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圆我读书梦 ——从“百日奋战”到“百日惊喜”
来源:放飞梦想 作者:王宗仁 时间:2019-08-07 点击:
我是67届初中生,“文革”中由于家里“两代黑”而“自愿报名”到江西省新干县插队。我带去了初一初二用过的全套教科书,1969年春节休息期间我翻出来看了半天,不忍释手,但是当晚“集体户”就学习《青年运动的方向》,显得我在那个时候读教科书有点不合时宜。1970年春天,我参加了生产队的“科研小组”,希望这是个学习专业知识的好机会,不料那只是一次持续了十来天的跟风,很快就偃旗息鼓了。随后,我看到村里与我同龄的小伙子去公社学校住宿读高中,羡慕之余告诫自己已经是“接受再教育的知识青年”了,唯一可能的读书途径是“被推荐成为工农兵学员”,但那对我来说只是梦想而已。
1973年5月7日那天,我在劳动中跌倒造成骨折,不宜再从事重体力劳动,几经周折,于1975年9月病退回到上海。
在等待安排工作、为街道里弄“义务劳动”的时候,我开始了自学《数理化自学丛书》,渴望从书本获得知识,排解无聊的日子。
1977年8月下旬的一天,听在上海纺织工学院工作的舅舅说就要恢复高考了,父亲也认为不会是空穴来风,因为邓公复出的大环境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我也觉得自己犹豫迷茫了许久,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明确了方向,我便投入了自学迎考中。
由于自己仅仅是初二的水平,所以,我的复习迎考不如说是突击学习更恰当。那时还没有“高复班”,系统的教辅书籍也少得可怜,更没有练习题库了。我只好慢慢摸索着学习。当时我的办法是先认真阅读《数理化自学丛书》的叙述部分,然后再做例题,且不得“偷”看解题过程,待做完以后再去对照,找出错误的原因。这样的过程好比请了一位无声无形的指导教师,使自学进行得很扎实。
我的一个插友的弟弟比我还低一届,一直在家“待分配”,多年来自学不辍,颇有心得。他提出把“迎考”变为“应试”,对我很有启发。因为我们已经来不及按部就班的全面补课了,只能那门课遇阻就绕开它,抓住重点学习,尽量填补初中到高中的差距。此时正好朋友送来了1950~1965高考试题,我就把它们作为应试的指南和练习题。
10月21日,中央公布了全国招生的消息,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但要求年龄不超过25周岁、未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确有专长的,以及66、67两届高中毕业生,年龄可放宽到30岁,婚否也不限。
那年,我恰好超过25周岁,怎么办呢?我想到要证明自己“理论上有成绩、实践上有成果”,就用了三天时间整理出我的“成绩”和“成果”,共三篇文章交给街道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不外乎是谈 .习方法和心得体会的“小品”。其实,“成绩成果”这项要求只是说说而已,没有具体标准和操作程序,整个招生过程中没有人提起这码事,我的担心纯属多余,交上去的那一叠文稿也成了废纸。
我打算考大学后,有一位里委干部陈阿姨,积极热情地为我联系复习的学校和老师,其中还有她在中学任教的女儿;父母的朋友和我的插友也介入“助考”队伍,有的不断传递最新消息,有的挑灯夜战,帮助用“蓝印纸”复写各种资料,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很感激他们。
在两个月的准备中,我觉得自己在数理化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而且报考文科的人非常多,决定报考理科。经过街道举行的语文和数学初试,11月16日里弄支部书记通知我去办理报名手续了,巧合的是九年前的这一天是我“自主选择”去插队的日子。
办完报名手续,正式进入了为期二十三天的“最后冲刺”阶段。根据“考友”通报的信息,我到东风中学、市九中学旁听了复习讲座,两校的资深教师系统的讲解使我能在十多天里得到高强度的“恶补”。此外,我母亲的同学邵老师、永强中学的戚老师、光辉中学的李老师、建庆中学的徐老师等热心人,则常给我“开小灶”,有针对性地帮我解决了许多“拦路虎”。有了这些人的帮助,就像给我插上了去追逐梦想的翅膀。
12月11日,我跨进了设在南昌初级中学的考场。从8月21日得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到开考,屈指算来历时111天,可谓“百日奋战”,今天就要接受检验了。
第一天上午考了数学。尽管我在数学上费时最多,终因荒废了十年光阴,手脚生疏,心慌意乱,败下阵来,有点心灰意冷。但中午回到家吃饭时,长辈们异口同声地劝我把过去的事情都抛到一边去,集中精力打好后面几仗,对我是很大的鼓舞。下午的政治考试中,由于两年来经常捉刀代笔为街道里弄里写过各种小结和发言稿等,使我对时事政治驾轻就熟,加之考前的突击强记硬背,就顺利地对付过去了。这对我第二天的考试起到不小的激励作用。
第二天上午考物理与化学。两门课在一张试卷上,两者为60:40。虽然物理方面花的力气不少,毕竟基础太差,一看到考题就觉得自己“不堪一击”; 而化学更是我最为薄弱的环节,全靠东奔西走听“应试”讲座,知道了一点基础知识。在有机化学方面“看结构式写名称”“看名称写结构式”等题目上捞了不少分。下午考语文,又要感谢街革会等部门让我几年来在“义务劳动”中“练笔头”,写这种作文真是“小菜一碟”,以“完胜”结束了高考。
当天晚上,父亲让我就去看了一部电影《来自地球的人》,内容是俄国科学家Κ.Э.齐奥尔科夫斯基研究火箭的故事。我的父亲真是用心良苦,他这是在用励志电影为我“打气鼓劲”,即便今年落榜,也要准备来年再战。
转眼到了1978年1月。通过了仰颈相盼的体检。当时风传能参加体检就离录取不远了。可天有不测风云,1月15日,我的祖父猝然离世。在我高考前的“百日奋战”中,祖父是家里的“火头军”“马大嫂”“总后勤”,助我集中精力复习迎考,可是他没有能够等到那一天。2月21日高考揭榜,全街道只有1人被录取,但不是我。我没有气馁,第二天我就重整旗鼓,开始复习,继续我的读书梦。
不久,家里分得一套新房子,于是全家上阵,亲友帮忙搞粉刷。4月6日那天,我在新房里忙到晚上才回家。刚进大门,几个邻居就对我说:“恭喜啊,大学录取了!”看我莫名其妙的样子,他们告诉我:“刚才里弄支部书记送录取通知单来了。”我还是不相信:“人家开学一个多月了……”邻居打断我的话,说:“不骗你,是真的!你赶快上楼回家看看吧!”我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家门,父母弟妹正乐呵呵地传阅着呢!我抓过一看,果真是录取通知单,却偏偏是我根本没学过、也没有报考的上海化工学院石化系。
从1977年12月12日走出考场,到拿到录取通知,历时115天,可谓“百日惊喜”。母亲亲自送我到学校报到,漫步校园,让当年迫于内战而中止大学学业的妈妈内心得到了些许安慰。入学以后,我才了解到自己是被“扩招”进校的。原来,市革委会负责人彭冲非常关心这次高考招生,要求各校挖掘潜力,尽可能扩大招生。因此,上海化工学院和上海师范学院分别扩大招收了“高龄生”80余人。本人有幸忝列其中,实现了我的上学梦。
【作者王宗仁,男,上海知青,67 届初中生,1968 年11 月赴江西新干县鸡峰公社云庄大队云庄村插队,1975 年9 月返沪。1982 年2 月毕业于上海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化工系,2012 年从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退休】
(摘自《放飞梦想》)
责编: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