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史话 >

1975年三季度上海知青综合篇

时间:2016-09-01来源:《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纪事 作者: 金大陆 林升宝 点击:
一九七五年七月一日 上海电视台继续为居民和城乡知青试办电视教育讲座。 [注](《本市继续试办电视教育讲座》,《文汇报》1975年6月29日,第3版)讲座暂设政治、工业知识、农业知识、医疗卫生等课程,主要采用专题形式进行讲授。讲座的播送时间是每周星期1、2


一九七五年七月一日

上海电视台继续为居民和城乡知青试办电视教育讲座。

[注](《本市继续试办电视教育讲座》,《文汇报》1975年6月29日,第3版)讲座暂设政治、工业知识、农业知识、医疗卫生等课程,主要采用专题形式进行讲授。讲座的播送时间是每周星期1、2、3、5的下午3点至5点;星期1晚上6点30分至8点30分是专对郊区农场和农村播送时间。电视台用第五频道播送。

一九七五年七月十日

市乡办编印的《情况反映》第41期刊登题为《访问补助工作进展情况》的文章。该文章指出相关部门在对知青户进行访补工作中存在的思想问题。一些人员表示:“工作忙、插不进”,“年年搞、老一套”,“摆不平,难工作”。(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B228-2-315)

一九七五年七月十日

《文汇报》刊登文章.报道复旦大学生物系昆虫专业毕业班几名知青学员,要求回农村的事迹。(《前进在七·二一光辉大道上》,《文汇报》1975年7月10日,第1版)

一九七五年七月十一日

南市区委召开“干部参加上山下乡学习慰问团轮换工作动员大会”。

[注](冯小敏编:《中共上海市南市区历史大事记》,1999年,第213页)经区委批准,参加慰问团的共60人,其中34人(女7人)赴安徽安庆、江苏、浙江地区,26人(女4人)赴江西九江地区。

一九七五年七月十二日

徐汇区委召开“干部参加上山下乡学习慰问团动员大会”,动员干部参加第二批慰问团工作。(沈东昌编:《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徐汇区历史大事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一九七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市乡办编印的《情况反映》第45期,刊登题为《关于动员干部参加学习慰问团的情况》的文章,反映慰问团内部工作中一些情况。

[注](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B228-2-339)该《情况》反映:1.少数单位不够重视,把动员工作看做是“排排名单”、“填填表格”,有的只是按组、室把名额分摊下去。2.少数干部怀疑慰问团派了几年,到底有多少作用?个别甚至发牢骚,讲怪话。静安区有个干部说:“反正我不想当官,无需培养,把有培养前途的人动员去好了。”化纤公司有个干部说:“按照单个条件我都不符,政治上路线觉悟不高,作风上批林批孔时人家贴我大字报,说我有男女关系,身体开过大刀。”也有的干部感到在机关工作矛盾多,想出去“调调环境,松松筋骨,看看风景”。3.很多单位普遍反映派20%的女干部有困难,机关女干部大多数年老体弱,身体好的家庭负担较重,工交系统组织的50名女职工,尚未落实。

市革委会相关领导批示:慰问团去20%女同志要根据情况,不要太勉强。

一九七五年七月二十三日

为做好知青慰问团轮换工作,交大校党委召开动员大会,动员干部、教职工参加学习慰问团。(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交通大学纪事(1896-2005)》(上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2页)

一九七五年七月二十八日

由市革委会工交组、秘书组主办的《工交情况》刊登题为《积极支持新生事物 巩固上山下乡新成果各局学习慰问团轮换工作做得比较细》的文章。该文反映在动员知青下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况:有的单位没有抓落实工作,认为以前搞过,大家觉悟提高了,问题不大。一些干部表示:反正我实事求是,上山下乡不去。(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B246-2-1216-33) 

一九七五年八月七日

市乡办向有关部门提交上海各类人员上山下乡、支内、支边情况调查报告。

[注](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B127—4-77)该调查报告指出:上海共有知青105.6万人,其中“文革”以前11万人(包括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8.5万人,江西共大1万人,湖北等其他地区1.5万人);“文革”以后94.6万人,其中去外省60万人(农场21.8万人·插队38.1万人,遍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云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浙江10个省),去本市市郊农村的35万人(农场26.5万人,插队8万余人)。为了巩固上山下乡的成果,上海市对知青采取十大措施,分别是:从1969年开始,派出干部组成知青慰问团,并逐年增加;举办函授教育,加强青年的文化、科学教育;提供青年读物和各种小册子数百万册;物资支援,并同帮助后进队结合起来,发展农业;进行访补工作,做好下乡青年的家庭工作;做回沪青年工作,办各种学习班,组织下乡青年讲用等;召开家长小组、家长代表会,动员城市广大群众配合,对下乡青年做思想工作;办小作坊,探索病弱青年就地安置的途径;落实政策,照顾特困和有病青年回沪;动员工作时,宣传教育的工作放在外地。

一九七五年八月九日

《文汇报》刊登文章,报道同济大学机电系应届毕业生程宁萍要求下乡的事迹。(《做缩小三大差别的尖兵》,《文汇报》1975年8月9日,第2版)

一九七五年八月十二日

区委欢送54名干部参加知青慰问团工作。(沈东昌编:《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徐汇区历史大事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一九七五年八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

市乡办召开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安徽、江西、贵州、云南七个慰问团负责人会议。会议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和《红旗》杂志文章.分析当前知青工作的形式,明确下半年工作的重点。(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B228-2-337)

一九七五年八月十七日

市乡办向市委、市革委会呈送《关于组织学习慰问团轮换干部的工作情况汇报》。

[注](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B228-2-337)《汇报》指出:各系统共批准轮换干部1500人,其中文教114人,地区498人,工交542人,市公安局63人,市革委会机关79人。新批准的慰问团干部,党员、女干部和骨干的比例,都比上一期有所提高,党员占85%,女干部占20.5%,中年干部占80%左右;区县局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以上的干部27人,公司、街道革委会常委以上的干部231人。此外,工交、财贸系统还动员组织71名有子女务农的女职工参加江西、安徽等慰问团。

一九七五年八月十八日

《文汇报》刊登文章,报道复旦大学外语系1974届毕业生曹恒彩重回海丰农场的事迹。(《争做大学生当农民的带头人》,《文汇报》1975年8月18日,第2版)

一九七五年八月十八日

交大校革委会上报市招生毕业分配办公室,拟将原高压专业招生数由35人改为30人,将发电专业原招生数30人改为35人。生源拟从云南景洪、江西上饶专区、安徽宿县地区原招高压专业的上海知青中改招发电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交通大学纪事(1896-2005)》(上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3页)

一九七五年八月十八日(至九月五日)

国务院知青办在长春召开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内蒙古、上海、江苏等15个省、市、自治区知青办负责人座谈会。上海由黄克等3人参会。(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B228-2-330-1)

[注](顾洪章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123页)会后写出《关于当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情况和存在问题的请示报告》。《报告》提出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现行的城镇中学生毕业分配办法。二、如何从下乡知青中招工。三、上山下乡与农业建设脱节问题。四、关于面向边疆、开发边疆问题。五、知青工作机构的性质和归口管理问题。

一九七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上午,市乡办在市革委会大礼堂召开“赴各省上山下乡学习慰问团全体干部大会”。会后,在工业展览馆举办学习班。(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B163-4-566-5)

[注](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B163-4-566-6)有关慰问团成员所需物资规定如下:有关票证补助的标准和办法,仍按沪革乡办(74)第16号文件办理,即去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严寒地区的每人补助布票18市尺,棉花券7.5斤;去安徽的每人补助布票12市尺、棉花券6.5斤;去江西、贵州、云南、江苏、浙江的每人补助布票8市尺,棉花券5斤。去严寒地区,可由本单位申请购买知识青年下乡的棉大衣借给干部使用。去安徽及江南地区过去未领过补助蚊帐券的,可补助一张蚊帐券,由区、县、局、大专院校按批准参加慰问团的实际人数,直接向有关单位领取。领取各种补助票证从8月11日开始办理。对于慰问团成员的行装准备,对确有经济困难的,由原单位酌情给予补助。

一九七五年九月一日

南市区机关.街道71名干部参加赴江西、安徽、新疆知青慰问团。(上海市南市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市区志》,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42页)

一九七五年九月七日

下午,市委在市革委会大礼堂召开“欢送上海市上山下乡学习慰问团”大会。市革委会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B224-1-379)

[注]《文汇报》1975年9月10日,第2版)慰问团成员分别于9月10日至13日前往各地农村。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沁园春·雪》的故事

    毛泽东和柳亚子(右) 木山英雄在《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一书中,以传记...

  • 生逢其时的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的这一黄金时期,只持续了约75年。而莎士比亚,碰巧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