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2014年10月2日,恰逢老年节(重阳),我们中二(2)班(一九六七届)的二十七名同学(以及辅导员),聚会于南汇三墩敦煌“农家乐”,举行五十周年同学会。当大家一拿到曹麒麟同学拿来的新校徽,“上海市复兴中学”(为繁体),就迫不及待地佩戴在了胸前,“致青春 再聚首”,重现青涩时代! 在相聚的同学中,既有海外游子,也有不少专程从外地赶来的归客,特别是那位周晓虹同学,“文革”爆发伊始,就随父母迁往外地,几十年后,还是在学校的校友录上找见了我的联系方式,才接上了头,这次把儿子也一起带来参加聚会!相聚之时,最重头的一幕,是回忆往事,畅叙友情。整整一个下午,连同第二天同游滴水湖景区,话语声声,笑不绝口。自然,不免有感慨在商海上几十年沉浮打拼的坎坷,有感叹被负心汉离弃后独力抚养子女的艰辛,有感言那特殊年代里数度颠沛迁徙的无奈……,但此时,没有沮丧、没有萎顿,有的是淡定和从容,描绘余年规划,神采飞扬,畅叙同学相处,更情深意切,那些课任老师的音容笑貌也一一再现,每个人都为自己曾经是一名“复兴人”而感到无比自豪;我,则更加感念起那次“高考1978”的经历,倘若没有母校那虽然短暂、却终生受益的学养训练与学风陶冶,自己以一介初中肄业之身、绝无可能一举高中全国重点大学!而大家提及最多的,便是:珍惜!珍惜经历、珍惜人生、珍惜友情。拿周伟德同学的话来说,最终是要珍惜当下,只争朝夕!“每一个当下都是通往更加美好的阶梯”,我们相约下一回的全班大聚会便是校庆七十周年! 这次大聚会过后,不但即发起建立了班级同学基金会,大家尽数捐资,用于探望老师、帮扶同学等,也紧接着,就有了随后的相约广州、深圳、珠海之行。过去出差,即便是旅游,我往往是“直来直去”,极少去打扰同学、朋友甚至亲戚,但是,自退休以后,似乎性情大变,而且,夫妇同行,也更加从容、闲适,因此,也才有了与中学同学周伟德、周晓虹在北京再次相聚。“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杜工部的这几句诗,让都已届“耳顺”之年的我们,更有了真切的感受;同学,一同旅行,也味道更浓。 同学同行,融洽默契。丁洪沛不但以他电子工程师的精准为这次旅行做了大量的“功课”,而且,不厌其烦地在微信群里征求意见,集思广益;一路上,忻雅珍辅导员、顾素云负责“埋单”和记账,整个行程环环相扣,紧凑有序。当然,也有意外,比如,尽管我们赶了个大早,搭上了深圳的头班地铁,但却没有预料到蛇口港由于航展的缘故,乘客爆棚,以致到珠海上岸,已是正午,更何况拥堵空前,“路途艰难”,五十多公里,汽车龟行了四个小时,我们甚至还在烈日下步行了一段路,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相互鼓励,分享旅行的快乐!隔着车窗仰望飞行表演,我们一样欢呼雀跃,走在停机坪上,边打量各式飞机、攻击武器与防空雷达时,边听着曾当过雷达兵的同学的讲解,我们也一样啧啧称奇。当然,要说这趟旅行,印象至深的,则是如今长居广东中山的同学林裕立,与他大舅子开了两台车专程来珠海接我们,并一路陪同,漫步珠海海滨情侣路,瞻仰温泉伟人遗迹(小平同志下榻并题写“不走回头路”之处), 寻访翠亨村中山故里, 领略老街坊夜景, 登临俯瞰城市风貌,品岭南佳肴,饮粤式早茶,尝农家“吊企鸡”。期间,更于路途、席间,畅叙同学情谊,历数趣闻往事:一条“三八线”,把男女同学划为楚河汉界,一台“半导体”,让“停课闹革命”的时光变得生趣盎然,下乡劳动时南桥镇上的一碗“小馄饨”,又使同学间的姐妹情更加温馨细腻…… 我一直在想,除了像白岩松说的“同学,至少还有你”的那种友情慰藉外,光荣与梦想,也是一种理由,因为无论是“复兴”还是我后来就读的四川大学,都是可以为之自豪的母校。当初,我们曾经揣满理想与抱负,如今,也依然可以告慰:没有虚度人生!当然,最最留恋的,是青春与纯真,我们虽然见证了世事的沧桑,已经比较平静与从容,但是,或许,也不妨“老夫聊发少年狂”!生命是火,是雨露,也是歌与诗,我们依然愿意保持同学间相处时的那份热烈与率真,直到永远!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