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可怕,“面子”竟比学术大——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四清 本报记者李艳 最近,复旦大学教授裘锡圭一则声明引发热议。他提出自己6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有错误,宣布该文“自应作废”,“请大家多多批评”。他这句“我错了”被人们称为是最可贵的科学精神。 为什么可贵?是因为“太少见”了。 “不质疑、不争论,甚至不讨论,你好我好大家好,互相给个面子成为当今科技界的习惯和生存之道,这很可怕。”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工程地质专家秦四清认为的科学研究氛围不是这样的。他期待的是“大家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只为科学”,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场景已经十几年没有见过”。 科技日报:您在2011年就曾写过一篇博文《科学家的“面子”问题》谈到在国内学术圈,“面子”比学术大,给人提意见、提问题就是让人没“面子”,这些情况现在有所改变吗? 秦四清:这个问题,不仅没好转,反而更严重了。 很多年以前,我们开学术会议大家都会互相提问、讨论,争论起来的时候也是有的,被提问者也有答不上来的时候,但大家都明白这是科学问题的探讨,真理越辩越明。 但是近十几年来,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到现在几乎见不到了。哪怕是学术会议,也是各讲各的,学术争论见不到了。为什么?因为不敢提严肃的科学问题了,尤其是可能否定某一学派观点的科学问题。台上讲话的权威被质疑了觉得“没面子”,要是有问题答不上来也“没面子”。对台下的人来说,你让人家没面子有什么好处?以后你要拿项目、评头衔,就别怪人家“不给面子”。 我认为,对待学术研究,需要博大的胸怀,需要容忍别人否定自己的肚量。科学争论非常重要,科研的目的就是把一件事情搞明白,科技界的发展创新就是推翻已有认识。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都是有局限的,来自外界的质疑、批评正好可以促进思考。 所以我们的焦点要放到科学上来、放到研究价值上来。科学家的“面子”与科学研究寻求真谛相比并没有那么重要。 科技日报:“面子”问题愈演愈烈,背后有哪些深层次原因? 秦四清:其实,“面子”问题只是表象,背后是我们这些年唯论文、看帽子等一系列的问题让整个科技界浮躁、功利。当论文数量与身份、收入、前途、“帽子”画等号,而这个社会又遍布着功利、投机时,科学的问题就没法归科学了。 比如,“帽子”直接决定了科研人员的课题、项目、经费、地位、前途,“帽子”从哪里来?“帽子”谁来评?如此一来,圈子里的权威不能得罪,最好谁都别得罪,一些投机主义者更是利用所谓的学术讨论变着花样地“拍马屁”获取自己的利益,那些有真才实学却又不屑干这些的“书呆子”举步维艰。 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这种情况要是不改变,后果会很严重。我们的评价体系、氛围、政策应该是鼓励大家攻坚克难,解决重大科学难题,而不是浮躁、功利、自我膨胀。科研人员应该自省,我们花了那么多科研经费,如果什么都没干出来是不是对得起国家,是不是对得起自己头上的称号?
科技日报:这些年来,您对这个问题感触不少,思考很多,您觉得要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问题,改变现状? 其次,从立项开始就要科学决策,把那些行业的难事、国家面临的技术难点列出来,谁能真有突破谁来。看某项研究结果不能看“面子”,要看“里子”;谁有多大的真货,就给谁多高的“帽子”。 我希望科技界能立下规矩,对反对意见要有回应,对不同意见的人要请过来交流,科学归科学、行政归行政。我们不能误导年轻人,以为跟风做做热点、跟着大牛发发论文、拍拍马屁,“帽子”“位子”就有了。 说实话,科学家真不要那么在意“面子”,哪一天,人不在了我们的东西还在,这才是最大的“面子”。
(科技日报北京8月2日电) (责任编辑: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