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知青朱克家的人生“过山车”

时间:2015-05-26来源:摘自《老照片》第84辑 作者: 庞守义 点击:
朱克家这个名字,四十年前在神州大地上很出名。他是1969年从上海插队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公社勐掌生产队的知青,到了1973年4月,突击入党,三个月后成了中共十大代表,并是主席团成员。时年23岁的他,成为最年轻的中央候补委员。粉碎四人帮
     
 
 

          朱克家这个名字,四十年前在神州大地上很“出名”。他是1969年从上海插队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公社勐掌生产队的知青,到了1973年4月,突击入党,三个月后成了中共“十大”代表,并是主席团成员。时年23岁的他,成为最年轻的中央候补委员。粉碎“四人帮”后,朱克家成为云南省批判的主要对象,后被下放到恩洪煤矿当了一名掘进工。在那荒唐的年代,朱克家经历了一次人生的过山车。最终,从平民中走来的他,复又回到平民中去。

         表现突出成为知青典型

        朱克家,1950年出生在上海一个多子女的贫困家庭,其父是上海市纺织品供应站的业务员,母亲是纱厂女工。1969年他毕业于上海市海南中学。同年4月,离开上海赴云南插队,没有任何特殊的社会背景。
    在朱克家插队的勐腊县勐仑公社,公社书记说:“朱克家是一个很不错的上海知青,有两件事最突出感人:一是他本来在勐掌傣族村寨的坝区插队,自然环境、生活条件相对来说还不错,但他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爱尼族山寨落户,在那里做出了很多成绩,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与赞扬。第二件事是1972年,公社党委根据他的突出表现,推荐他去昆明师范学院上学。这种机会,是当时绝大多数知青梦寐以求的,想不到的是,朱克家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遇,决心继续留在这个偏僻的山寨,建设新农村。这一举动,感动了不少人。公社党委为此整理他的典型材料,报给上一级党委。” 
          9个小时突击入党
    关于朱克家的突击入党经过,公社书记介绍说:公社上报的朱克家典型材料被上海市革委会派出的驻云南知青慰问团发现后,他们出于一种责任,重新整理朱克家的材料,题名为《山寨里最忙的青年》,报送上海市委参阅。这份材料被当时上海市委主管文教宣传的书记徐景贤看到后,立即转呈姚文元,姚马上派出一个采访小组赴云南,不久便发表了以朱克家署名的文章《我爱上了边疆的一草一木》和《农村也是大学》等通讯,大张旗鼓地宣传,朱克家便成为当时的新闻人物。姚文元在布置采访任务时,得知朱还不是党员,当即表示:这样的人不入党,什么人可以入党?于是,上海市委办公厅给云南省委打电话,云南省委给西双版纳州打电话,州党委给勐腊县委打电话,县委又打电话到公社党委,要求迅速办理朱克家入党事宜。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曾打算待朱克家从昆明开会回来之后按正常手续办理,但上面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当晚就答复,书记只好代表公社党委宣布批准他入党,日期是1973年4月27日。从上海市委打电话算起到宣布朱克家入党,前后通过十一个电话,总共用了九个小时的时间。

           被“四人帮”拉拢 参与上层斗争

        1973年6月,“四人帮”加紧物色中共“十大”中央委员人选,张春桥以支持新生力量为借口,要求云南省委将朱克家作为知识青年的代表出席“十大”、当选中央候补委员。“四人帮”为了加强培植自己的力量,准备在即将召开的四届人大上由他们组阁,朱克家又被送进中央工农读书班深造,王洪文还接见他,要他好好学习、参与上层路线斗争。1974年,他调往昆明,户籍关系迁入到省委机关。后来,他到北京参加中央“打招呼”工作会议,领受江青、王洪文的旨意。回云南后,成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领导人物,亲自蹲点,布置任务,参与炮制话剧《典型报告》等等,使云南省工农业生产受到破坏,社会制度一度陷入混乱。虽是受人唆使,但也难辞其咎。

             结束政治生涯 成为一名矿工

       粉碎“四人帮”后,朱克家成为云南省批判的主要对象,被隔离审查。但最后处理时,考虑他犯错误的历史背景,给予了宽大处理,开除党籍,下放到恩洪煤矿当了一名掘进工,后来又到洗煤厂当工人。由于他吃苦耐劳,完成任务好,和工友的关系很融洽。1987年调该矿电视转播台做电工。1994年又调到该矿在曲靖的一家综合性大厦任经理,2004年退休。在老工人的撮合之下,朱克家和一个地质队员的女儿结婚,并有了一个女孩,生活得平静而淡泊。他一直回避媒体采访,从不参加知青们的活动,绝口不谈当年的那些事情。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