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史话 >

1957年毛泽东做了何事 被时人评价:超越成吉思汗

时间:2018-10-09来源:非常历史 作者:非常历史 点击:
核心提示:一年后,曹聚仁重提此事时,具体指出毛泽东超过成吉思汗的例证就是从蔑视蒋介石的角度转而走向容忍的路,在党的仇恨情绪尚未完全消逝的今日,毛氏已经冷静下来,准备和自己的政敌握手,这是中国历史又一重大转变。 本文摘自:《党史纵横》2010年第
      核心提示:一年后,曹聚仁重提此事时,具体指出毛泽东超过成吉思汗的例证就是“从蔑视蒋介石的角度转而走向容忍的路”,“在党的仇恨情绪尚未完全消逝的今日,毛氏已经冷静下来,准备和自己的政敌握手,这是中国历史又一重大转变”。

      本文摘自:《党史纵横》2010年第7期,作者:陈凤尤,原题为自媒体作者拟:究竟是谁将金门炮战的情报提前在海外曝光的?

      1958年8月23日,中午12时。厦门前线,万炮齐发。

  从厦门对岸的角尾到泉州湾的围头,长达30多公里的半圆形;大金门、小金门及其所有港口、海面,全部都在解放军远程大炮的射程内。一时间,硝烟弥漫,炮声隆隆。

 

      小小的金门岛,不到一小时,就落下三万颗炮弹,火力的猛烈和炮弹的密集程度,令人咋舌。一位军事观察家说:“这和苏联红军攻击柏林的炮火差不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从空中拍摄的纪录片看,整个金门岛都笼罩在炮火硝烟中。国民党守军吓得晕头转向,到处逃窜。巧的是,金门的蒋军指挥官胡琏和美国总顾问,正要从地下指挥所走出,炮声就响了,如果炮轰推迟5分钟开始,他们就死定了。

  这震惊世界的金门炮战是中午12时开始的,奇怪的是在炮战开始前几小时,一家早晨出版的报纸就发表了金门即将炮战的消息。这张报纸就是1929年问世的新加坡《南洋商报》。这样重大的军事行动自然是最高机密,怎会在一张海外报纸上率先曝光呢?

  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炮战延续了几个星期,10月6日,北京突然发表了国防部文告(即《告台、澎、金、马军民书》),作出停火7天的决定。文告在10月6日发表,而《南洋商报》有关此事的专讯早在10月3日就从香港传到新加坡,于10月5日在报上发表。是谁从当时中国的最高层一而再地获取了机密?又是谁将这样的机密泄露出来的呢?

  北京来的绝密电话

  1958年7月的某一天,正在基层考察工作的福建省委书记、原福州军区司令员叶飞,突然接到通知,要他立即赶回福州,去接北京来的保密电话。

  “是叶飞同志吗?”电话那边是总参谋部作战部长王尚荣。

  “中央决定炮击金门,指定由你负责指挥。”王尚荣对叶飞说。

  当时福州军区的新任司令员是韩先楚,这样一个重大的军事行动,按理应由军区司令员指挥,叶飞疑惑不解地问:“到底是不是中央决定要我指挥的?”

  “是中央决定。”王尚荣回答。

  “是不是毛主席的决定?”叶飞刨根问底地问。

  再次得到肯定回答后,叶飞说:“我接受命令。”

 
 
解放军炮兵某部在炮击金门前表决心
 
  “炮击金门”这一重大决策是在1958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上决定的。在此之前,美国的“放蒋介石出笼”的说法甚嚣尘上。有美国这一后台的怂恿与指使,台湾不断增兵金门,袭击骚扰我沿海地区。当时中东的突发事件,使中东形势骤然紧张。蒋介石集团企图乘机扩大事态,于7月17日宣布所属部队处于“特别戒备状态”。金门、马祖、台湾的国民党军先后进行军事演习,并且加强空军对大陆的侦察活动与袭击准备。针对于此,中共中央决定对台湾的猖狂活动小示惩罚,这就是炮轰金门决策的由来。

  叶飞受命后,进行了一个月的准备工作。他迅速集结炮兵,对炮击的所有目标进行了现场交叉测量、观察,并标存在作战地图上,还部署了空军、海军、炮兵的共同作战方案。就在准备就绪时,8月20日北京急电召叶飞去北戴河。

  翌日下午叶飞到北京,见到毛主席。在座的还有彭德怀、林彪、王尚荣。叶飞的汇报刚完,毛泽东突然问叶飞:“你用这么多的炮打,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呢?”当时,美国顾问配备到蒋军的营一级,主席这一问,使叶飞为难了,他说:“那是打得到的呀。”沉默了十几分钟,毛泽东又问:“能不能避免打到美国人?”“主席,那无法避免!”叶飞的回答很干脆。在毛泽东停止问话,作进一步思考时,林彪察言观色琢磨出毛泽东的意图,于是建议:让正在华沙同美国进行大使级谈判的王炳南给美国透露一点消息。

  事后,叶飞回忆说,主席没有采纳林彪的建议,而是命令叶飞按原计划打,并要叶飞留在北戴河指挥,这样毛泽东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进展情况。为了便于指挥,一部专线电话被直接架到叶飞的房间里。当时,参与并了解炮击这一机密的范围限制在中央的最高层,知悉的人极少。既然如此,《南洋商报》又从何处早得这一“天机”呢?

  从罗湖桥那边来的神秘客人

  1956年7月1日,位于香港与深圳间的罗湖桥上匆匆走过一个身材矮小的中年人。他刚跨进国门,就上了中联部在那里等候的轿车。中年人在广州略事休息后就直飞北京。这位神秘的来客就是集作家、教授、记者于一身的大名鼎鼎的人物——曹聚仁。

  1950年7月曹聚仁去香港,6年后他重返大陆,首站北京。

 
曹聚仁
 
  定居香港6年,曹聚仁曾是几家香港报纸的主笔,他也是海外新闻界第一个回到大陆的人。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曹聚仁就和国共两党的高层人物有所往来,所以曹聚仁回大陆的行踪自然让敏感的香港新闻媒体倍加关注。曹聚仁还未成行前,种种猜测与议论就充斥着港澳地区的各大报纸。

  为此,曹聚仁行前特别对友人解释说:“我这回回祖国去,绝无政治上的作用,只是替新加坡《南洋商报》到大陆上作点广泛深入的采访工作,同时,新加坡工商考察团访问北京,社里派我兼任该团记者,这便是我访问祖国的重要任务。”他还强调说,“寄语香港的朋友,不必作神经过敏的推测”。

  但是,说者自说,听者自听。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曹聚仁返回大陆的前三天(即6月28日),周恩来总理在一届人大三次会上作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演说。曹聚仁选择的时间和这一政治召唤是巧合呢,还是有其他意义?这难免令人猜疑。

  曹聚仁到大陆两周后,周恩来总理在颐和园听鹂馆设宴,邀请他参加。宴会作陪的有邵力子、傅学文夫妇,还有张治中、陈毅等人。席间,宾主谈笑风生,觥筹交错,气氛十分融洽。宴会结束后,一行人还泛舟昆明湖。此时,曹聚仁就“和平解放台湾”的演说一事,向周恩来问道:“你许诺的‘和平解放’的票面里有多少实际价值?”周恩来回答:“‘和平解放’的实际价值和票面完全相符。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过两次:第一次合作有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战的胜利。这都是事实,为什么不可以有第三次合作呢?”周恩来又继续说:“台湾是内政问题,爱国一家,双方完全可以合作……我们对台湾决不是招降,而是彼此商谈,只要政权统一,其他都可能共同商量安排。”

 
 
邵力子
 
  邵力子是曹聚仁的恩师。6年前,曹聚仁去香港,行前就得到邵力子的赞同。这时,邵力子双目注视着曹聚仁说:“你有许多条件,又有海外地利之便,这工作要多做些。”曹聚仁点点头,他们的心情彼此相通。旁边的陈毅说:“曹先生不会推辞吧?”“哪里,哪里,聚仁身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

  这次宴会经过,曹聚仁以《颐和园一夕谈——周恩来会见记》为题写成文章,发表于1958年8月14日《南洋商报》第三版。接着印度尼西亚华侨主办的《生活周刊》也在9月8日刊发了曹聚仁写的更详细的报道《周总理约曹聚仁在颐和园一夕谈》,正式向海外传达了周总理的国共和谈思想。文中说:“由于国共间的政治矛盾,增加了华侨中的精神负累,这一矛盾能解消,当然是国人之福。”曹聚仁还在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口号,文章在海内外引起强烈的震动。

  “叫他不妨再自由些”

  自1956年首访北京后,曹聚仁终于以能“为祖国和平统一事业效力而感到自慰。他为此奔走呼号,竭尽心力”。此后几年间,曹聚仁经常往返于大陆与香港之间。在北京,他除了遍访各界知名人士外,接触最多的就是邵力子、陈毅等中央的高层人物,尤其是在这期间,他先后得到毛泽东的两次接见。

  毛泽东首次接见曹聚仁是1956年10月3日下午,地点在中南海怀仁堂。

  那天许多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出席欢迎印尼总统苏加诺的大会,唯独毛泽东没有出席,因为此时他正在等候曹聚仁。那一次会面,毛泽东与曹聚仁作了长谈。毛泽东对曹聚仁说:“你可以多看看,到处走走,看我们这里还存在什么问题,不要有顾虑,给我们指出。”曹聚仁直言不讳地陈述了自己的观感。

  事后,曹聚仁告诉他的四弟曹艺说:“想不到,我的著作主席差不多都看过。我说我是自由主义者,我的文章也是‘有话便说,百无禁忌’的,主席认为我有些叙述比较真实,而且态度也公正,又叫我不妨再自由些。”毛泽东又问起蒋经国在赣南的一些旧事(曹聚仁曾在蒋经国主办的《正气日报》任总编)。谈到那首著名的词《沁园春·雪》,曹聚仁说毛泽东的功业“可与成吉思汗相比”。毛泽东谦虚地回答:“那只是做诗而已。”

  一年后,曹聚仁重提此事时,具体指出毛泽东超过成吉思汗的例证就是“从蔑视蒋介石的角度转而走向容忍的路”,“在党的仇恨情绪尚未完全消逝的今日,毛氏已经冷静下来,准备和自己的政敌握手,这是中国历史又一重大转变”。海外有人认为曹聚仁的这番话并非仅是对一个人的评价,而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曹向海峡彼岸放出合作的试探性“气球”。

 
 

      毛泽东第二次接见曹聚仁是1958年。那次会面,毛泽东还和他共进午餐,江青作陪。曹聚仁书生本色,对一旁的江青并不十分了解。在餐桌上,他当着江青的面,谈起了三十年代上海影坛的轶闻与掌故。这让江青很不自在。

  就是这位热心于两岸和平统一的毛泽东的座上宾,从中央的最高层预先得到即将炮轰金门的消息,于是抢先把这消息传了出去,在《南洋商报》上发表。据说有关部门曾因泄密事件对曹聚仁进行了批评。

  不过,也有不同的说法。

  曹聚仁虽是高层隆重招待的贵宾,但究竟是来自海外的党外人士,他能得到这一机密事并非平常。这是其一。炮击金门筹划之初,毛主席几番垂询叶飞“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能不能避免打到美国人?”于是林彪建议,通过王炳南给美国透露一点消息。林彪之说虽未被采用,但毛主席的确考虑过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其二。金门的炮战“属于惩罚性质”,旨在促进“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炮击不久,就进入以政治、外交斗争为主的阶段。那么炮击前先行示警,避免伤亡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此其三。

  有以上三点,不难推出曹聚仁何以能早得“天机”并敢于泄密的原因了。

  然而,事情还远没有结束。

  郭宗羲何许人也

  炮击金门事件,吓坏了台湾当局和美国人,他们一时弄不清北京领导人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以为这是解放军大举进攻台湾的序幕。美、台方面匆匆进行抵御的准备。蒋经国亲往前线鼓舞士气,美国人也立刻向台湾提供几种新式装备:从地中海运来美国海军的“浮动船坞”,可以使补给艇在卸货时,不致被炮火击中;还提供给金门守军口径八寸的榴弹炮,这种巨型榴弹炮口径大、射程远、能发射原子弹;美国空军还提供了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可见美、台方面真的害怕了。

 
 

      炮击进行了6周,金门守军已到了弹尽粮绝之境,此时我军如果发动登陆作战,金门便唾手可得。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国庆节后的第5天,即10月6日,北京发表了《告台、澎、金、马军民同胞书》(即国防部文告),文告一再阐明炮轰的目的是惩罚性质,要台湾当局接受和平解决两岸争端的建议。文告声明:“从十月六日起,暂以七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能充分地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如果护航,不在此例。”

  国防部的这一文告是在10月6日发表的,而10月5日,《南洋商报》上就发表了这一专讯。专讯发表时署名:本报驻香港记者郭宗羲。这又是惊人之举。

  《南洋商报》驻香港办事处从何得到这个特大消息,这郭宗羲又是何许人?1994年3月,《中华日报》的记者几经寻觅,终于找到了《南洋商报》已退休多年的老报人薜残白先生。薛先生已83岁高龄,他是1929年进《南洋商报》的,从事报业工作已60年余年,他对《南洋商报》的情况知道得很多。

  50年代,薜老先生是《南洋商报》中文版主编。据他说,1958年8月,《南洋商报》的特派记者、名作家曹聚仁正在北京采访,而且还得到毛泽东与周恩来的接见,并与周恩来进行了长时间的访谈。薛先生肯定地说:“能得到这样重大的消息,除了曹聚仁,当时的商报是不会有第二人的。”“那么,为什么这则消息发表时不署曹聚仁的名字,而是署郭宗羲呢?”薛先生回答说:“我只记得那时商报驻香港办事处有个姓郭的办事人员,这位年轻人当时不是写新闻的。按我的推测这个郭宗羲是个假名,很可能是曹聚仁为了省麻烦而用的化名。”薛老先生建议:“还是找香港的这位郭先生问一问吧,他一定会告诉你们真相。”

  经过一番周折,《中华日报》的记者找到了定居香港的郭旭先生,郭先生也有73岁的高龄了。一问之下,真相大白。那则消息确实是曹聚仁从北京传到香港的。郭先生说:“当年我是商报驻香港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平时不写新闻。记得当时的确有一则大新闻,是曹聚仁从大陆把稿传到香港,再由我传到新加坡的。”

  郭旭说:“郭宗羲这个名字还是当年商报的总编辑李微尘(李微尘后任新加坡政府外交部长)起的。如果问商报是不是有个驻港记者叫郭宗羲,那当然是没有啦。”郭旭还说:“据我推测,毛、周为什么肯将这么机密的消息告诉无党无派的曹聚仁呢?这恐怕是中共方面有意让曹聚仁以‘第三势力’的身份,出一把力,以促成国共两党的秘密和谈。”

  毛泽东冷落曹聚仁——那是给蒋介石看的

  在曹聚仁发了专讯的一周后,毛泽东于1958年10月11日,致函周恩来,谈起曹聚仁说:“曹聚仁到,冷他几天,不要立即谈。我是否见,待酌。”毛泽东冷落曹聚仁,并非是因为过早发了停止炮击的消息,而是给蒋介石看的。

 
 

      毛泽东在《再告台湾同胞书稿》中,曾提到新加坡的《南洋商报》说:“好几个星期以前,我们的方针就告诉你们领导人了。7天为期,6日开始。你们看见10月5日的《南洋商报》吗?此人有新闻观点,早一天露出去,那也没有什么要紧。政策早定,坚决实行,有什么诡计,有什么大打呢?”

  这份《再告台湾同胞书稿》,原定10月13日发表的,毛泽东临时改变了主意,没有发表。10月13日发表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从前述未发表的稿中可以到,毛泽东称赞曹聚仁有“新闻观点”,并说“早一天露出上,那也没有什么要紧”。这样看到,有关金门炮战的消息两次提早曝光,原来都与曹聚仁有关。虽然当年掺杂着复杂的政治策略、恩怨纠葛、事事玄机已经无法深探,但岁月悠悠,回想起当年的旧事仍令今天我们遐思不已。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沁园春·雪》的故事

    毛泽东和柳亚子(右) 木山英雄在《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一书中,以传记...

  • 生逢其时的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的这一黄金时期,只持续了约75年。而莎士比亚,碰巧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