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史话 >

自建茅庐当广厦

时间:2019-11-20来源:图说北大荒 作者:刘宏海 点击:
一个小小村庄一下子要接纳几十上百个下乡知青,第一难题便是住房。虽然中央有安置费下拨,但对于贫穷至极的农村只是杯水车薪,特别是大规模接收知青的地方,很少有现成的住房等着他们,还有新建知青点,都要自己动手建造住房。 那时的东北农村,老百姓的住房
 
       一个小小村庄一下子要接纳几十上百个下乡知青,第一难题便是住房。虽然中央有安置费下拨,但对于贫穷至极的农村只是杯水车薪,特别是大规模接收知青的地方,很少有现成的住房等着他们,还有新建知青点,都要自己动手建造住房。
      那时的东北农村,老百姓的住房,最普遍的是茅草房,也有少量砖房,到知青下乡的后几年里,砖房才逐渐多起来。茅草房还分为“拉合辫”房和“土坯”房,这是因采用了不同的材料为墙体而得名的。
      “拉合辫”房虽是土房茅屋,相对于窝棚、马架子已经是人类房屋建造上的进步了。它是我国东北地区房屋的一大特色,现在已经基本看不到了。这是劳动人民在艰苦年代中,就地取材,把野草加工成建筑材料而形成的一种工艺技术所建造的房屋。
      “拉合辫”以草为材料,但这个草是有讲究的,采用的是一种叫“小叶樟”的茅草(也有叫“大叶樟”的)。这种草属多年野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山坡林下、沟谷湿地。茎秆笔直,平滑有韧性,既能作牲畜饲料又能用来苫房,老百姓就称它“苫房草”。夏秋季节,大草甸子里苫房草长得有半人多高,枯黄之前,是割草的最佳时机。北大荒的草甸子辽阔,苫草面积大,老百姓发明了一种大钐刀,一二尺长,刀杆有二三米长,挥舞起来,唰唰地,很利落,几下子就能割倒一大片。晾晒几天后,捆好,用马车拉回队里,码成垛子备用。
       盖房时,先挖地基(往下挖个三五十公分足矣,一般垒石为基,超出地面即可),然后立柱竖架,钉上檩条,房屋的框架便立了起来。轮到“砌墙”了,“拉合辫”的墙体是草,那怎么个“砌”法呢?这才是“拉合辫”的关键所在——人们在房屋的框架前方挖一两个深约五六十公分的大坑,长宽一两米,三四米均可,视干活的人多少而定。然后在大坑周围挖几个小坑,便于劳作之人站立其中,这样可以很方便地把手伸到大坑里干活。一切准备就绪后,往大坑中倒上泥土和水,搅拌成泥浆。此时,真正的“拉合辫”开始了,劳作人站在小坑里,撸起袖子,把备下的草捆打开,放到泥坑里。再把草均匀地分成一把一把的,拉开来,不停地在泥浆里卷着草束,让草粘满浸透泥浆,卷得越实沉越好。然后提起来拧成辫子形状,对折挽成一个“又”字形,这就是砌墙的“砖”了,可以拿去“盘墙”了,如果是准备用来铺房顶的就放在旁边备用。
       盘墙很有技术含量,道理上如同用砖砌筑。东北寒冷,墙体较厚,有一尺多宽。负责盘墙的人把坑边拧成的“辫子”拿过去,平整地铺放在墙体中,互相咬合,连城整体。每盘完一层“辫子”,就要在上面倒上一层干土,铺平踩实,决不能留下空隙。一层层码放上去的墙面必须平整,否则墙面就会凹凸不平。特别是墙体转角处的“辫子”咬合更为重要,关系到墙体的连接。当“辫子”垒砌到两米多高的柱顶时,即可停止,“晾”上几天,让墙体自然下沉,这样的墙体就密实了。
下一步是屋面施工了,在檩条上面铺柳条、抹一层泥,老乡叫苫背泥。再铺上备用的“辫子”,再抹一层泥,并做出屋脊。
最后一道工序是给墙面抹泥,老乡叫甩大泥,把泥巴甩到墙面上,再用手掌把泥巴抹平便可,抹得好,抹得光溜,墙面不仅好看,还不会开裂。在东北,也有“拉合辫”房子不抹墙的,比如达斡尔、鄂伦春、朝鲜族人都有编得很漂亮的“辫子”,码放出花色的“拉合辫”房子,但技术要求更高。
      “拉合辫”房屋,就地取材,建筑方便,分文不花,冬暖夏凉,特别是刚刚搬进去时,满屋散发着泥土和野草的芳香。
     “土坯”房比起“拉合辫”房,好歹已经有了“砖”的概念,工艺上进了一大步,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顾名思义,这种房屋的墙体材料是土坯。制作土坯很方便,东北的土好,粘性大,在房前屋后随便挖些土,再准备一些切碎的麦桔。一层土、一层麦桔地混合在一起,用水和合,要和得均匀、透彻。然后把和好的泥巴泥倒入长方形的模具里,使劲捣透压实,再用细麻绳刮平,去掉浮土,提起模具,一块土坯就成型了。放在原地晾个两三天后,水分少了,再把它翻过来,继续晾着,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码放起来风干,土坯这就制成了。其实它就是没有经过烧制的砖块,可以用来砌墙,建成的房子就叫“土坯”房。
      “拉合辫”和土坯房一般比较低矮,不用搭脚手架,但建造砖房时,因为高大许多,就需要搭设简易脚手架了。
       建房的过程很辛苦,要挖地基、搬石头、运砖、和泥、砌墙,上梁盖顶、制作门窗等等,经过一系列的工序,房屋才可以竣工使用。建房的过程也充满了欢乐,起码比起单调枯燥的下地干活要丰富许多,所以知青们都比较喜欢到基建排干活。就说“甩大泥”“抹大墙”吧,那是建房中是最开心的时候。这活儿无需工具,只要有力气就行,把一团团泥团使劲投掷到墙面上去,男知青一个比一个来劲,噼里啪啦地,像投手榴弹一般。玩够了,墙上的泥巴也够了,大伙一拥而上,张开巴掌把墙上的泥巴抹平,一面抹墙,一面追逐着给同伴抹个大花脸,引来一阵阵的欢笑声,那管浑身沾满了泥浆。还有,盖房子毕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之前画图纸,之中要测量,之后要检验。很多地方由于知青的到来,改变了建房中的随意性,开始先设计后施工,知道使用图纸了,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当年,许多知青都参加过建房,不论是“拉合辫”房,“土坯”房,还是后来的砖瓦房,都是知青自己动手建造起来的。当大家从帐篷和窝棚里搬进这些新居的时候,什么劳累和辛苦,都丢到了脑后,心里只有满满的欢欣,仿佛这就是世上最美的楼宇,最甜蜜的家。
      这张照片就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0团20连的上海知青在建造 “拉合辫”房屋的情形,非常生动、直观地诠释了这种建筑最最关键的工艺环节。泥坑边的三个人(左起是邓长海、时黎芬、徐凤娣)就是站在小坑里,把手臂伸到大坑里“拉辫子”,站立者(左起是余維喜、唐修如、吴庆宜、汪静文、吴夏琴、钟敏琴、余国明)是和泥的和传送“辫子”的。在他们身后,左边是他们住的帐篷,右边是竖起的房架,他们正在用自己拉合的泥草“辫子”建造自己温馨的家。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沁园春·雪》的故事

    毛泽东和柳亚子(右) 木山英雄在《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一书中,以传记...

  • 生逢其时的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的这一黄金时期,只持续了约75年。而莎士比亚,碰巧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