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可以成为工作的帮手,也可能成为一个人的负担。多少坏作风难以根治的原因就在于积弊难改。打赢改进作风这场攻坚战,就要敢于向陈规陋习说不,摒弃见怪不怪的潜规则,把扭曲颠倒的价值标准正过来。 叶圣陶先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不良作风的形成与惯性做法密不可分,个别人之所以成为不良作风的“奴仆”,大都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难以适应、内心有愧到见怪不怪、缺之不安。像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在一些人身上能“顽强”生存下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习惯成自然。 不能说惯性做法都是不好的,但由于客观条件不断发生变化,以前管用的做法现在不一定管用,现在管用的做法将来不一定管用。不少人对于不好的惯性做法,已经见怪不怪,“像母熊保护它的幼仔一样,出于本能地坚决予以维护”。惯性做法一旦形成,往往很难克服,就像一辆高速前进的列车,在惯性作用下很难说停就停。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摒弃见怪不怪的错误惯性做法,就应该慎始慎微,把好第一关,警惕第一次,不因盛情难却而闯关,不因下不为例而违规。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不会有白白享受的馅饼。对那些送上门的糖衣炮弹,就要把它看成像吗啡、可卡因一样的东西,避若蛇蝎,不沾不染。否则,这掉下的馅饼就成了围猎的诱饵、预设的陷阱。 破旧不易,立新更难。当年,毛泽东同志身体力行领导人“不做寿”的规矩。在他55岁生日时,中央机关食堂准备杀头猪,做一顿他喜欢吃的红烧肉。毛泽东听说后马上叫来行政处处长,明确要求生日不要过了,“这要定为制度,谁也不能违反。”“不做寿”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写入党的文献,成为一条铁律。摒弃见怪不怪的错误惯性做法,就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严守纪律规矩,持续纠风治弊,决不把错误惯性做法当作一成不变的规矩和享受特殊待遇的借口,以崇严尚实的实际行动纯正政治生态,为改革强军注入强大正能量。 (作者单位:75104部队) (责任编辑: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