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休息了……”——这不是我自编的标题。这是昨天王毓珍在微信上的最后留言! 今天早上,我打开微信才知道,发出这五字的两小时后,她闭上眼睛,真的长眠休息,永远不醒了……,她才64岁。 “我要休息了……” 这是我从微信中截下来王毓珍最后的五个字 秋雨蒙蒙,遮住了窗外的一切,什么也没了……。 泪水汪汪,模糊了眼前这五个字,我不敢相信,她会走的如此迅疾……。 这几天,我看到她的微信留言,只是说她很累,要好好休息……,本想她还在发微信,也许病不会太重,待情况好转些,抽空去龙华医院看看她。 今天早上,我如往常一样,打开手机,逐条过目密密麻麻的微信,然而,一条她女儿在母亲的微信朋友圈里发的《讣告》中证实:王毓珍已永远地离开我们……,这一切都是真的! 王毓珍女儿在朋友圈发的《讣告》 王毓珍是1970年去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十一营的上海知青,我们在一个团,在知青回城后期,我被调去十一营工作了一年时间,也算在过一个单位,因此虽未曾谋面,却格外亲切。她的丈夫张陈森也是与她同车去云南的上海知青,回城后考上了《律师证》当了律师,原是上海展览中心“友谊酒家”的常年法律顾问。 90年代初,我在上海云南知青联谊会当领导小组成员时,与他相识,又在一次知青聚会上,陈森把他的爱妻王毓珍介绍给我认识,王毓珍那时还在一个大企业的厂部工作。 从那次见面后,我与陈森都因爱好文学、美术,在一起就有共同语言,成了好朋友,都感相见恨晚。 那时,因为了生计,各自忙 碌,我与王毓珍她夫妻俩,一别近二十年,一直未见面。偶然有些消息传来,也只是片言只字。有一次,从一位云南知青的口中传出:张陈森因长期工作劳累,积劳成疾,最终肝硬化转为肝癌。 妻子王毓珍为了筹款给丈夫治病,她果断地买掉了在长宁区天山给女儿准备的一套婚房,最终还是财尽人亡,陈森在天山村留下一套一室户的老公房,丢下母女俩,撒手离开人世……。 王毓珍(前右一)与朱克家(左二)等云南知青合影 我与王毓珍的真正相识,还是在2013年4月9日,趁朱克家与云南知青去太仓一日游的机会,王毓珍与我们一起,在太仓知青家园见朱克家的这次活动中,我们互相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们闲聊中得知,1970年,王毓珍从上海南市区(现为黄浦区)的一所中学毕业,那时,她才16岁。在“一片红”的锣鼓声中,她报告去了云南,来到原始森林新建的云南建设兵团一师一团十一营七连,她带一帮同去的女知青,成立了“女子突击队”,“革命加拼命,得到了上级许多表彰。但因劳动强度大,天气炎热,生活艰苦,无油无晕。不久她患上了肝炎,不得不卧床养病。
有一次,在连队球场上晒了满地的橡胶籽,突然,天气乌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雨马上来临,这时,一个惊雷把王毓珍惊醒,她想到球场上还晒着橡胶籽,她立刻起床,投入抢收橡胶子的行例。这时,正好有营部领导路过连队,见到王毓珍满头大汗,只有她一人在球场上收橡胶籽,急忙上前帮忙,并问王毓珍:你怎么没上山?她笑笑随口回答:我有点病,医生让我在家卧床休息,看到要下大雨了,会把橡胶淋湿冲入山沟,我就出来抢收了。凡句扑实无华的回话,让营领导听了非常感动。回到营部,在机关干部会上,讲起了这件事,而且询营部卫生所医生,王毓珍得了什么病?经调查,她得了肝炎,因劳累过度,又缺乏营养,病情比较重,必须加强营养,卧床养病……。 王毓珍的行动感动了在场的领导,这时,营部正值要找一名青年干事,会上,有人就提出来,象王毓珍这么好的知青不用还用淮?结果大家一致通过:让王毓珍病好后,调来营部当青年干事。就这样,不久,她从连队调到了营部,当上了干部。 她给我讲这突如其来的当干部故事,还笑着对我说:一场肝炎让我当上了干部!我说:你是用生命换来的干部!她哈哈大笑着说:我还得好好感谢我身上这个“老肝同志”呢! 我告诉她,肝是生命之本,你不能忽视,你丈夫是肝硬化病变成肝癌,这是血的教训,我们年轻时工作太累,营养缺乏,身体的元气大伤了。如今,生活好了,要注意休息,不要太累了,平时要加强营养,自己一定要保重身体。接着她告诉我,她是个老党员,退休后被街道请去工作了几年,后来又被一家私营企业邀去上班,至今一直没休息过。 王毓珍(右三)与作者(左三)等云南知青在太仓留影 2013年10月27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十一营七连的上海知青岁月难忘,情深难了,追寻青春的记忆,为了记载他们当时的知青足迹;记载他们对这一片土地的奉献;记载他们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的恩情;记载他们人生踏上社会的起步点;记载他们曾经生活、劳作、成长的那块土地,在施伟国出资并提议下,王毓珍是这场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她找到我,让我与农场牵线搭桥,与十一营的现任领导取得联系,传达了30多位原兵团的上海知青的意愿,经精心策划,他们来到阔别四十三年的这个连队,探望了那里的父老乡亲,并且要赠送礼品和一座石雕“知青亭”。 这座凉亭,取名为“知情亭”。 “知情亭”前合影。王毓珍(后排右一)作者(前排右一) 我们相聚版纳,在“知情亭”叙述着过去,王毓珍热泪盈眶,她告诉我,与朱克家相聚,为第二故乡探望老职工、送礼建凉亭,是她有生之年最难忘的事情。她希望我有知青的活动,一定别忘了让她参加。同时,为了方便联系,我们互加了QQ及微信, 直到现在她的网名” 白云” 还留在我的QQ里,看着她那微笑的头像,我不忍心将她移出……。 事情也巧,前几天我刚从美国回来,在我微信朋友圈中见到她发了许多漂亮的风景照,我以为她出外旅游了,我好奇地上微信与她私聊。 我问她:经常看到她发许多风景照到朋友圈,是否经常外出旅游? 别了,王毓珍 在凉风阵阵的秋雨中; 您带着温暖的笑容, 在见不到夕阳的时刻; 朝着日落的那个方向, 您没说出一句留言, 静静的走了, 只留下那五个字, 告诉上帝—— “我要休息了……” 你匆匆而别, 连头都不回, 也许是为了寻找陈森! 别了王毓珍, 您将给知青们永远的怀念, 剩下的那一切, 还有女儿失去双亲的孤独……。 2017年9月25日于上海 附: 王毓珍女儿微信 将于2017年9月28日 上午9:30 在上海龙华殡仪馆(漕溪路210号) 银河厅举行王毓珍告别仪式。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