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知青记忆:村文艺宣传队

时间:2018-01-05来源:原创 作者:钟 诚 点击:
江南农村夏冬两季农闲时节,村里都有唱锡剧或越剧的习惯。知青下乡后,往往就被拉进了业余文艺演出队。我们也不例外,随着文革时期文艺宣传表演的兴起,陆续被拉进了村办文艺宣传队。67年学校停课闹革命,村里一位母校宣传队的寄宿生回到村里,带回了一些节

江南农村夏冬两季农闲时节,村里都有唱锡剧或越剧的习惯。知青下乡后,往往就被拉进了业余文艺演出队。我们也不例外,随着文革时期文艺宣传表演的兴起,陆续被拉进了村办文艺宣传队。67年学校停课闹革命,村里一位母校宣传队的寄宿生回到村里,带回了一些节目,以他为主,水湖村文艺宣传队开始组建。
当年全国文化生活极度匮乏,传统老戏老歌被贴上封资修的标签,所有唱的演的跳的,都是宣传"造反有理"和"毛主席语录''歌曲。很多歌曲演唱也只是顺着节拍吼,演的看的无非就是图个热闹而已,给枯燥的生活添一点色彩,要说宣传演出能达到某个效果,那就是自欺欺人,鬼才会相信。
当年的我们虽然思想单纯,再虔诚也不会真以为''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更不会天真到认为文艺宣传会起一个政治思想鼓动效果,但是有一个理由聚合在一起唱唱跳跳,却符合年青人的特点,更何况进入宣传队的人员年龄相仿,长得又相对不难看,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知靑参与文艺演出后,至少能做到唱歌不跑调,表演动作相对整齐,再加上悟性又高一点,更会一点乐器,村里的文艺宣传队倒也成了鹤立鸡群,玩出点小名气。于是就有了邻村的累累邀请演出,这就给村里争了面子,于是几个生产队长一碰头,给文艺宣传队员外出表演,一下午半天不出工晚上外出表演的优惠。而且晚上演出结束,照例都有一顿便饭优惠照待。有得玩又有吃还能半天不出工,我们的兴致自然也随之高涨。
这时又遇到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剧本公开发行,而几个队的干部们,都沉醉于远朋老亲的托请的成就感之中,于是让宣传队又根据剧本,自导瞎排了智取威虎山,再后来又排了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沙家滨片断,队伍也扩编到几十人。根据当地习惯喜欢唱锡剧,队长们又动员了一位中年女社员出演小常宝的奶奶。一个唱词要拖个一二十分钟,把同台的人凉在台上。哼哼哈哈的我是难过死了,可是却很受社员欢迎。好在与我沒有对戏,我也怎么也唱不好这锡剧,于是又特许我的几段唱自便。然而这样一来弄拙成巧,一快一慢的效果倒更让社员们接受。一直演出方圆十几里。往往去一个村演出,一场观众就有两三千人。记得有一次在大泊公社的瓜渚或石潭演出,观众中有人爬上场边茅知的棚子顶上,上去的人多了,把棚顶的木梁坐断了,上边的人掉进了茅缸,成了一度的笑资。说实话,并非我们的演出水平有多高,实在是当年的业余生活太枯燥。
后来村里来的南京插队知靑中有一位女知青小冯,是南京小红花的,表演水平就专业了。由于差距而光环不再,我们也正开始对这种宣传演出产生了疲劳感,出现厌烦心理,借这个机会,顺势退出了村文艺宣传队。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