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嘎吱嘎吱的雪径,顶着雪花,绕过小河,在大兴安岭森林中一个山坡下有栋木刻楞,窗口散着柔柔的灯光——那就是我温暖的家。每次放学归来,我就复习着这种温暖的感觉。我对木刻楞的好感一直保存至今,并对木刻楞有着超乎寻常的关注。
木刻楞是中俄边境文化独特的产物,它必须有两个产生条件,一是靠近边境,因为边境交通闭塞、物资匮乏,二是靠近森林,因为木刻楞必须使用大量的木材。木刻楞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的北部边陲。有人说是俄式建筑,但从历史上中俄民族交往的情况看,应该说是俄罗斯风格民居的变种。内蒙古的满洲里、拉布大林、室韦、莫尔道嘎、太平川;黑龙江的漠河、绥芬河;新疆的哈纳斯、吉木乃等地都有为数很多的木刻楞。在内蒙古大兴安岭西北麓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流域,近百年来,中俄边民“始而感情以为友,继以相爱以为姻”,逐渐形成了新的群体——华俄后裔。在民族融合中,俄罗斯风格的民居便在边陲落地生根了。
木刻楞是边陲特有的典型民房,以木搭积、刀斧雕刻,用上好的原木修建。修木刻楞一般有五步:第一步铺底盘,用很粗的松木做基础,直径一般都在60公分以上,按尺寸在两端凿出牙卯,镶嵌相扣成长方形框架;第二步垒原木,选用规格基本相同的原木,刨平两面,按一定尺码钻眼,插入木钉,层层叠垒相垛,在叠垒中留出门窗;第三步吊柁,上面铺上木板,板上和上草泥,然后再盖上锯沫或马粪;第四步建房盖,先榫好“人”字型木架,横榫小径木,然后铺上雨淋板,雨淋板也叫灯笼板、劈材板(俄语叫“德尔乌尼约克”)。制作雨淋板是很有学问的:首先选择木纹极顺的原木,截成一米左右,然后用斧子劈成板子,木棱凸凹的板子便成了“木瓦”。雨淋板比锯材板耐腐蚀,往往数十年不烂;第五步砌火墙,也叫间壁墙,用砖砌并形成夹层空间,与厨房火炉相通,炉烟必经火墙上下循环,最后由烟囱排出。火墙能产生极高的温度,使两侧居室十分暖和。
木刻楞种类可分为3种,即林区木刻楞、边境木刻楞、旅游木刻楞。
我家的木刻楞就是大兴安岭林区木刻楞。20世纪50年代,父亲入乡随俗地与工友在一个山坡下盖的,然后象切豆腐似地一家一间。林区木刻楞显著的特点就是因陋就简,那时林区的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只要将就着能生活就行,因此林区木刻楞不铺地板,不上吊棚。我小的时候,每天都盯着黑黑的吊柁和吊柁上悬挂的许多物什入睡的。为了防寒,林区的木刻楞一般窗户极小,并且里外都糊上用草和的黄泥,林区人叫糊大泥,掺草是为了防裂。当时野兽经常出没,每家每户都在窗户上安上两扇小门似地“窗板”,每天傍晚时锁上。后来,林区的木刻楞就讲究了许多。
边境木刻楞指的是华俄后裔和曾居住过俄罗斯人的边界地区的木刻楞,他们的木刻楞不仅精美细腻,而且具有浓郁的欧洲特色、艺术品位。
边境木刻楞与林区木刻楞不同的是,建筑细腻、装饰性强。华俄后裔在叠垒原木时一般都垫上苔藓,起到勾缝作用,使房子密不透风。这里的木刻楞房门大部分北开,留出南墙多开窗户,以增加采光面积,为防止寒风直接吹入房内,他们连着房门均修建一间象走廊似的耳房,当地人叫门斗或风楼,不仅防风、风寒,也得到围墙的功能。房檐、窗檐、门檐都钉上形状特别的装饰板,并进行木雕和彩绘,一般以黄、蓝、绿为主色调,雕上各种花纹和图案,或具象或抽象,均具色彩美、韵律美。内蒙古满洲里和拉布大林的木刻楞是木刻楞的代表,最具特色,一般采用石块做基础,原木叠垒或原木外钉竖条板做墙,“三檐”做装饰,使下部稳重、中部质朴、上部精美,被称为“立体的彩色雕塑”。
近几年,许多旅游风景区或度假村都兴建了木刻楞,这些木刻楞过于华丽,匠气太浓,缺少原汁原味的感觉。但对于没有到过木刻楞的游人到也能弥补一些缺憾。旅游区的木刻楞大都杂糅了歌特式建筑风格,尖顶圆窗、红瓦银墙,而内部却用水泥、涂料或某些现代材料装修与都市宾馆相差无几。有的地方干脆用水泥建了防真“木刻楞”,那就完完全全成了“形似神差”了。但毕竟,能够给游人带来了古朴与现代同时体验的乐趣。
木刻楞有调节温度、调节水分、平衡情绪的作用,被誉为“长寿木屋”。木刻楞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温暖,那古朴、悠远、自然、平和的感觉让我永远怀念。
随着生态意识的浓郁,不论是华俄后裔,还是林区人,没有谁再用宝贵的森林资源造木刻楞了,于是,木刻楞便成为“活”着的历史,成为时代文化的“化石”和历史变迁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