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 > 心灵 >

黄宗英 “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又何妨

时间:2020-07-13来源:新民晚报网 作者:韦泱 点击:
黄宗英第一本书 《和平列车向前行》书影 黄宗英近影 韦泱摄 1975年,黄宗英在家乡玉海楼前留影 ◆韦泱 黄宗英出生于1925年,明天七月十三日,是她九十五岁生日。 她的人生和她的写作一样活色生香,对于话剧、电影的表演,对于散文、报告文学的写作,黄宗英都
黄宗英第一本书 《和平列车向前行》书影

黄宗英近影 韦泱摄
1975年,黄宗英在家乡“玉海楼”前留影

      ◆韦泱

      黄宗英出生于1925年,明天七月十三日,是她九十五岁生日。

      她的人生和她的写作一样活色生香,对于话剧、电影的表演,对于散文、报告文学的写作,黄宗英都是成功的典范。她率性而自信,她夸奖一个人的执著:“一旦决定要做什么,就立刻全身心扑上去做,一根筋地去做,龙门吊车也拽不回来”。

      1 一本著书,给了她极大信心

      1950年,黄宗英写出她平生的第一本书《和平列车向前行》。这年,作为电影界代表,她赴波兰参加“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中国代表团共十七人,团长是时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团员有张澜、马寅初、盛丕华、金仲华、刘良模、巴金等,时年二十五岁的黄宗英,是团里最年轻的团员。这次会议,黄宗英有一张珍贵的会议照片,是与巴金一起在会上的场景。两人并排坐着,戴着同步翻译的耳机,凝神聆听着大会的发言。巴金视线平直,双手轻握着。黄宗英头略低着,左手按住耳机,似乎想听得更仔细些。

      会后,她随中国代表团访苏十余天,又乘了九天九夜的火车回到国内。回来后,组织上没有布置过写稿任务,而她却交出了一摞文章,这就是《和平列车向前行》书稿。出版社紧锣密鼓地排印,次年二月,由巴金任总编辑的平明出版社出版了此书,这是黄宗英平生第一本专著,列入“新时代文丛”第一辑,文丛的主编是巴金的两位好友潘际坰和黄裳。当月,此书三千册一售而空,三月份又再版加印了三千册,以满足读者的阅读渴望。

      《和平列车向前行》是一本诗文集。黄宗英的创作,写的都是身边事,普通人。甚至都没有具体的姓名,因为他们太平凡了。然而,正是这平凡,体现出人性的善良和人格的高尚。无论这些写人叙事的散文,还是带有故事情节的小叙事诗,作者都在向读者报告,中华民族是一个心灵美的民族。这样一种写作理念,就一以贯之,一直到她后来写出《小丫扛大旗》《大雁情》《小木屋》,并连续三届获得中国报告文学奖。之后,2017年,她获得第六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成为报告文学创作领域的佼佼者。四卷本《黄宗英文集》显示了她文学创作的丰硕成果。

      2 二大领域,堪称成功跨界

      演话剧拍电影,是一个专业行当。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黄宗英,却有着表演的天赋。1941年,十六岁的她,跟着大哥黄宗江来到上海,进了职业剧团管管道具。一天,剧组演曹禺的名剧《蜕变》,女演员因结婚一时来不了,导演黄佐临情急之下,拉来黄宗英顶替上台。可她不怯场,把一个泼辣撒野的姨太太演得活灵活现。没想到当演员的黄宗英,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当上了演员。之后又参演了童话剧《卖火柴的小女孩》,话剧《鸳鸯剑》《甜姐儿》,又演电影《追》《幸福狂想曲》《街头巷尾》《丽人行》等。她是在不断实践中,成为当红的电影明星。

      文学创作,需要文化也需要积累,当然也不乏才情和想象。黄宗英不知写作有多难,想写就提笔开写。1946年,二十一岁的黄宗英刚在北平拍摄完电影《追》后,受邀来到上海市立戏剧专校义演。空闲时,她就看书,读英语,还练小楷《灵飞经》。更让她投入的是写作。她把自己写的文章投给《文汇报》,文艺副刊上就有以“寒窗走笔”为题的散文连载。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就是她的写作基调。

      她以女性的细腻,散文抒情的笔调,来“创作散文化的报告文学作品”。这就是她从散文到报告文学的路径。更少人研究过,她作为一个作家的写作个案。其实,她是无技巧的写作。一提起笔来,文字就顺着心灵的情感自然流淌出来。她的文字活色生香,富有生活原生活力。她夸奖一个人的执著:“一旦决定要做什么,就立刻全身心扑上去做,一根筋地去做,龙门吊车也拽不回来”。她对一个人的印象至深:“毕生不忘,像颜色掺在了酒里,捞也捞不出”。她的文字,如著名画家黄宾虹所说:“无作家气”。从没有刻意地遣字造句,一本正经的写作。正如诗人、传记作家姜金城(写过黄宗英、张瑞芳、赵丹等传记专著)所说:“她写文章没规矩,随心所欲。不知她怎么开头就开了头,不知她怎么结尾就能结尾,看得人像着魔一样”。也有人说,她是“率性又自信的作家”,“不按常理出牌的作家”。从题材、结构到文字,都体现出她的写作特色。

      3 三回故里,饱含浓浓乡梓情

      黄宗英出生地是北京,以后大多生活和工作在上海。但她常说:“我的根在温州瑞安”。黄氏家族在当地是名门望族,“黄家一门三代翰林”的佳话,在瑞安方圆百里流传了一百多年。故居所在地振文坊(今为小沙巷)的巷口,石亭上的那块“比户书声”匾额,更是书香久远的象征。1963年,受家乡人民邀请,她第一次来到瑞安家乡,就住在小沙巷县委机关招待所。这里的一切,都使她感到那么清新那么亲切。她深入到塘下乡鲍田村,采访年近八旬的“气象达人”、农业水利工程师戴新泮,写出报告文学《新泮伯》,读者赞不绝口,引得省内外农业科技界一片轰动。1975年,五十岁的她,专门抽时间回乡探亲祭祖。探亲的同时,她见缝插针,采访了全国劳模陈阿木。还实地调研了当地知青生活和工作状况。更不忘到著名藏书楼“玉海楼”观瞻一番,赞赏家乡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临走时,她带上了家乡的特产,黄鱼鲞、虾米和双炊糕、冰雪酥,可有更长时间对家乡的回味。1988年,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她受上海市作家协会委派,回家乡瑞安,采访全国十大民营企业家温邦彦,写了《乳品厂的前世今生》的报告文学。又因家乡电视台拍了一部她的专题片,为该片作配音,亲切自然的音色,饱含了她深深的乡梓之情,打动无数人,播出效果甚为理想。

      4 四次婚恋,足见她的独特性格

      才貌双全的女演员,其婚恋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黄宗英一生有过四次婚姻,都是自由恋爱,追求着自己的幸福。第一个丈夫叫异方(本名郭元彤),是个有才气的小伙子。上台能演戏,台下会作曲,还能把整个乐队指挥得像模像样。他在乐池中间一站,就是乐队的灵魂人物。在一旁作场记的黄宗英,忍不住会多看他几眼。台下,异方也会亲切地给她一个笑容。有人以为他们恋爱了,没有的事经一番传播,却成了真事。他俩真的恋爱成婚了。可是异方命运不济,因病早逝。这年她十八岁,新娘做了十八天就成了寡妇。

      毕竟年轻貌美,之后求爱信不断。每次演完戏,门口总有一些少爷的小汽车候着。她觉得,自己应该有个安定生活,以疗心伤。于是,哥哥黄宗江的同学、南北剧社的社长程述尧走进了她的生活。婚后,黄宗英一度离开上海,住到北京程述尧的家。程社长待她关爱备至,其中也有同情的成份。可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礼节甚重,吃饭时媳妇是不能上桌的,还得给每人盛饭。而且,家里人不准她演戏。这样的拘束,她不习惯也受不了。好说歹说,还给公公下跪,总算同意演戏。

      在北京演了第一部电影《追》后,她回到上海,在上海戏校演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甜姐儿》。电影导演陈鲤庭正在物色《幸福狂想曲》的演员,男一号已敲定,由赵丹主演。女一号正苦苦找寻。当黄宗英的照片出现在陈导的眼前,他惊喜地说:“定了,就是她”。影片拍完,男女主角再也离不开了。这样,黄宗英与程述尧离了,嫁给才华横溢的第三个丈夫,她亲热地唤作“阿丹”的赵丹。这才是天设地造的一对,她与赵丹情投意合,相濡以沫,走过风风雨雨三十多个春秋,一直到1980年,在病榻旁送走赵丹。

      第四次婚姻,是八十岁来到她身边,早年把海明威介绍给中国读者的翻译家、出版家冯亦代。这是人们所说的“黄昏恋”吧。赵丹走后,有人曾问起她:是否准备再嫁时,她回答说:自己既已嫁给过赵丹——大海,再嫁就要嫁给大洋。冯亦代就是她心中汹涌澎湃的大洋。他俩或北京或上海,在一起时互相照顾,不在时鸿雁往来。一本两人的情书集《纯爱》,见证了他们的幸福晚年。对黄宗英来说,除了前两次短暂的婚姻,她后来五六十年的生活伴侣,主要是演员赵丹和作家冯亦代,这也契合了黄宗英从演员到作家的人生轨迹。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