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观点 >

王阳明的六堂人生课

时间:2020-09-19来源: 文摘报 作者:张坤 点击:
王阳明格竹图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人称王阳明。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罕见的全能大儒。听听王阳明穿越500年分享的六堂人生课吧! 第一堂课:立志而圣则圣矣 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
王阳明格竹图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人称王阳明。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罕见的全能大儒。听听王阳明穿越500年分享的六堂人生课吧!

       第一堂课:立志而圣则圣矣

  “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这是王阳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的一句话。当时王阳明九死一生被贬到贵州一个穷荒之地做驿丞,但他依然讲学不辍。自顾都不暇,温饱尚不足,哪还有这等做圣贤的心事?这恰恰是王阳明过人之志,因为在他心中:人人皆可成圣贤。王阳明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就是圣贤。”他的一生中因为坚持这个当时的“异端邪说”,受过自己学生的讥笑和误解。

  有一位学生想“将”老师一军,指着门口正在拔草的农夫说:“你说人人都可成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也算吗?”

  王阳明平静地点点头:“尧舜拔草也不过如此!”

  如何才能实现“成圣贤”?王阳明开出的良方是:先立志。这不是他突然就顿悟出来的。

  王阳明青少年时期是顽皮的,比如爱玩游戏,用怪鸟捉弄家人;在京城读私塾放学回家的路上,留恋往返于市井街巷;15岁带着好奇心跑到塞外骑马练箭、观察边防;等等。

  在这个关键时刻,王阳明遇到了一位对他人生起关键作用的人物——理学大师娄谅。

  王阳明在请教娄谅的过程中,被娄谅一句话点醒——“圣人必可学而至”。

  通观王阳明的著作,君子之学,又叫圣学、圣人之学、圣贤之学或正学,就是学为圣人或君子的学问。但立志读书学圣贤并非易事,“夫立志亦不易矣”。

  一旦立下志向,必须经过后天磨练。王阳明在学习探索圣贤之路上,经过“五溺”的挫折弯路,挫愈多、志愈坚。

  湛若水是王阳明的生死之交,他说王阳明“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王阳明“五溺”的“溺”是沉迷之意,过了头可能会玩物丧志。

  蹉跎了20年,王阳明直到35岁才归正于圣贤之心,就是阳明心学,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使命和方向。可以说,“五溺”之旅非但没有影响他的成圣路,反而帮助他完成了积淀过程,从而才有了日后的一朝顿悟。人生每一段经历都是宝贵财富。

  “盖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这是人人都可以同王阳明一样拥有的文化自信。

       第二堂课:视人犹己,视国犹家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

  “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

  这是王阳明在《答聂文蔚书(一)》一文中,心系黎民疾苦的真切体悟。

  视人如己,体现了王阳明的亲民思想。王阳明常爱说的一句“视民之饥溺犹己之饥溺”语出《孟子·离娄下》,孟子说的王阳明同乡大禹是负责治水的,只要天下有一个人掉水里淹死了,他都觉得是自己推下去的,因为是他在治水时,没在岸边把防护设施建好。

  王阳明在地方任职时,一改其他官员出巡时必高举“肃静”“回避”牌之惯例,叫人高举脚牌,牌上改写成“求通民情”“愿闻己过”字样,希望老百姓来官衙畅所欲言,为民作主。

  王阳明还有重要的“另一改”,就是反对繁文缛节。他在《裁革文移》一文中鲜明指出:“看得近来官府文移日烦,如造册依准等项,果系徒劳徒费,虚文无补……除例该奏报及仓库钱粮金帛赃罚纸价预备稻谷等项,仍于每岁终开项共造手册一本,送院查考外;其余一应不大紧要文册,及依准等项,通行裁革,务从简实,以省劳费。凡我有官皆要诚心实意,一洗从前靡文粉饰之弊,各竭为德为民之心,共图正大光明之治。”可见其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决心!

  1519年,江西各地旱情严重,加上宁王之乱造成的破坏,百姓生活困苦至极。王阳明对饱受天灾人祸的百姓感同身受,他接连上疏请求缓征粮税,却终未能获得朝廷批准。1520年12月,王阳明再次上疏,极力劝说皇帝减免税收。他详细罗列了请求免征缘由,并表示愿意承担罪责,体现了他为民担当、视人犹己、视国犹家的无私精神境界。

       第三堂课:知行合一能担当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阳明下决心通过竹子探究真理。他与自家后院的竹子“格”上了,对着竹子一“格”就是三天三夜,不吃不喝,雷打不动。结果什么也没发现,自己却病倒了。从此,他对朱熹的“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明白道理,还有依据道理而行动的意念,才是真知;明白道理,没有依据道理而行动的意念,等于不知。

  王阳明在贵阳三年贬谪期满后,被朝廷任命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其间,注重民生、大胆改革、造福一方,正是他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后的生动实践。

  王阳明上任后第一天,“蓦有乡民千数拥入县门,号呼动地,一时不辨所言,大意欲求宽贷。”他很快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乡民们鸣冤,是因为庐陵这个地方不生产葛布,却要缴纳繁重的葛布税。

  王阳明立刻开始明察暗访,了解到这葛布税并非国家应收税种,而是宦官搜刮民脂民膏的一种敛财手段。随后,他通过一种方式向乡民们宣布,免去今年的葛布税。

  刚刚新官上任,还没有跟上级汇报,就敢宣布免去多年实行的葛布税?手下人都吓坏了:这得要担多大的责任与风险?

  但王阳明心中有数,依据翔实调查和数据,向上级领导写了封信,言之凿凿,陈明利弊,经过与奸宦的一番斗争较量,终于圆满地把事情解决。

  这背后还有一个易被忽略的原因,上级领导中有正直官员暗中支持!王阳明虽然奉行“道不同不相为谋”,但在坚持原则底线基础上,十分重视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唯变所适”讲方法,只为惠国利民生,所以赢得了不少包括朝廷要员在内的正直官员的尊重和支持,甚至在一些生死攸关之处,也得益于这种支持,使王阳明躲过一个个劫难。

  王阳明认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把“善念”付诸行动从而实现知行合一,把“立德”与“立功”“立言”结合起来,这既是中国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也是实现“内圣”与“外王”有机统一的必然要求,这些思想直到今天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提示着中国人在完善自我、改造社会的道路上不尚空谈、务真求实。

       第四堂课:世间磨难,皆是砥砺

  “世间磨难,皆是砥砺,人间是道场,淤泥生莲花,是一种境界。”

  王阳明说这番话,或许最有资格。他的一生经历了常人难遇的种种磨难。

  首先是身体的磨难。挣扎了14个月才出生的王阳明,从小就身体不好,5岁才开口说话,多年被肺病煎熬。

  因为学习勤奋刻苦、工作劳累,特别是饱受各种人生煎熬,病情常常加重。王阳明小时候读书用功。白天上课,晚上苦攻经典,劳累过度。参加第3次科举考试,终于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却在上任途中从马上摔下来口吐鲜血。也正是因为身体不好,王阳明从小就把调理身心、强健体魄当作重要的事情,学习掌握了很多有效的方法。比如王阳明在赣州为官期间,高效处理军政事务、成功办学和讲学的同时,一刻也没放松调整恢复身体的健康,劳动锻炼、呼吸静坐、登山健走、练笔舞剑,无一不用。

  王阳明还曾因挺身而出遭鞭刑牢狱。明朝的小皇帝朱厚照登基,以刘瑾为首的8个太监玩弄权术,为非作歹,谋害忠良,特别对于那些上疏和进言的忠臣,要求皇帝下令诛杀,并利用锦衣卫进行暗杀。

  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大家都开始保持沉默,明哲保身。但王阳明却挺身而出,冒死上疏皇帝,请求释放朝廷重臣。

  刘瑾把王阳明给抓了起来,在午门当着众人扒光衣服,光屁股毒打40大板,直打得血肉模糊、不省人事,扔进大牢!

  奄奄一息的王阳明,在监狱里读易经、写文章、练呼吸,与那些同样被冤枉的狱友讨论学问,有的还结成生死交,他们在出狱后为王阳明平乱治事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1508年,刚刚出狱的37岁的王阳明躲过一路追杀,历经千辛万苦,到达贵州龙场担任驿站站长。他和自己的随从搭建了一个茅草房安顿下来,后又搬到一个山洞里住。

  在阴暗潮湿、飘有毒气的山洞里开始新生活,王阳明心态平和、安然处之。由于水土不服,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王阳明和他的随从全都病倒了!王阳明硬撑着开始亲自劈柴、挑水煮饭,照顾这些随从人员。近乎绝境的生存环境,没吓倒王阳明,他乐观地弹起随身带的琴,给大家唱家乡的小调,讲故事,说笑话。

  王阳明虽然饱受磨难,但他始终坚守一颗良知之心,总是心系战后百姓安居乐业,想方设法不计个人得失地与奸臣周旋,都是为了避免使百姓生灵涂炭。今天回首细看,当年王阳明能一次次死里逃生,也正是得益于百姓的支持、保护。

       第五堂课:“事”上练就过硬本领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好静玄空”是王阳明“心学”被后人误解的一处。其实王阳明非常强调事上磨练,他解答学生陆澄“静时还好,一遇事就不好”的困惑时说:“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时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事上磨练,就是要立足岗位,投身一线,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炼自己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

  王阳明在江西讲学的时候,当地一个政府司法官员很崇拜王阳明的“心学”,他很沮丧地说:“我公务繁忙,真是没有时间去学习啊。”

  王阳明笑道:“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

  他就从这官员审理案件展开:不能因对方应答语无伦次就升起一个“怒心”;不能因他花言巧语就升起一个“喜心”;不能因他行贿送礼就宽恕庇护;也不能因自己事务太繁杂,而随随便便潦草结案;更不能因有些人别有用心、罗织罪名而上当,遂了这些坏人的心意!

  王阳明从少年立志、官署格竹、江北诀囚、弹劾刘瑾、被陷遭贬,依然对真理追求不变,直到龙场悟道才开始走向光明。此后,赣南剿匪、平定宸濠之乱,在一件件具体“事”上练功夫,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之道,用自己一生的实践证明,人可以通过修身磨砺而成就一颗通透光明无私之心,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第六堂课:品德修为“致良知”

  “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这是“致良知”诞生后王阳明说的一番肺腑之言。

  据说王阳明在庐陵担任知县时,抓到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

  王阳明亲自审问,大盗说:“要杀要剐随便,别废话!”

  王阳明微微一笑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

  大盗说:“脱就脱!”

  过了一会儿,王阳明又说:“天气太热了,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

  大盗撇撇嘴不以为然:“光着膀子也是常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

  大盗愣在那里,尴尬摆手:“不方便,不方便!”

  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随着王阳明的循循善诱,大盗低头叹服认罪。

  连大盗也有可觉醒的良知,何况其他人?人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即是成圣贤之道。

  心学至为高明,直通大彻大悟;心学也至为平实,不过就是八个字:老老实实,踏踏实实。那些自以为聪明高明的人,全都掉进了坑里一生爬不出来。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这一“为学做人”教育学规中,王阳明把品德修为“致良知”的四条路径,鲜明总结了出来:

  一是立志,坚持不懈,专注精一,目标圣贤。

  二是勤学,勤确谦抑,不骄不躁,为人诚恳,表里如一。

  三是改过,要有勇气改正错误,不是寄希望于不犯错误。

  四是责善,劝善真诚,自我批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这四条中,“改过”一条尤其难能可贵。王阳明是从修正自身、反躬自省、不断改过致良知的。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三不朽”的圣人,而细读王阳明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和给弟子们的书信,他多次表示人非尧舜,孰能无过,还拿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错误,劝诫弟子汲取教训,谦抑自叹“适今中年、未有所成”“粗浮之气不及人”等,这是极为了不起,而又易被今天的我们所忽略的。

  王阳明的这些思想超越时空、跨越国界,尽管只留下一篇当时与日本高僧交往的文章,但王阳明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日本等国家,一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这个世界。正如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认为的,在物质主义和商业主义盛行、充满暴戾之气的21世纪,王阳明心学相当于强心针。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阳明学是我们所有人急需的一种重要精神资源,也可以成为我们文化传承的一个切入点。

  (《中国青年报》9.1 张坤)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