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2月11日,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江西路德昌里创立。横跨三个世纪,走过峥嵘岁月,明天,商务印书馆将迎来120岁生日。说起商务印书馆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是一提到中国人几乎人手一册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不难知晓商务印书馆正是这些经典工具书的出版方。
上海或建商务印书馆旧址纪念馆
商务印书馆19世纪30年代辉煌时期的全景 马驰、马强等市政协委员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提交联名提案,建议以天通庵路190号的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厂旧址为基础,组建商务印书馆旧址纪念馆,让它成为上海乃至中国近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展示、教育基地和交流交往的平台。 “这是一件好事情。我们会积极提供支持,争取促进这一提案的早日落实。”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表示,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文化载体为依托。北京、上海、香港、台北四家商务印书馆的文脉之根在上海,全球的商务印书馆均源于上海。 历经沧桑回归上海 将推双甲子纪念特藏书
1897年2月11日,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江西路德昌里创立。 商务印书馆自创立之日起便与上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即便是1954年商务印书馆由上海迁往北京之后,在上海仍保留了办事处、经营部等机构。 2012年商务印书馆回归上海,注册了商务印书馆上海有限公司,以独立法人实体开展业务。据于殿利介绍:“就图书出版方面来说,在上海我们以学术类、地方史志类、艺术类图书出版为主。2016年出版图书70余种,《如是清凉》更是获得了2016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商务印书馆将出版双甲子纪念特藏《茶花女遗事·天演论》。 陈云从这里走上革命的道路
商务印书馆发行所职工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合影。前排左三为陈云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有众多的文化名人在商务印书馆留下了足迹。张元济、王云五在这里开始了挚爱的事业;陈云、茅盾等从这里出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鲁迅、巴金、老舍、冰心、丁玲等一代文坛巨匠在商务印书馆的期刊上发表了他们第一篇习作;严复、梁启超等也在这里尽显才华。 陈云曾感慨:“如果我没有来到上海,如果没有进商务印书馆,就没有我后来的革命道路。”陈云15岁来到上海,在商务印书馆做学徒,并在这里成长为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1925年,他怀着一腔爱国热情投身到工人运动中,被推举为工人运动的领导人,直到1927年离开,他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生活了七八年。 抗日战争期间遭轰炸被毁
1932年淞沪抗战中,商务印书馆被日军焚毁。 商务印书馆极盛时期是亚洲最大的出版机构,在海内外设有36个分馆,所出书刊占全国60%以上。
抗日战争期间,商务印书馆历经磨难。1932年“一·二八”事变次日,日军炮轰位于宝山路的商务印书馆。当时日军飞机接连向商务印书馆总厂投下6枚炸弹。而马路对面的东方图书馆也未能幸免,被潜入的日本浪人放火焚烧。这次轰炸后商务印书馆只剩残垣断壁,46万册珍贵的古籍化为灰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