读书,放牛的时候都不会忘记手里那本书,话不多,但如果一开口说,就让人觉得很深奥。农民夜里总是睡得早,而知青点上的煤油灯总要亮到午夜12点。有村民问过李克强,每天要读几个小时的书?李克强回答:4个小时。
1977年恢复高考。李克强听到这一消息喜不自禁,庆幸自己将赶上一个新时代。立刻着手准备课本,起早摸黑加紧自学,他如饥似渴地复习备考,为的是圆那个年代一个似乎遥远的上大学的梦。这年12月,那场在冬日里举行的考试,李克强成为570万人中的一员,走进改变了一代人命运的考场。 1978年3月,李克强带着憧憬告别了4年的插队生活,离开了日后有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发源地之誉的凤阳,走进北京大学。 李克强在接受香港记者采访时,曾充满深情地说过,“我曾经是安徽凤阳的插队知青,很难忘那一段和乡亲们度过的艰难岁月。那里当时是中国农村出了名的穷地方,也是后来中国农村承包制改革的发源地。我还记得1977年高考后,我是在田头锄地时得到高考录取通知消息的。正是改革开放改变了我们国家的命运,使亿万农民脱贫,也使许许多多的人出现了重大的人生转折。现在改革的重任落到了我们这一代肩上,我想我们要尽力使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使老年人安度晚年、年轻人充满希望,使我们的国家生机勃勃。”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