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发生后,苏联顾问崔可夫在会见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何应钦的时候婉转地问道:“是否在和新四军的冲突中使用了我国提供的武器?”这样的提问在当时的条件下,实际上就是威胁:如果中国发生内战,很难保证苏联的援助。接着崔可夫还拜会了包括白崇禧在内的国民党官员,表达了苏联的严重不满和关切。同时,苏联方面还同周恩来和叶剑英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进行了接触,劝说中共与国民党妥协。 在这样的状况下,即使国共关系近于冰点的时候,蒋介石和中共方面都还保持着克制:蒋介石没有借皖南事变继续大打;中共没有借皖南事变大闹。国共双方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外敌——日本。 就在蒋介石找台阶下之际,碰上了棘手的难题:早在皖南事变前十来天,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名单公布了。中共参政员依然是毛泽东等7人。会议将在1941年3月1日开幕。眼下,3月1日逐渐临近,而中共却表示如果蒋介石不接受“十二条”,他们就不出席会议。中共的十二条包括:悬崖勒马,停止挑衅;宣布自己完全错了;惩办皖南事变的祸首何应钦、顾祝同、上官云相三人…… 其实,毛泽东心里很明白,蒋介石是不可能接受这十二条的,他的目的在于“以攻势打退攻势”。在这一“政治攻势”面前,蒋介石显得被动。于是,只好请国共谈判的元老张冲出马。张冲在2月19日、20日两次求见周恩来,并不断给周恩来打电话、写信,请求周恩来给蒋介石一点面子。2月25日,张冲又急急拜晤周恩来,一口气谈了3个小时。当天,周恩来在给毛泽东的电报中这样描述:“他苦苦哀求,甚至说为了国家计,他跪下都可以。我说这不是个人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在新四军问题后,政治压迫,军事进攻。我们确无让步可能……彼此僵了三小时……” 3月1日上午,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在重庆开幕。中共无代表参加。3月6日,蒋介石在会上作了《中共七参政员不出席参政会之说明》的长篇报告。蒋介石在讲话中,虽然指责了中共一番,但也不得不做出保证:“以后决无‘剿共’的军事,这是本人可负责声明而向贵会保证的。”在中共参政员拒不出席的情况之下,他还不得不选举董必武为常驻参政员。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