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 > 心灵 >

雪域天路定格奋斗者群像

时间:2019-06-20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刘成友 姜 峰 原韬雄 点击:
高原客运列车在西藏当雄草原行驶中。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提供 穿关角隧道、跨万丈盐桥、越可可西里、访藏乡新貌:铁轨如龙,见证着开路者的无畏;工区静立,诉说着守护者的执着;车站川流,寄托着新生活的期许 记者一路走来,撷取一张张难忘的面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来自一线的蹲点调研)

高原客运列车在西藏当雄草原行驶中。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提供
 
  穿关角隧道、跨万丈盐桥、越可可西里、访藏乡新貌:铁轨如龙,见证着开路者的无畏;工区静立,诉说着守护者的执着;车站川流,寄托着新生活的期许……

  记者一路走来,撷取一张张难忘的面孔,记录雪域天路最美的剪影。

  【面孔一】

  老铁道兵张生林——

  “终于把‘红线’修到拉萨了”

  张生林退了休,上老关角的日子多了起来……

  位于青海省天峻县的老关角隧道长4.01公里;40多年前,50多名铁道兵的年轻生命永远留在了这里。

  张生林今年62岁,背有些佝偻,是修隧道时落下的病根。他双眼眯成线,然而一聊起过往,立刻闪着;他努力挺直脊背,那是一个军人的标准坐姿……

  “部队把青藏铁路叫作‘红线’,我们终于把‘红线’修到拉萨了!”张生林17岁从老家的山沟沟里走出来,成为一名“老铁”——这是对铁道兵的称呼。第一次来到关角山下,他的人生就跟关角联结在了一起。

  这里空气稀薄,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隧道内地下水每天涌进1万吨,施工环境极为恶劣。“1975年的一次塌方,我和100多名战友被困十几个小时。这都不算啥,那些牺牲的战友最可敬!”张生林说。赵永福,贺二斤……牺牲战友的名字、家乡和牺牲日期,都刻在他脑子里。“最艰难的时候,两三天就有一场追悼会,都是十几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啊!”张生林的泪水顺着皱纹往下淌……

  2004年,原本要退休的张生林选择重新回到当年奋斗过的地方。2014年,老关角隧道停用;32.6公里长的新关角隧道启用,列车通过关角山的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为20分钟。

  “到时候你们把我的骨灰撒到烈士陵园,让我跟战友永远在一起……”张生林对子女说。

  【面孔二】

  达布逊线路工区建设者——
  “春天一刮风,满脸都是盐”


  察尔汗盐湖在哪里?

  以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格尔木工务段达布逊线路工区为圆心,画一个半径15公里的圆圈,就是我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

  “盐湖不是湖,全是结晶体,‘天路’铺设其上。”跺跺脚下坚硬的黑色盐碱地,格尔木工务段党委书记盛兆哲带记者走上工区旁的钢铁动脉,“达布逊是盐湖最低点,这里最缺水,又最怕水,雨雪是路基下盐碱地的‘死敌’。”

  龙为民18岁就来到达布逊工区,已在这里坚守35年。他忘不了30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险情:秋季的一个傍晚,天气变化导致昆仑山雪水消融、格尔木河溢出,水哗哗地从四面八方向工区和铁路线漫流过来,很快积到了膝盖深,工区的三排老平房成了汪洋大海中的三座孤岛。天路告急!

  接下来的40天,从各地聚集来的数百人扛着铁镐铁锹,踩着用枕木铺成的一座座水中独木桥,在铁路沿线连续奋战,用土筑起坚实的防洪坝。“挥一天铁锹,晚上吃饭双手连抓筷子的力气都没了……”龙为民说。

  “打井打出来的全是卤水,时至今日仍要靠从外地调水。”达布逊工区第十一任工长马继山在这里工作过11年,“春天一刮风,满脸都是盐;早上一觉睡醒,连鼻子里都有盐粒;一年四季,工区外看不见一丁点绿色。”

  为保障青藏铁路安全通行,一代代达布逊工区人像道钉一样深深地嵌在盐湖腹地,这里也成为“吃苦、创业、团结、奉献”的“青藏线精神”发祥地。

  如今,接力棒交到了第十六任工长唐城手中。这位年轻的“90后”,去年标准化建线期间,在工区连续奋战4个月。女友思念心切,从格尔木市区坐了一个小时车,来到连导航都定位不到的达布逊工区看他。前不久,女友成为新娘,“‘接班人’也有了。”唐城腼腆一笑,眼里充满希望……

  【面孔三】

  望昆线路车间职工于本蕃—— 
  “13年跑了2.6万公里,相当于两趟长征路”


  皮肤粗糙、面孔黧黑,一身宽松厚重脏兮兮的工装——眼前的于本蕃,30多岁的年龄,40多岁的面容……

  是高原的阳光和寒风,改变了于本蕃的样貌。这里是青藏铁路冻土地段的起点,海拔4480多米。北望,是巍巍昆仑山口;南上,是可可西里无人区。2006年,“冲着这片神秘”,24岁的于本蕃来到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车间。车间21名职工,负责116公里正线区段的维护保养,其中多年冻土地段达49公里。

  冻土地段,冬天稳定,夏天变化大。“要靠连续不断的检查整修才能保持正常运行。”于本蕃告诉记者,操作小型养路机械,一天下来,浑身酸软,比在内地干两三天活儿还累……

  在望昆线路车间,记者爬上二楼,喘个不停……平原上10分钟的路,高原上要走半小时。日常线路巡检和维护,于本蕃和工友们平均每天要走10公里。“13年跑了2.6万公里,相当于两趟长征路。”于本蕃说。

  冻土保护,可以靠散热棒、片石保温护坡技术、片石通风技术,还有垂直于路基的通风管。于本蕃讲起来头头是道。不过,再好的技术,也离不开人的操作和控制。“下大雪,道岔需要及时清理;夏天路基融层变化,防不胜防,检查起来一点不能马虎。”

  参加工作十几年,于本蕃的工作地点离家越来越远。他每月回家一趟,每次回到高原,不得不重新适应缺氧、低压的环境。艰苦的环境、辛勤的付出,于本蕃无怨无悔;由于事迹突出,他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面孔四】

  拉萨市色玛村村民巴桑旺堆——
  “我们想帮更多人走向幸福”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色玛村村民巴桑旺堆没想到,唱着唱着,铁路真的修到了家门口。

  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镇色玛村,村民祖祖辈辈种青稞、养牛羊。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他们从田间抬起头来,组建物流公司、运输队、家庭旅馆……2015年,色玛村村民全部脱贫,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

  巴桑16岁就踏上了打工路,后来用攒下的辛苦钱贷款买了一辆大客车跑客运,途中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张白娥。

  来自陕西的妻子每次讲起内地的铁路,巴桑都羡慕不已……2001年,青藏铁路二期工程修建的消息传到村里,夫妻俩一合计,贷款买了一辆装载车,参与到铁路建设中……从那时起,色玛村许多村民都吃上了“铁路饭”……

  2010年,巴桑注册成立了色玛运输物流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已拥有42台大车和11台小车。“我们村离西货站近,各类工程很多,公司的车都是村里的,去年每辆车平均收入14万元。”巴桑说。

  最近,巴桑又拿出400多万元建了一座家庭旅社,“这里人流量大,开旅社很合适。”巴桑决定所有工作人员都从村里招,还打算开个茶馆,让公司驾驶员的家属当服务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是铁路带给我们幸福生活,我们想帮更多人走向幸福……”巴桑笑着说。
 

责编: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