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北大荒知青的报恩路

时间:2015-05-25来源:新晚报5月4日 作者:北大荒之情公司 点击:
儿孙绕膝的姜云雷,今年62岁。与其他退休老同志不同的是,从青葱少年,到垂垂老矣,他一直在走一条报恩之路,这条路一走,就是整整45年。 日前,哈尔滨烈士陵园首次启动了大规模烈士事迹抢救工程,扩充、挖掘烈士事迹。姜云雷的大恩人闫启庸烈士的事迹,也是

儿孙绕膝的姜云雷,今年62岁。与其他退休老同志不同的是,从青葱少年,到垂垂老矣,他一直在走一条报恩之路,这条路一走,就是整整45年。

 

日前,哈尔滨烈士陵园首次启动了大规模烈士事迹抢救工程,扩充、挖掘烈士事迹。姜云雷的大恩人闫启庸烈士的事迹,也是这次抢救工程的一项。记者跟随烈士陵园工作人员,通过采访整理,揭开了这段一直在延续的45年报恩之路。

 相遇“第一天,大哥就把被窝让给我”

  “我多希望被炸死的人是我!”事过境迁几十年,提起“闫启庸”这个名字,依旧是姜云雷的泪点。尽管在一起的时间不过半年,可人生的交集却是一生。

 

  姜云雷一直称呼闫启庸为闫大哥,“他比我大7岁,同一个知青连队里,他是老大,我是老疙瘩。下乡第一天他就把自己的被窝让给我,自己盖了条薄被。”

 

  在姜云雷的心里,写得一手好字的闫大哥真的就是位成熟有担当的老大哥。出门劳动前,所有的工具他都会给大家准备好;上海的家人给他寄来大白兔奶糖和奶粉,他不舍得吃,都分给了战友们。“自从闫大哥走了后,我再也没吃过大白兔奶糖。”姜云雷说,他怕那股熟悉的甜味会勾起更多的想念。

 

  相救“打井埋炸药,大哥为救我牺牲”

  “1970年3月20日,这是我永远不能忘的日子。”对于曾经记载的闫启庸烈士牺牲的日子是2月20日,姜云雷给予了纠正。当年这一天的上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独立二营十七连的知青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着打井。身材瘦小的姜云雷担负着下井埋炸药的工作,他点燃导火索后,被辘轳摇上来,刚解开绳坐在井边的一刹那,意外发生了,姜云雷大头朝下栽入井中,当即昏迷过去。深六七米的井下,导火索正在迅速燃烧,围在井边的知青们都吓呆了。

 

  “快,把我放下去。”老大哥闫启庸拽着井绳等不及一点一点放绳,跳入深井下,摸索中他找到了已昏迷的姜云雷,迅速地用井绳把他捆绑好,大声向上喊“快摇啊!”同时用双手托举着姜云雷的身体,就在姜云雷刚被拽上来的一刹那,“砰!”的一声,井下的炸药爆炸了,一股浓烟破井而出……

 

  报恩“我多了一个娘仨姐,一处永远的牵挂”

  “我醒了之后听说闫大哥为救我没上来,我那个心情……”说到此处,年过花甲的姜云雷停顿了好久,眼泪浸湿了眼角。站在闫大哥的墓前,17岁的姜云雷发誓,自己这条命,是闫大哥救的,从这天起,他会替大哥照顾家人。

 

  “云雷是个老实又本分的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全是靠实打实地做。”闫启庸烈士唯一健在的亲人三姐闫启华说,这些年家里人早就把云雷看成了家里的一员,尤其是老母亲在世时,对他最好,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儿子。

 

  1976年,姜云雷返城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坐几十个小时的硬座,背着最好的东北大米去上海,找到闫家。打那以后,他一直叫闫妈妈为“娘”。每次告别时,他最后一句都是嘱咐姐姐们:“娘要是有病啥的,一定要告诉他。”

 

  几年后,他托人买了上等木料,亲手做了两个大沙发扛到闫家。“那在当时是非常气派的家具,母亲特别高兴。”闫启华说,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弟弟走后一直没人能做这样的活儿,大沙发对闫家来说不仅是家具,更是精神上的支撑。

 

  延续“修墓扫墓是我分内事,全家人都支持”

  在姜云雷家里,无论是老伴,还是小孙子,都知道恩人闫启庸的事迹,全家人更是默默地支持着姜云雷去还这笔心灵上的债。

 

  尽管闫启庸1975年就被授予烈士称号,可他的坟墓一直在当年牺牲的锦河农场。2013年烈士的骨灰能顺利迁回哈尔滨烈士陵园,也是因为姜云雷多次维修烈士墓。他先是用木头为闫启庸立了墓碑,后来又自己花了近4000元从黑河定制了汉白玉墓碑,运到闫启庸牺牲的地方。

 

  姜云雷说,他们夫妻都是工人,十几年前就下岗了,再加上儿子上学、娶媳妇,生活很拮据。可每年为闫大哥扫墓,坐上一宿的火车,下车后还要再赶30里的路,老伴啥也不说,还把烧纸、白酒、水果等祭品准备好,当然还有他最爱的大白兔奶糖。

 

  “现在年纪大了,更念旧了,经常会梦见年轻时下乡在连队时的情景,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嚼着珍贵的大白兔奶糖,听闫大哥吹着口琴……”姜云雷说,这样的感激会延续一辈子的。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