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上海知青纪念馆”筹建启示录

时间:2015-10-21来源:上海知青纪念馆 筹建委员会 作者:李玉棠 点击:
论文摘要: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是一场特殊年代发生的特殊事件。 历史有责任将她记录、研究,并向我们的后代展示。 上海知青纪念馆的内容分两条主线展示这段历史。一条是 与知青直接相关的基本陈列,如知青上海馆、黑龙江馆等; 另一条是与知青间接相关的交流陈

 

论文摘要: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是一场特殊年代发生的特殊事件。
      历史有责任将她记录、研究,并向我们的后代展示。
          上海知青纪念馆的内容分两条主线展示这段历史。一条是
      与知青直接相关的“基本陈列”,如知青上海馆、黑龙江馆等;
      另一条是与知青间接相关的“交流陈列”(即博物馆界称临展)。
      如票证徽章馆、度量衡收藏馆等。透过文物,我们意在表现中  
      国当代史大背景下知青们及其周围小人物的故事。
 
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发生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三年自然灾害”余波未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掀巨澜,紧接着“文化革命”、“炮打司令部”,末了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狂热的政治热情裹挟着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分赴全国二十九个省市的边远地区、穷乡僻壤,甚至人迹罕至的林海雪原、南国群岛,这些年轻人究竟想些什么?为了什么?全世界开始都看不懂,后来则慢慢的因为大多数人的境遇而感到惋惜。直到十年动乱消退,国家恢复秩序,一股“回城之风”又刮得全国人民晕头转向。今天,差不多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的老者已不复存在;当年的中年已风中残烛;唯有当年的青年正缓缓退休,准备安度晚年,但他们思路清晰,余勇可嘉,热情不减当年,他们就是本文的主角——“知青”。
一.“知青”之概述
其实,确切地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早在1958年就提出了要中国的年轻人争取到农村去发展的思路,在河南写下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伟人名言,并陆续树立了一批榜样的标杆。从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据比较权威的资料统计:1958年至1965年,回乡的知青总数为1200万,而文革中响应毛泽东号召下乡的总人数(含国营农场和兵团)为1700万。这个将近3000万的庞大队伍,打个比方,相当于澳大利亚加葡萄牙的两个国家人口总和,或相当于十个蒙古国的人口。这个几乎涉及了全中国每一户家庭的“政治运动”造就了当代中国的“知青”这个特殊的群体。如今,当年的“知识青年”已都成了老年,但历史似乎已经将他们定格在“青年”,再也无法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抹去这个“可爱的头衔”。今天,知青们常常自称“老知青”——也就是“老年的知识青年”,一个奇怪而又充满矛盾的专用名词。他们大部分都已退休,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下岗”——中国式的失业。
二.历史的记忆
三年前,2010年的11月,在中国的上海举办了第22届国际博物馆大会,即“ICOM”。今年,就在我们这次会议之后的8月,将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第23届大会。主题是:“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请大家务必重视“记忆”这个词,为什么国际组织会将“记忆”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记忆究竟和社会变革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今天或许还没有办法把这个问题分析得一清二楚,但保存历史,保存历史的记忆,以便让我们的后代来完成这件事,或许是更为明智的决策。而保存历史的最佳方法就是建设“博物馆”。国际公认的博物馆三大功能:收藏、研究、展示,是我们举办一个成功的博物馆的金科玉律,也是我们之所以要建设“知青纪念馆”的最高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留人类历史文化遗存时强调重点抢救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误区。如一般总以为“非遗”指的是传统的技艺、民间的手艺等等,其实不然。广义的说,除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一切以非物质形式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值得保留的、能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的、能用语言表述和界定的都可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谓予不信,去年5  月,黑龙江黑河“中国知青博物馆”的创建人——现任馆长刘树新先生荣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新闻人物”之一。这恰恰是对“知青历史文化”被列入“非遗”的最好的注解。
三.建馆的心路
笔者由于知青和博物馆工作的双重身份,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就提出了建“知青博物馆”的设想。只是由于当时的大环境和特殊的细节,此事一波三折、好事多磨,始终是一件纸上谈兵之事。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终于有了进展。拟建中的“上海知青纪念馆”座落在绿色环保的崇明岛上。合作筹建的双方:一家是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瑞华果园;另一家是有着二十多年博物馆设计实践的上海大唐美术有限公司。初步约定合作年限为25年,这对上海周边地区的当年知青来说是个利好的消息,25年——意味着知青一代将在步入晚年之际,有了一个自己的家。占地七十余亩,地面建筑约一万平方米,且留下的建筑均为当年知青连队实际使用的原物。经慎重调查研究,并请示上海市文物主管部门获得认可,文物部门相关领导再三强调:修复知青建筑必须原汁原味,要用当年的旧材料;要注意保护和恢复知青连队整体布局等。领导的指示精神给纪念馆的建设者以极大的鼓舞。目前,建设工地正按部就班有序进行,计划今年10月,一期工程竣工,上海知青馆的“综合馆”和“上海馆”将如期对外开放。
新建的上海知青纪念馆将以两条主线来展示这一段历史。
第一条为知青历史之纵线。上溯二十世纪60年代优秀知青回乡务农,下追文化革命收尾上山下乡尘埃落定。中国3000万知青火红的年代、火红的青春,在毛主席挥手之下的勇敢前进。其中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也有平平淡淡的凡人;有坚如磐石的扎根,也有风吹草动的回城。我们要的是“真实”,我们追求的是“科学的历史”,我们应当留下经得起后代检验的“中国知青当代史”。
第二条为历史背景之横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历史的特殊事件之所以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后,绝非偶然。年轻的共和国建国才仅仅第一个十年,但“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方兴未艾,各阶层的人物“你唱罢来我登场”。历史有这样的规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五十年还不足以看清其真正的面孔,我们虽不是历史学家,但“真实的历史”需要时间的检验。我们打算以收集到的历史文物为佐证,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横断面。包括我们力求表达的那个时代的“度量衡”,即反映平民的生活、市井的风貌,以一滴水见太阳,以一滴水测大海。这是我们建馆的思路,也是我们知青的心路。
本次展览,我们选取了其中的几件文物并配以相当的知青老照片,试图体现我们的思想,也借此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们坚信这一点。
四.道路之曲折,前途之光明
要办成一件事历来如此,更不要说是办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大事。但愿知青成为历史,但愿文革成为历史,但愿中国不要再折腾,那么当年知青的付出是值得的!我们建馆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千头万绪的事务就如当年的“围垦和开荒”,是“艺术的围垦”和“文化的开荒”。知青的历史一页已经翻过,知青的历史考古才揭开序幕。人们常说:不重视自己历史的民族,决不会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以我泱泱大国的深厚文化,应该可以容纳知青文化的涓涓细流。只是中国历来只重视帝王的文化、正统的文化,而往往忽略了平民的文化、非主流的文化。现实中可以有无数个“名人纪念馆”、“故居博物馆”,却很难成就“知青纪念馆”。让我们来做一次尝试,一次有益无害的尝试!
我们的原则:收集知青原物,保留历史原貌,最大限度的抢救即将消失的遗产。不作评价,少作理论,让历史为知青留出足够的空间,让知青为历史留出足够的想象。任重而道远!                 
在和各地来的各民间博物馆的来宾们奉献给大会的优秀展品相比,精彩纷呈的民俗艺术品、美轮美奂的工艺美术品、雅俗共赏的书画大作品、匠心别具的文化创意品,在这些优秀作品面前,我们知青的历史文物会显得那么的简陋和苍白,但我们相信:历史会给我们,给3000万老知青一席之地。谢谢大会!
 
                       
                        上海知青纪念馆 筹建委员会
                             2013年3月28日

 

 
 (作者照片)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