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 > 健身 >

“大雪不养阳,一年都白忙”

时间:2024-12-06来源:名著听书 作者:云谷师 点击:
原标题:大雪不养阳,一年都白忙,今日大雪,牢记三宜三秘诀,过好冬躁严重的15天! 大雪,仲冬之月始,雪至此而盛也。 《三礼义宗》说:大雪为节者,形于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 2024年12月6日,星期五,大雪时节,天寒地冻,是仲冬时节开始
      原标题:“大雪不养阳,一年都白忙”,今日大雪,牢记三宜三秘诀,过好冬躁严重的15天!
 

      大雪,仲冬之月始,雪至此而盛也。
 
      《三礼义宗》说:“大雪为节者,形于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

      2024年12月6日,星期五,大雪时节,天寒地冻,是仲冬时节开始的标志。

      此时,寒意凛然,最易阴邪入体,疾病缠身。

      唯有养生得益,来年方可身体康健,无病无忧。

      今日大雪,将最全的养生秘诀送给大家,看完别忘了为家人转发收藏,一起养生防护,温暖过寒冬。

 

      01
      三忌
 
      1、忌无病乱补

      俗话说:“无疾不吃药,无病不乱补。”

      大雪时节,万物冬藏,充实于内,是积聚进补的好时节。

      但在进补之时,不可无病乱补。

      若是盲目进补,以妄为常,只会动摇身体的根基,损害健康。

      在饮食上,要合理搭配饮食,坚持营养均衡而适量的原则,不可暴饮暴食。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要多多益善,刚好才是最好。

      一味的胡乱进补,不但起不到滋补之用,还会导致身体阴阳失衡,增加得病的风险。

      滋补并非是万能的,无论何时,都要适度,切勿盲目乱补。

 

      2、忌过早晨练

      冬季清晨,日出渐晚,阴气极盛,也是最冷之时,最易受冷得病。

      过早外出锻炼,不但无法强身健体,反而会损耗元气,伤己伤身。

      最好是在太阳出来后,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

      外出之时,要注意防寒保暖,不宜衣着过少或是过于单薄,以防寒邪入体,引发疾病。

      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防止造成拉伤。

      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微微出汗最佳,不可大汗淋漓。

      在运动过后,要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寒。

 

      3、忌过度熬夜

      冬季夜长昼短,要早卧晚起。

      早睡可养阳气,晚起则可固阴精。

      每个人都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保持身体健康。

      若是过度熬夜,不仅会搅乱身体的生物钟,还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易被疾病侵身。

      要知道熬夜伤神,所熬的夜,都是永补不回的伤。

      按时休息,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方能舒解疲劳,重拾活力。

      清晨严寒,在无事时,可适当赖床,待到太阳升起后再起身。

      在午饭后,也可进行适当的午休,午睡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一小时。

      不但能够补充精力和体力,还能养心安神,消烦除燥,让身心得到放松。

 

      02
      三宜
 
      1.萝卜

      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萝卜,被称为菜中人参,是冬季常吃的应季蔬菜。

      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钙等营养成分,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不仅口感清爽脆嫩,味道鲜美,还吃法多样。

      不管是炒、炖,还是搭配荤菜或者素菜,都是绝佳的选择。

      萝卜可润肺止咳,助眠降糖。

      常吃萝卜,不但能够清热解毒,还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2.糯米

      糯米,被誉为脾之果,是冬季养生必不可少的佳品。

      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物美价廉,具有极强的饱腹感。

      既可煮营养粥,也可做滋补甜品,做法简单,老少皆宜。

      适量食用些糯米类的美食,不仅可以补充气血,美容养颜,还可御寒滋补,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

 

      3.豆腐

      豆腐,素有植物肉的美誉,是冬季必备的豆制品。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具有健脑补钙的效果。

      豆腐口感滑嫩细腻,味道极佳,久吃不腻,广受大众喜爱。

      不但能单独进食,还可搭配多种蔬菜进行食用,补充身体所需。

      在寒冷的冬天,常吃豆腐,既能保持体内热量,维持身体暖度,还拥有极佳的养生保健作用。 

 

      03
      三秘诀
 
      1. 防寒保暖

      冬季易受寒气侵扰,防寒保暖是关键。

      外出时,要适时添衣,薄厚适宜。

      常言道:“寒从脚底生。”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要注重足部保暖,穿保暖性好的鞋袜。

      每晚在睡前,要用热水泡脚,水没至脚踝,大约泡个二十分钟左右,直到身体微微变暖为止。

      可温通散寒,促进血液循环。

      入睡时,要关好门窗,盖好被褥,避免寒气侵袭,疾病染身。

 

      2.勤晒太阳

      俗话说:“冬日晒太阳,胜似喝参汤。”

      冬季,万物闭藏,晒太阳是最为便捷的养生方式。

      冬日里的太阳温暖和煦,可温养身体里的阳气,防病养身。

      可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之间,面向太阳,适当晒晒腿部和后背,通畅气血。

      但要循序渐进,把握好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

      如若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之下,反而会损伤身体健康。

 

      3.按摩三穴

      阳池穴

      阳池穴,被称之为暖身穴。

      位于手腕上的凹陷之处,既能清热温通,又能滋阴补阳。

      用左右手拇指交替进行按揉,时间要久,力度要缓慢,以局部酸胀为度。

      常按此穴,可生发阳气,沟通表里,能够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
      百会穴

       百会穴被誉为长寿穴,是养生大穴。

      位于头顶正中,具有开神醒脑、清头散风的效果。

      可手握空拳,进行敲打;也可用食指指腹按揉,力度要适中,一般按摩三分钟左右为宜。

      按摩此穴,有助于改善睡眠,有极好的防病保健、调阴和阳之用。
      期门穴

      期门穴被称之为解郁之门。

      位于肋骨下方,具有健脾疏肝、理气活血的效果。

      可用手掌轻擦双肋,以轻度温热为度。

      按摩此穴,不仅能防风寒,还能疏解心中郁气,缓解情绪。
      ▽
      古语有云:“大雪,仲冬之月始,雪至此而盛也。”

      大雪时节,心有暖意,前路无寒。

      在这个天寒地暖的日子里,将最温暖的问候和祝福,送给牵挂的人。

      点亮在看,转发分享给家人,愿彼此无病无灾,与时光温情相拥。

      作者:云谷师,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ID:RXYSGXPT)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