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的塘沽路
塘沽路 东起大名路,西至浙江北路,是条历史悠久的马路。旧名“文监师路”、“蓬路”,1943年,汪伪政权接收租界,以天津市地名改名为,“塘沽路”。
“文监师”,就是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中国区主教文惠廉,英文名,William Jones Boone,故又称“Boone Road”,即“蓬路”,也因早期上海人称“主教”为“监师”,而叫“文监师路”。
据说,文惠廉语言能力超强,很早学会了广东话,自到上海后,就认真地学沪语和官话。以后不仅能在青浦、常熟农村中传教,还能在清朝官场与官员们讨价还价地辩论,口齿伶俐。
1848年,文惠廉向上海道台吴健彰要求将虹口开辟为美租界,得到口头允诺。便选中东大名路(旧名百老汇路)、塘沽路口,建成文惠廉的主教座堂“救主堂”,带有哥特式塔钟楼,旁边还有轮廓漂亮的以文惠廉名字命名的“文纪女校”和同仁医局。
从此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挪威,丹麦,西班牙,葡萄牙有8个国家,纷纷在此周围建立领事馆,许多洋行和教会来这里租地投资建房,所以,整个上海苏州河北部,是以此为原点发展起来的。
塘沽路一带,可谓最早的虹口境域。说到这里,顺便讲讲“虹口”二字的起源。
“虹口”的地名得名于“虹口港”。虹口港原名“洪口港”,在今虹口区南部,分“北洪”、“中洪”、“南洪”三段,北接俞泾浦,东纳沙泾港,南入黄浦江。1945年建区时,取境内港名命名,“虹口区”。
塘沽路还诞生过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其起点就在河南北路、塘沽路口。铁路曾沿河南路往北,经江湾至吴淞,由英商怡和等洋行修。
可是,当时的清政府接受不了这个新鲜事物,又加之开通后,有行人被火车轧死,遂花重金买下铁路,拆除铁轨,河南北路也因此被老上海称为“铁马路”。等大家明白火车是个好东西,已整整过去二十年。
1897年,盛宣怀重建该路叫“淞沪铁路”,以别于二十年前的“吴淞铁路”。100年后的1997年,原路拆除,沿原线路建成了轨交三号线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塘沽路的东段,大名路至吴淞路,较多2到3层的旧式洋房,近大名路为钢材五金店;长治路以西,则是商业网点集中地段,沿路北侧有历史悠久的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以及老上海人都熟悉的“三角地菜场”。
先来说说大名鼎鼎的“虹口区一中心”。
虽然,2005年之后,它就搬到了昆山路上,但是,它140多年的历史,基本上和塘沽路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学校建于1869年,至今已有145年的历史,由尤来甸女士创办,校名为尤来甸学校,最早的校址,是在虹口区密勒路(今峨眉路)上。
1889年,学校改为“汉壁礼蒙童养学堂”,1891年,又在文监师路(今塘沽路)上营造了新的校舍。1943年后,“汉壁礼蒙童养学堂”被日军占领,校名被改为“蓬路小学”。1945年日本投降后,恢复原校名。1946年,学校为“十六区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解放后,才开始使用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名字。
稍微上点年纪的上海人,都知道“三角地菜场”在哪里。19世纪90年代初,公共租界当局为便利外侨买菜,及对摊贩进行统一管理,出资2万多两,在汉璧礼路(今汉阳路)、密勒路(今峨眉路)、蓬路(今塘沽路)的交叉地块,建了一座大型菜场。
“三角地菜场”就是上海第一个现代性综合类室内菜市场。其英文名为“HONGKEW MARKET”(“虹口菜场”),但由于它位于虹口三条马路围成的三角地块,所以,人们习惯上称之为“三角地菜场”。
20世纪初,工部局对三角地菜场进行大规模改造,将原有的木结构建筑拆除,在原址上重新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
新建的菜场共三层,底层主要卖蔬菜,二层主要售卖鱼肉类副食品、罐头包装食品和农副产品等,三层主要出售点心和小吃,楼层布局明确
屋顶中部设计了天棚,自然光线穿透后能照亮菜场的底层。民众们也逐渐从菜场中找到了好处,不仅可供选择的菜色品种多,而且不受刮风下雨等自然环境的影响,渐渐地逛菜市场,成了一件时髦的事情——如今,“三角地”早已不在了,改成了宝龙国际大厦。
说到小菜场,讲到吃,塘沽路上还有一处和海派西餐渊源很深的地方,德大牛肉庄,在什么地方?塘沽路177号。现在的177号也是买吃的东西的地方,也有一个德,不过,叫“好德”便利店,有点噱。
德大的原名是“Cosmopolitan Butchery”,Butchery,一般是经营肉食的店铺,生熟都有,一般还有佐餐的沙拉和酒出售。考证现在的德大的菜式,唯有土豆沙拉与最初的“德大牛肉庄”或有些渊源。
上海地方志上注明的德大创设年份是1887年,但是,后来据原德大“遗老”们说,德大实际上是陈安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那一年(1914年),从德国人手中盘入的。当时,中、德是交战国,有政策不允许敌侨在上海经营任何产业,并必须遣返。
“德大”俩字的使用,可谓别具匠心,出典来自《尚书》的“有容德乃大”,用在这里,既非常贴近外文原意,又能反映原业主的身份。陈安生接手后有品牌意识,照用!1946年,“德大公记牛肉庄”,正式更名为“德大公记伙食公司”。
塘沽路在吴淞路至四川北路的中段,有一个清真牛羊肉批发部比较有名,从过去的老照片中,我们还意外发现了一张,同一场景照片的对比。1861年,工部局在“三角地”对面吴淞路、塘沽路、闽行路口,设立了苏州河北第一家“虹口巡捕房”。1917年,又在吴淞路、武进路口建救火会,成为虹口的制高点,据说可以一眼看到五角场。再与其他一批后设的巡捕房形成一张治安网络,市面太平起来了。
英国人一贯奉行“安全”和“商业”原则。不管别处天翻地覆,界内的生意必须照做。中国人的活力,加上英国式的秩序,虹口在两个世纪交替的时候,开始发展起来。
1937年,盖了现存的这幢警察大楼。历经多次改朝换代:租界工部局,北洋政府,汪伪政权,国民政府,人民政府,警察功能始终没变——或许,就像马克思在教科书里说的,共产主义国家消亡,军队解散,警察还是要有的。
穿过吴淞路,近乍浦路,在塘沽路380号“上海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院墙内,有一幢结构对称,清水外墙,红砖勾缝,券式门楣,四坡顶屋面,红色平瓦的西洋建筑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西童女校”旧址。
“西童女校”是汉璧礼创办的公共学校之一。1893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购得虹口昆山路、文监师路一处的土地建设校舍,取名“西童女书院”,又称 “西童女校”。1927年改成工部局的一个市政机构,后被用作日本人的小学。抗战胜利后,成了国民党宪兵队机关,1949年后,做过解放军招待所。
来说说这个汉璧礼(Thomas Hanbury)。他于1853年来华,在上海与人合开了“宝威汉壁礼洋行”,经营房地产致富。汉壁礼是早期上海最大的慈善家,赞助了很多文化事业。他赚的钱,大部分都花在上海。1897年,他几乎是空手离开上海回欧洲。英女王加封他为爵士,工部局命名一条汉璧礼路(今汉阳路)以示表彰。
你可能不知道“西童女校”,但你一定知道市西中学,它的前身就和“西童学校”有很深的渊源。汉璧礼爵士曾捐赠了大笔钱款,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并曾易名“西童公学”。1946年,在“汉璧礼西童公学”基础上,市西的创始人赵传家,建立了市西中学。
塘沽路、乍浦路口,就是建于1931年的浦西公寓,原名“披亚司公寓”,西文名为“pearce apts”。
19世纪末,乍浦路开设了上海第一家发电厂——电光公司,以后又相继建造了国内第一家电影院、工部局西童女书院、儿童乐园和日本西本愿寺等,街景热闹,人流很多。1931年,房地产商看准这块“风水宝地”,选择在儿童公园北侧建造浦西公寓,地段闹中取静,又可以借景获得优美环境。
公寓标准层平面由六个单元组合,每个单元各有楼梯和电梯,共设75套房间。建成后,大多数为外国人居住,其中日本人最多,是上海虹口地区著名的公寓之一。
这个路口还有一个公寓楼,“小浦西公寓”,塘沽路387—401号,同样建于1931年。
塘沽路一直往东长治路,在大名路附近的这个路口,过去就是著名的同仁医院,上海成立最早的近代医院之一。
同仁医院,创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是美国圣公会所办的教会医院。最初就开在塘沽路、大名路附近设立以门诊为主的诊疗所,取名“同仁医局”;两年后扩大规模更名为“同仁医馆”,1880年,医院再加扩大,定名为“同仁医院”,并成为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同仁医院在虹口地区,一直运转到1937年抗战爆发,才搬迁去了长宁的万航渡路。现在上海的同仁医院,坐落在愚园路靠近镇宁路这里。
塘沽路上的老建筑,主要就集中在大名路到河南路段,一过了河南路就寥寥无几了,只有梁鸿志宅和浙江北路口的会审公廨。
梁鸿志,出生于1882年,曾是日伪时期,民国维新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是清末著名楹联大师梁章钜的孙子,自幼饱读诗书,喜好搜集古籍。6岁时起的2年间,他曾在日本生活。
1937年末,梁鸿志被日军诱惑,准备组织亲日政府。翌年3月28日,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在南京成立,梁任行政院院长兼交通部部长。1939年6月,他又同汪精卫开始谈判政府合并事宜。1940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梁任监察院院长兼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44年11月,改任立法院长。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梁鸿志被列为通缉对象,他便藏匿于苏州。不巧的是,他新娶的姨太太去上海料理私事时被人发现,那人跟踪尾随找到了梁鸿志幽巷深隐中的苏州私宅,便向国民政府举报,被重庆国民政府以汉奸罪名逮捕,并于1946年11月10日处死。
说到日据时期,其实塘沽路和大多数虹口区的马路一样,留下了很多日据时期的烙印。比如,现在塘沽路309号,就是“日本人俱乐部”的旧址。
甲午战争后,在上海的日本人激增,1897年增至809人,1902年为1801人,1910年为3466人,1925年为13980人,1928年为26193人。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吴淞路及其附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旅沪日本侨民,就在文监师路上,建造了这个俱乐部,作为当时在沪日本人的主要的集会、社交场所。1945年,抗战胜利后,房屋为国民政府接收,改作市民政局、上海市参议会用房。解放初期,虹口区人民政府曾设在此处。
在塘沽口、吴淞路口,日本人筱崎都香佐曾开设过一家“筱崎医院”。它是鲁迅就诊比较多的医院之一。1946拆除,建成上海市立产科医院。
说到日据时期的痕迹,曾有不少记载提到,塘沽路、吴淞路口有一处日本慰安所“花月”,如今已经难觅踪影了,席子也曾拍摄并提到,在塘沽路308弄里一处民宅,过去是日本人的妓院和娱乐场所,这也只有住在楼里的老人,还能提供一些证明。
塘沽路近彭泽路,过去有一个60年历史的,被称为“上海四大南货店”之一的,叶大昌南货店——上海的一些名店,大都开在闹市和大马路上,惟独宁帮糕点店“叶大昌”,开设在并不引人注目的彭泽路、塘沽路口。
叶大昌创于一九二五年。在这之前,上海摊上已有三阳、邵万生、天福三家宁帮糕点店,而且都开设在浜南的闹市,要在浜北再创名店,吸引顾客,确非易事。
老板叶大昌是宁波三北人,他灵机一动,便决定在闻名浙江沿海的三北流派糕点上动脑筋。于是,他从三北专门请来了糕点师傅,设立了糕点工场,自产自销三北帮的传统糕点。打头炮的产品,便是三北著名的特色糕点三北豆酥糖、三北麻酥搪、三北绿豆糕、三北藕丝糖和玉荷酥,即便那些吃惯三阳、邵万生、天福糕点的宁波顾客,也感到口味一新。
在激烈的竞争中,叶大昌不仅在上海市场上站住了脚,而且以自己颇具特色的三北糕点,与当时三阳的南北贷,邵万生的糟醉,天福的南货茶食一起,在上海形成四大特色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