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居漪:把常态化疫情防控做严做实做到位
摄影 制作/日升
■记者 唐闻佳 新冠病毒有不同检测手段,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假阳”“假阴”是怎么回事?哪些因素会干扰核酸检测结果?新冠病毒不断变异,检测手段还有效吗?昨晚,“公共卫生大家谈”系列讲座第三期特邀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居漪就大众关心的新冠病毒检测工作“深挖细掘”,并提示检测期间做好防护,共筑常态化疫情防线。 发挥多种检测手段的优势 在本市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措施方案里,一个至关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检测”。“核酸检测”“抗原检测”“抗体检测”等有什么区别?自测抗原能否代替核酸检测?“核酸+抗原”的组合又有什么意义?居漪解释称,新冠病毒的检测手段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和技术方法可分为三类: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属于病原学检查,抗体检测属于血清学检查。 其中,核酸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是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但它对检测技术要求比较高,必须到专业的实验室,有一定的仪器才能检测出来。”居漪进而谈到,抗原检测的灵敏度不如核酸检测,其结果也无法用于确诊,但它的优势在于可随时随地检测。目前,抗原检测在20分钟左右可以得到结果,常用于家庭自测。 至于“抗体检测”,则可以知晓被检测者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仅用作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测指标,或在疑似病例诊断中与核酸检测协同使用,不能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确诊和排除的依据。 发挥多种检测手段的优势,有助于更好构筑疫情防线。本轮疫情以来,本市推进多轮高频次核酸、抗原检测,居漪解释,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特点是“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力强”,且全人群易感,尤其在疫情管控难,风险点位不明确的情况下,“抗原筛查+核酸确诊”这套组合拳,可以更快发现病毒踪迹,揪出病毒,更快更准阻断传播链。 加大实验室督查力度,“护航”每一份报告 当前,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变异,检测手段还有效吗?居漪解释称,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突变主要集中在S基因上,而PCR检测靶标选取的都是新冠病毒保守基因片段,如ORF1ab基因、N基因等,不会影响核酸检测结果。 至于检测结果的“假阳”“假阴”,居漪解释,这属于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问题。就干扰核酸检测结果的可能因素而言,首先,在检测前采样过程中,如果采样过程不规范,没有完全消毒,一旦有污染的话,就可能有假阳性的情况出现;其次,在实验室检测中,也会有一些气溶胶产生,气溶胶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出现假阳性的情况。 就“假阴”的可能性,居漪分析,首先,病毒在初始阶段可能载量非常低,最灵敏的试剂也不一定检测得出来。其次,在采样环节,因为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是测RNA,RNA不如DNA稳定,它会受放置环境影响,比如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遇到一些抑制因子等,或在实验室检测过程中操作不规范,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所以,规范的操作与规范的管理对检测非常重要。”居漪表示,现阶段大众对核酸检测的需求持续存在,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已加大力度对核酸检测实验室及检验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和督查,将力求每份检验报告及时、精准和可靠,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当前,本市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遍布全市。“想要筑起城市健康防线,少不了每一位市民的积极配合。”居漪呼吁,全社会一起努力,把常态化疫情防控做严、做实、做到位,共同守护防疫成果,早日回归往昔生活。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