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汇展(二)
无图说
无图说 无图说 无图说 无图说 无图说 这是一群可敬可亲可爱的老同志,有的几十年如一日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传播红色故事和光荣传统,言传身教青年干部;有的深入学习研读党的创新理论,组织带领身边人与时俱进、学懂弄通、自觉遵循新思想;有的坚持倾听群众呼声,为社区居民解疑释惑、排忧解难;有的笔耕不辍,发挥音乐专长,谱曲讴歌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时代,引发社会民众的共鸣;有的依然奋战在科学研究前沿,为学术领域中外交流不懈努力;有的倾其毕生积蓄助学帮困,用大爱书写人生……即使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依然信仰坚定、党性坚强,执着坚守着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谱写了一个个充满感恩和正能量的动人篇章。 李仁杰(长宁区政协原主席): 初心矢志不移 传奇没有落幕 “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特别是老党员,要向下一代传递更多的正能量。”李仁杰说道。 2014年年底,82岁高龄的李仁杰,因年龄原因卸任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职务,改做关工委的顾问,从一名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组织者变成了一名志愿者。六年来,他没有闲着,继续深入社区、机关、学校作报告、上党课。2017年,他口述长宁改革开放的历史,出版了第二部个人回忆录《入党七十年》。 2019年6月5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上海市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会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举行,李仁杰作为受邀的老同志代表为常委们上党课。10分钟时间内李仁杰回顾了他的入党经历和投身革命建设的历程,李强书记听了后,赞他“不容易”。据统计,从2005年担任长宁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到现在,李仁杰一共作了326场报告,有4万5千多名听众,一颗颗共产主义火种在青少年心中点燃。如今,他带头筹建的长宁区关工委爱心育苗基金已经达到175万元,已有4046名孩子先后受益。这几年,李仁杰还与华阳社区的3名困难学生结对,用三年半时间,捐资41500元助学,其中两名受助的学生考上了大学。 戴立信(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原研究员): 追逐化学梦 为科学奉献一生 “一旦功成千锤炼,不经意处百年愁。”这14字箴言是戴立信院士科研工作的座右铭。 耄耋之年的戴立信院士仍坚持在科研工作岗位且硕果不断:由他牵头翻译的美国经典有机化学教材在国内受到好评,并已脱销;由他主编百位国内外有机化学顶尖科学家作品集在德国Wiley-VCH出版社出版;2018年,94岁的他在《化学进展》杂志发表了5万余字的综述;2019年,95岁的他还牵头翻译《有机化学——结构与功能》第八版,全书约250万字…… 戴立信一生指导的38名博士生、3名硕士生,其中11人在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担任教授,4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他还身体力行,热心于中小学的科普教育,亲自参与创新教学模式开拓和实践。当得知唐镇中学有意设立中学生化学创新实验室,他数次前往实地考察,即使是38度的高温天气也阻挡不了他推进科普工作的热情。在他的带领下,唐镇中学的化学创新实验室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顺利建成了,从实验器材,到教学方案一一俱全。 96岁的戴立信对做“好的机化学”以及追求绿色化学的信念始终矢志不渝。如今,他依然在工作日到上海有机化学所上班,参加科学讨论会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基于对化学的热爱,他有时会因废寝忘食工作而累倒,但在医院略加调理后又继续投入工作。 梁光璧(静安区政协原主席): 最年长的党代表初心依旧 86岁高龄的梁光璧,曾任静安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连续四次当选上海市党代表,并成为上海市第十次、第十一次党代会最年长的党代表,一刻没停歇过对社会的奉献。 作为离休支部书记,有着68年党龄的她团结和带领老同志因地制宜制定集体学习、自学、参观等灵活多样的学习计划,既坚持每月一次学习活动,又采取人性化的工作方法,动员支部成员的积极性,保持他们高度的学习热情。 作为市、区党代会最年长的党代表和静安区人大代表,她深入群众、倾听呼声,一次又一次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她多次向有关部门和区委领导呼吁反映,多处沟通协调,最终恢复某居民住房电梯的正常运行,使一个困扰了几十年的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作为静安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顾问,86岁的她有颗年轻的“心”,时常利用新媒体与青年人进行交流,用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风采感染激励年轻一代。她走进微党课课堂,在静安置业与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中,点评青年微党课代表,引导青年党员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她带头参与到“送远方一封信笺”活动中,将自己对未来的寄托以信件的形式寄送到万里之外的新疆巴楚学生,希望他们立足当下,和祖国同成长、共发展。 吕其明(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作曲家): 真情为民谱曲的文艺老战士 从抗日战争再到当下的新时代,从1940年到2020年,吕其明在前进的征途上是个永不歇步的文艺战士。 离休后的他,行程万里,跑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义务为海陆空部队写了近30首军旅歌曲。2007年前后,为了在音乐舞台上讴歌党的伟大历史征程,年逾古稀的吕其明决定写一部新的交响组曲——《使命》。他大量阅读和观看了党的历史资料和珍贵影像,在腰椎动手术住院的情况下依然笔耕不辍。经过四年的日日夜夜,作品终于酝酿成熟。时值十八大即将召开,耄耋之年的吕其明邀请作曲家陈新光合作,加班加点全力以赴,用29天的奋力拼搏,终于完成该作品的初稿。十八大召开之际,作品在上海文化广场隆重推出,引起热烈反响。之后几年,他为艺术上的尽善尽美对《使命》又进行了不断提升改进。 创作的音乐被广大听众所接受、所喜爱、所钟情,是吕其明一生的追求。他觉得1965年自己在创作《红旗颂》的时“功力”尚浅,没有达到“一锤定音”的级别。为了这部作品更臻完美,他反复推敲、循序渐进地修订,足足改了半个多世纪。从青年才俊变成了“鲐背”老人,《红旗颂》终于在2019年定稿,成为他献给伟大祖国七十华诞的贺礼。 如今,已经91岁高龄的吕其明深居简出,每天依然待在书房里继续为民谱曲。他说:“我要争分夺秒地再为大家留下一些作品。” 孙瑞英(原南市区委副书记): 情系玛多 大爱无垠 1米60左右的身高,慈眉善目,齐耳短发,衣着朴素,说起话来轻声轻气,94岁的孙瑞英是典型的外柔内刚:中学时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险恶环境中从事地下革命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上海智仁勇女中党支部书记、上海地下党学委女中区分区委委员、上海地下党新成区委调研组组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共青团上海市静安新成区委书记,共青团上海市委青工部部长、常委,中共南市区委副书记等职务…… 2017年9月,孙瑞英与老伴孙增闳致信黄浦区委老干部局道:“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牵挂,习总书记对西部集中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考察调研并提出全党同志务必共同努力的要求牵动了我们的心。年老未曾忘初心,我们商量之后作出了一个决定,把原来准备以后做的事提前做,对深度贫困地区奉上一份爱心,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小康梦尽一份力量。奉上人民币80万,请以2位离休老党员的名义捐给青海省玛多县作助学帮困之用。”区委老干部局的同志捧着这封信,感到沉甸甸的,信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两位老党员的赤子之心。 如今,“黄浦·玛多爱心教育基金”已如愿成立,孙瑞英、孙增闳的爱心助学梦启动了。在玛多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孙瑞英夫妇俩的爱心如同涓涓细流,为玛多的莘莘学子实现人生梦想的道路上给予无私和温馨的助力,浇灌出一朵朵希望之花、幸福之花。 吕宝成(市人防干部学校党委原副书记): 1748份学习材料背后的坚持 “岁月静好,鸟语花香,勿忘筚路蓝缕;国泰民安,地久天长,当知任重道远。”这是身经百战并多次立功受奖的吕宝成最喜欢的一副对联,这也是他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对党员身份的深刻理解。 离休后,吕宝成在学习党史军史、党的创新理论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每周,固定时间里他会准时出现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阅览室仔细查阅资料;每两周,社区读报小组上总能看到老先生在认真参与学习交流;每月,市民防特救中心学习室里也能遇见他埋头苦读的身影。在小区内、公交车上、学校里、烈士陵园内、会议室中,人们总是会看到老先生用自己的点滴付出,深刻地诠释着一个老革命、老党员的初心,一种坚守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的执着。 截至目前,91岁的吕宝成已整理、编目学习材料1748份,并无偿供小区读书会学习交流,撰写且保存的学习笔记有27本,参与社会公益多项,公益时间以十年计:向来提前到,几乎从未迟到、早退、缺席。他每个月都会反省自己,这个月定下的事完成了吗,是否有欠缺、有不足,他更会扪心自问,身为一个老党员,人们认同吗? 除了学习党史、军史、党的创新理论、传统文化,吕宝成还利用读老年大学的机会,顺利完成法律、养生、摄影等班次的学习。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