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 > 心灵 >

“每个节日都是清明节”——透视失独家庭群体的“哀”与“痛”

时间:2015-04-06来源:未知 作者:网络 点击:
清明时节寄哀思,但对一个特殊群体失独家庭来说,这个节日意味着更多的哀痛。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失独家庭,了解他们的境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希望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唤起更多人来关注这一群体。 失独家庭境况凄惨身心受创难复原 每个节日都是清明节,别
清明时节寄哀思,但对一个特殊群体——失独家庭来说,这个节日意味着更多的哀痛。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失独家庭,了解他们的境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希望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唤起更多人来关注这一群体。

失独家庭境况凄惨身心受创难复原

“每个节日都是清明节,别人全家团圆时,我们只能在坟头和孩子团聚。”50岁的郑州市民戚女士每个节日都会去陵园陪陪长眠地下的儿子。2012年,刚上大一的儿子假期出游时在外地遭遇祸身亡,从此,戚女士“生活陷入了永久的黑暗”。

儿子刚去世时,她彻夜失眠、痛哭,3个月后,她开始出现幻觉,觉得儿子根本没有离去,所有的人都在骗她,外出看到路上的男孩,她就会触景生情,想起儿子。原来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再也没有笑声,甚至没有电视声,没有访客。

戚女士的状态基本上每一个失独家庭都遭遇过。贾女士夫妇的独子,因为尿毒症,领完证之后没办婚礼就又离婚了,为了治病他们借债十几万,儿子却在准备换肾前4天离开了。她说,她永远也忘不了孩子去世前说“妈妈救救我,我想活”的情形。

这种悲伤难以言喻。一对夫妻在孩子去世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家里都不做饭,因为只要一做饭就会想到孩子;一位父亲在孩子去世后的4年里,多次离家出走,妻子只能一次次把他找回来,他说,在家里呆不住,家里到处都是孩子的回忆;另一对夫妻在孩子去世之后,连搬了7次家,因为他们不想让邻居知道自己失去了独子;还有一对夫妇,孩子去世4年了,一直不工作,就闷在家里上网,找失独的人群宣泄悲痛、寻求安慰。

在记者参加的一次失独家庭公益活动中,一位老人说,你问我什么时候最难受,我天天都难受,逢年过节最难受。还有一位老人说,我以前很健谈,孩子走之后,话就少多了,咱说啥呢?另一位老人接过话头说,咱说咱的话,不说别人的话。这次活动总共只有6位老人参加,活动组织者说,失独老人都很封闭,他们一般不愿意参加公开的活动。

背负三重重压失独家庭余生堪忧

每个失独家庭都有相似的不幸,也都面临相似的难题。据记者采访,心理创伤、经济压力、医疗养老是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

心理创伤是失独家庭最深、最根本的痛。河南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长、失独家庭关怀小组组长赵悦玲说,失独老人普遍存在悲伤、愤怒、自责、内疚、焦虑、自闭等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伴随他们的余生,使他们很难再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她说,很多失独老人觉得,生活中自己已经没有权利去笑、没有权利去吃好东西、没有权利去玩。他们的生活会陷入封闭,甚至断绝跟亲戚的来往。有些夫妻还会互相指责,导致家庭破碎。由于情绪无法很好地宣泄,很多失独老人会患上疾病,心脏病、高血压最为常见。

经济压力是失独家庭最直接的难题。多次组织过关爱失独家庭公益活动的河南省和谐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苑仁玉说,因病和因意外,尤其是交通意外死亡的失独家庭占比最高,能达到八成以上,因病丧子往往也会导致因病致贫,使整个家庭陷入绝境。

苑仁玉说,他们接触的很多失独家庭都陷入贫困,很多老人只能靠微薄的退休金度日,有些老人甚至没有收入来源。他们接触到一对夫妇为了给孩子治病,借了很多债,孩子去世7天之后,他们就一起外出打工还债去了。

医疗和养老问题是失独家庭未来不能承受之重。贾女士说,现在五六十岁还能自己照顾自己,等到病了、老了,不能动了,怎么办,找兄弟姐妹的孩子来照顾,一次两次还行,总不能一直那样,感觉自己像个累赘似的。

赵悦玲告诉记者,郑州国棉一厂有一位82岁的老先生,孩子和老伴都没有了,年初的时候因为直肠癌住院,是70多岁的弟弟和弟媳在照顾,老先生退休金2000多元,每个月光化疗药物都得1600多元,现在老先生只能跟着弟弟回到老家许昌住了。

帮扶力度逐渐加大根治难题仍需加力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政策家庭逐渐步入老年,失独家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各地也在探索逐步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帮扶力度。

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规定,独生子女三级以上残疾或死亡,不再生育或收养子女,且女方年满49周岁的夫妻的都会有一定的特别扶助金。各地也都结合各地实际制定了对失独家庭的扶助政策。

郑州大学教授董广安长期关注失独群体,她说,失独者曾在我国人口控制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能让带头执行计生政策的人晚景凄凉。董广安建议,失独家庭应优先享受入住公办养老院待遇,住院报销比例也应该有倾斜。

苑仁玉建议,政府可以加大购买服务力度,引入社会力量帮扶失独家庭。据他测算,每户每年只需要2000元,就可以做到为失独家庭配两组志愿者,每周上门提供一次心理疏导、家政料理、陪护就医、杂费代缴等服务,既可以解决失独老人的实际难题,又可以辅助政府构建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体系,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国家的关怀。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北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