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哈密作为我们此次西域新疆之行的第一站,是因为可以从这里以最短的时间里到达北疆,而我们西域之行的第一个旅游点就是位于巴里坤草原的鸣沙山。 正如一部优秀的小说必须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一部精彩的戏剧必须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一次赏心悦目的旅游同样需要有曲折的经历。除了上车时就有了的晚点六个小时的遭遇外,刚上来接我们的旅游大巴就遭遇了交警的罚款和扣分--原来大巴停在了不该停车的地方。
哈密位于新疆的南部,去巴里坤草原需要穿越天山大峡谷。此时,我们的大巴正向天山奔去,远处天山顶上的积雪已经在向我们招手。
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大巴已经驶出峡谷,北疆把它的宽广展示在了我们的眼前--巴里坤草原到了!新疆正是个稀奇的地方,北疆南疆无论在气候还是在地貌上竟然是两个天地。导游小韩,一个土生土长的汉族小伙子,一开始就给我们肢解了新疆的这个“疆”字:“弓”字如新疆西部的边境线,弯弯曲曲;“土”字指被沙俄割去的土地;那三横就是横贯新疆的三大山脉,北边的阿尔泰山脉、中间的天山山脉和南边的昆仑山脉;而中间的两个“田”字,正是位于三个山脉间的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由于天山山脉横亘于新疆中部,挡住了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而来自印度洋的气流又为昆仑山脉所遮挡,所以新疆南部干旱而北部湿润,造成南部多沙漠而北部多草原的地貌。因此,南部多为农耕而北部多为游牧。 此话不假,一穿过峡谷,巴里坤草原就将胸膛平展展地袒露在我们的面前。广阔的草原从我们的脚下一直延伸到天山山麓,中间点缀着些牧民的帐房。成群的牛羊撒在无边的草原上。正是下午时分,许多羊儿吃饱了,正躺在草原上休息。史料记载,巴里坤草原是新疆第二大草原,海拔1650米,雪山晶莹,松林青翠,云雾缭绕,变幻莫测。人们称这种美丽景色为“天山淞雪”。传说,天山淞雪是周穆王西巡“西王母之国”的时候,在“瑶池欢宴”上赠赐的一幅中原丝绣,后来西王母把丝绣化成了“天马”牧场。迄今巴里坤草原仍有“天马故乡”之称。草原上牛羊肥硕,牧草丰美,空气清新,绿草如茵。现时已是初秋时节,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泛黄,牧民也已经将草割下打成了捆,以备冬季的饲料。
我们的大巴从草原公路折下,拐进一草原怀抱的沙丘,是为我们此次西域之游的第一站--鸣沙山。中国称“鸣沙山”的景点有四处,最出名的当属敦煌月牙泉处,却不知巴里坤草原的鸣沙山却处“四大鸣沙山”之首,有“草原金字塔”之誉。此处鸣沙山的奇特在于它处于草原的包围之中却互不侵犯,沙丘不向外扩张,草原也不向内侵吞。当地民间有一个传说:唐朝女将樊梨花带兵征西时,有一营女兵与敌人遭遇,战斗激烈,因众寡悬殊,全部阵亡,樊梨花率师赶到,大败敌兵,将女兵尸体全部葬在沙山上,阴魂不屈,常常从沙山底传出撕杀呐喊声。人们根据这一传说,给这一景点取名“沙山藏营”。至今每当风起就可听到沙鸣,胜似牧笛悠扬。 穿过景区高大的门楼,沿木栈道前行,可见牛马羊群散于草原上。 草原之中,数丘隆起,有沙漠吉普可乘,增加了许多的刺激。有勇敢的年轻人,直接从沙丘上冲下来,激起沙鸣声。
毕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刺激似乎离我们远了点,我们都沿着沙丘上陡峭的铁梯攀登而上,直到软在了沙丘顶上,干脆来了个集体坐拍。 沙丘之上有牧民骑马伫立,招揽生意,也给登沙丘增加了不少的情趣,不少人选择了骑马留影。从沙丘顶上远望柳条河,细细地成条状流淌,连着几个不大的湖泊。远处草地上,散落着星星点点的牛羊。湖泊边水草肥美,更是牛羊喜爱的地方。 鸣沙山相对高度35至 115米,南北长约5公里,塔水河和柳条河绕沙山两侧蜿蜒流过。立于天山庙上,可鸟瞰其全貌。我们本欲上天山庙,一则观“天”“山”石碑,二则拜谒汉将军班超神像,更欲一览鸣沙山全貌。不料路途尚远,我们的大巴又无法上去,故只好遗憾地放弃了。
是夜,我们宿巴里坤县城。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