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天舟首飞|上海团队平均37.5岁,有上海工匠有“航二代”

时间:2017-04-22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点击:
4月17日上午,海南文昌,承载着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 【编者按】 4月20日,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首飞成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再到如今的天舟一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走过25年
4月17日上午,海南文昌,承载着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
【编者按】
4月20日,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首飞成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再到如今的天舟一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走过25年光辉历程。每次载人航天工程成功的背后,都有上海航天人的身影。在天舟一号首飞成功之际,澎湃新闻推出系列报道,揭秘天舟一号诞生的幕后故事。
工作现场,顾侧峰副总指挥(右一)与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供图
2017年4月20日,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又一次沸腾了。
“载人航天是一个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在过去25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圆满完成了14次飞行试验任务和7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上海航天以完美的表现,为载人航天提供强大稳定的能量动力和精准无比的对接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货运飞船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指挥顾侧峰认为,上海航天不仅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与积累,更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技术与管理人才队伍,为后续载人航天工程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
团队超半数人35岁以下
顾侧峰所说的这支团队,平均年龄37.5岁,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占比53.2%,接近98%的人员有神舟系列飞船或空间实验室任务经历。在55岁的顾侧峰看来,这样一支经验值高、人员稳定、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团队,当属“黄金组合”。
生于1959年的孙建秋是这支团队中年纪最长的老师傅,还有两年就要退休的他,从事大型吊装指挥二十载零事故,被称为“金牌指挥家”。
1978年出生、年届不惑的杨华星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2001年大学毕业时,择业机会很多的他义无反顾地追随父辈的脚步成为“航二代”。刚入行时,杨华星接到的第一项任务是整理神舟二号在轨飞行的电源数据。“当时办公室十多个人,就三四台电脑,老同志常常是手绘图纸,我整理纸质版数据就花了4个月。”如今,这名当年的航天新兵已成长为团队中承上启下的技术骨干。
朱磊今年32岁,是名85后,2011年入职时正赶上货运飞船方案论证与初样设计,2014年发射场合练时已成为技术综合负责人,外号“大管家”。2016年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发射任务,他在北京飞控一呆就是4个月。11月底回上海,紧接着就忙货船进场准备。长时间的连轴转和疲劳,造成他免疫力低下,又是发烧,又是带状疱疹,腰疼得都直不起来,就这样他还是边吊盐水边坚持工作,一天也没休息。
天舟一号首飞是今年29岁的陈瑞龙第一次执行飞行试验任务,他的主要工作是空空通信设备测试。临时受命的他匆匆暂停了自己的新房装修,来到发射场,投入到连续1个月、每天最长12小时的高强度测试工作。
“通信设备一旦加电,数据监测就不能离开人,除了吃饭时有人换岗,其他时间都必须坐在测试电脑前的硬板凳上。那滋味呀,一天坐下来,屁股都快不是自己的了。”话虽如此,陈瑞龙工作时从没叫过一声苦,他的表现得到了老同事们的认可。
“太空之吻”缔造者曾是钳工
作为中国唯一的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和中国航天最年轻的特级技师,今年47岁的王曙群在航天装配岗位已工作28年,被誉为“太空之吻”的缔造者,2016年当选为首批上海工匠。
1989年6月,王曙群到上海航天报到。他进厂做的第一个工种是钳工。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工种,王曙群每天认真地在钳工台上用虎钳夹持工件操作,錾削、锉削、锯切、划线、攻丝和套丝……1996年对接机构初期研制时,厂里把钳工技能最好又最肯学习的王曙群抽调到研发组,负责对接机构装配及参与研制。
其间,他攻克技术难关,牵头研发了50多台(套)专用设备,使对接机构总装周期从3个多月缩短至40天。其中,丝杠安装座的三维尺寸装调定位工装研发投入使用后,效率比人工装调提高3倍。
他掌握的空间交会对接机构装调技术,实现了神八和天宫在各种姿态下均能够完成“太空之吻”的目标,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掌握对接机构装调技术的国家,并运用自己掌握的月面巡视器总装技术,在月面留下了中国制造的印迹,为中国航天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像王曙群一样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蓝领工人,还有团队中的王董华和设计师刘松,两人分别只有28岁和33岁。在天舟一号完成北京整船测试、运往海南文昌发射场的1700海里海运航程中,负责海运押船的他们8天里随波逐浪,每天要从一个高8米且只能容一人通行的垂直铁梯爬上爬下,进入漆黑一片的船舱,借助手电筒检查产品包装箱的紧固情况,记录压力和温湿度。狭长的舱内操作空间不足一平米,必须弓背弯腰、无法直立,出舱时已是满头大汗,工作衣均已湿透。
回顾25年来团队成员所走过的历程,可以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代守仑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使命因艰巨而光荣,生命因奋斗而精彩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