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门牌的记忆——写在招商二村拆迁之际

时间:2017-07-05来源:商业地产 作者:王玮 点击:
招商二村终于要拆迁了。这个由中国最早的航运公司于 1948 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家属宿舍经历了 70 年的使用后将不复存在。邻居和发小们纷纷相约来到二村,依依不舍地在自家的门前和屋内拍照留念。虽然目前的二村状况已经是破烂不堪,但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目中

招商二村终于要拆迁了。这个由中国最早的航运公司于194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家属宿舍经历了70年的使用后将不复存在。邻居和发小们纷纷相约来到二村,依依不舍地在自家的门前和屋内拍照留念。虽然目前的二村状况已经是破烂不堪,但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儿时的那份美好记忆则永远不会磨灭,这也是今天可以把大家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我和大家一样在自己住过的门牌号前拍照留念,我发现我们家在二村住过的门牌号一共有5个,也许可以说是二村的一个记录,我们家在二村一共经历了5次搬迁。

 

1:5次搬迁的印记

  

我们家是60年代初从上海海运局浦东的崂山新村搬入浦西的招商二村的。第一个房子是位于二村后操场的红色新公房95号7室,面积只有11平米。不久又在同一个楼里搬到了11室,面积变为了15平米。实现了我们家在二村的第一次搬迁。
 


2957室的外景照

 

39511室的外景照

 

我们家从二村的一间西北朝向煤卫合用的小房间移到了朝向东南面积稍大一些但依然是煤卫合用的小房间。在这里我们一直住到了我小学毕业。我的三个弟弟也都是在这里出生的。我记得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家七口包括我的姥姥都挤在这个15平米的房间里。夏天铺席子,冬天用椅子和板凳搭床是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在这里也有我小时候养鸡和养猫的记忆。那时候妈妈只要看到两个小鸡往门口奔去,就知道我放学回家了。后来妈妈把鸡和猫送人后,我不知道晚上偷偷地留了多少眼泪,至少是长大后我发现自己几乎不会哭了,当然我也不再养小动物了,省的伤心。

95号和96号被称之为“后操场”,相对于前面紧凑整齐排列的94间联排房子,我们有着更大的活动空间。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丢转头、玩纸飞机、打弹子、斗蟋蟀、逃江山一直逃到96号的碉堡里面而没有被小朋友抓住。我们还常常站在我们95号朝北的阳台和96号的小朋友弹皮弓互射。记得刚到二村的时候,95号西边的场地上还有滑滑梯、跷跷板等设施供我们玩耍。

我们95号11室的房间正好面对前排91号的后门。91号住着我们国家的国学大师熊十力一大家。小的时候只知道熊老过生日时,周总理、董必武都会发电或送礼,好生仰慕。

 

图4: 作者王玮邻居东海、熊十力长孙熊申、孙女熊汝(作者海大校友)摄于91号门前

 

我们今天的4人合影看上去比较有意思的是还留有一些文革的记忆。那个年代冲击反动学术权威,也把熊老家的一间房子给硬分了出去,于是有了东海的介入(其实东海家也是受害者)。当然文革后这些房子都物归原主了。

1971年,妈妈为改善我们家的居住条件几经周折终于争取分配到了海运局在二村中操场新建的97号四楼的401和402室两间房间,面积变成了(14+7)共计21平米。我们家在7平米的后房间里搭建了一个阁楼,从此我和弟弟就不再需要每天搭床铺了,还可以在上面安静地看书。与95号11室居住条件相比有了飞跃般的改善。当然煤卫在那个年代依然是合用的,也造成了邻居间本来可以避免的许多矛盾。我一直清楚地记得站在97号401室的阳台上可以享有俯瞰二村最佳和最高的视角。一眼望去,整个前面的二村尽收眼底,不太远处上海的两座高楼上海大厦和国际饭店清晰可见。哪像现在这般高楼林立。现在回想起来真是风景这边独好啊。

 

图5:97号410室外景

 

1975年,二村抗战老干部方尼阿姨决定把他居住的56号楼上的后房间和她名下的79号楼下前房间和我们家的97号的410-402室做一个对换。这是我们家在二村做的第三次搬迁。这样我们家的居住面积就变成了(18+12)共计30平米。当时那是一个轰动二村的调房事件,很多人都说方阿姨太傻,方阿姨和我说我她一个人要那么大的房间干什么,说”我也不要在房子里翻跟头。“方阿姨和我妈也是上海海运局的同事,那些年我经常陪方阿姨看病就医,她也给我讲了很多她参加革命和她家里的故事、还给我讲解她的诗词和许多做人的道理,并且教我写文章。后来她嫁给了当时仍然在任的市委书记夏征农住进了康平路市委大院,我去的就比较少了。现在回想起来,方阿姨当初能够看中我们的房子,也是因为97号401室的敞亮、视野和401加402室的南北通透等这些更加符合她个人当时价值取向的要素。那个房子无疑也为她的晚年带来好运。当然妈妈和我们全家永远感激方尼阿姨对我们家在那个年代的住房改善所起到的关键帮助。 

记得有一次妈妈和我经过同心路菜场时,妈妈看着一村的房子告诉我她这辈子的梦想就是希望我们家可以拥有同心路或者青云路楼上一整套的住房。在当时那可是大局长和大厂长的住房待遇啊。所以当我们拥有了79号楼下前房间和56号楼上后房间的两间住房时,我们就没有打算以我们56号楼上的后房间和我们79号楼下的后房间交换而立即在楼下合为一体。我们主要的日常生活都在79号进行,我和弟弟晚上会到56号去睡觉,或者我们白天也会去那里看书学习。在79号我中学毕业进入了大集体的工厂,也是在79号我于79年考上了上海海运学院的航海系,成就了我儿时也是深受招商二村环境熏陶而铸就的船长梦。 

功夫不负有心人,妈妈一直没有放弃要把我们79号楼下的房间换到二村楼上去的梦想。她不停地出没于房产信息交换场所、四川路和人民广场等地方。最后通过一个跨越大半个上海的七家人家房子的连环置换,最终把我们79号楼下的房间换到了前面的49号楼上。实现了我们家在二村内的第四次搬迁。然后我们56号楼上后房间那间还多了一扇西窗的房子和49号楼上后房间的新邻居做置换就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了。80年代初我们家完成了在二村内的第5次搬迁,拥有了招商二村49号楼上的前后住房和从此独用的厨房和卫生间。我的母亲就是依靠一己之力,没有任何的关系,在那个年代为极大地改善我们家的居住条件做出了令海运局、二村和朋友圈称奇的“壮举”。现在想起来就是信息和渠道的综合,当时的渠道叫”路道“,这都是那个年代我母亲以她的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执着和过人的人际关系能力的跑出来的路道。我们全家三代在青云路的49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爸爸那个时候外派一直工作到70岁。弟弟们也都和我一样进入了海运相关的大学。继而或出国或读研。妈妈继续利用她的人际关系能力和我的父辈以及我们兄弟在海运方面的两个人脉圈做起了船员外派的业务,为山东和天津的两家企业忙得不亦乐乎。我们都开玩笑地叫她”张科长“。我们的那些同学和朋友们真的会以为她退休前真的就是做过科长的。我们的第三代也在这个时候诞生了。我的双胞胎的大女儿浩浩小的时候最先就是在奶奶这边带的,两个孙女的出生也极大地弥补了我妈妈这辈子没有女儿的遗憾。浩浩看到青云路二村即将拆迁的图片和我们的49号门牌号照片时,也在群里画下了大大的两个依依不舍的”眼泪“符号。

 


图6:49号弄堂前的欢乐时刻

 

青云路的招商二村即将成为我们所有二村人的永远的记忆。70年前,当时已经有了70多年发展历史并且走在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最前沿的招商局为她的家属们造的实际上就是现在的联排别墅,本身就包含了多么深厚的底蕴,也决定了二村从一开始就有的素质和高度。青云路小学所有来自二村的班级从来都是各年级历年中最优秀的,没有例外。二村的成长环境也是特别地激励人,除了涌现了那么多航海和其他各行各业精英外,你在同龄人中也可以有许多学习的偶像和伙伴,大家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即使在那动荡的年代,你可以听到那源源不断的练琴声,你可以看到那么多的二村学子勤练书法字画。我晚上不管多晚回到二村,几乎都可以看到50号楼上后房间那几乎不会熄灭的灯光,就知道同学冷鸣的哥哥冷宏依然仍在挥毫作画。我当时白天上班夜晚挑灯夜战复习高考的时候,只要一想到冷鸣家的灯光就是对我的最好的鞭策。上学的时候,看到等在167弄门口专车接送的那些个大局长、大厂长时也是对自己要努力向上的一种无形的激励。

 

图7:二村167弄门前合影

 

今天很多二村的发小和同学纷纷相约来到二村和即将消失的珍藏了好几代人记忆的招商二村告别,大家都是这样地留恋和不舍。我相信一般的住房小区拆迁,你是很难看到这种场景的。我们今天大家合影留念和一般的聚会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当中每一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他或她在成长过程中的最美好的印象。这些你用“儿时偶像”或“梦中情人”形容都不为过。感谢微信,虽然二村将不复存在,但我们大家基于二村的联系、友谊和美好回忆将永远伴随着我们。
 

图8:邻居和发小们在我们49号的家里的最后聚会



图9:这一定不会是我们最后的晚餐!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