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技功臣奖得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丁健:
丁健(左二)与青年科研人员一同交流。 均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记者 许琦敏
1992年,一位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青年学者,走进位于太原路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从抱着“先做两年博士后看看”的想法,到坚定地要“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让中国原创新药早日走向世界”,他30多年不畏艰难、不言放弃。 在那个国内创新药难觅的年代,他率先探索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自主研发,推动建立我国原创新药研发体系;作为主要发明人,他研制的抗肿瘤新药已有14个进入临床研究,其中12个在上海落地转化产生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他还为我国药学领域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 昨天,2023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奖被授予给这位为国家和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丁健。 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结合,一定能有所作为 出生在上海,年轻时到江西插队落户,丁健一路求学获得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他回到上海,面临的第一个选择是继续肿瘤相关的基础研究,还是转向抗肿瘤药物研发。 当时,全球生物制药行业正进入高速发展期,而国内连仿制药的质量都尚不过关。第一次走进上海药物研究所,破旧的实验室、落后的设备让丁健心生犹豫——尽管药物所也零星研发过新药,但成体系的新药研发实力几乎为零。 于是,他想先做两年博士后。其间,丁健想清楚了一件事:原创新药一定会成为未来国家需求,只要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有所作为。 1994年,丁健接手所里的肿瘤药理组,正式成为一名研究组长。“当时课题组只有12人,没有研究生,科研经费也很少。”丁健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国际接轨,从最基础的实验平台、体系、标准做起,建立抗肿瘤原创新药研发体系。 “我很幸运,此后30年,正好遇上我国加快改革开放、上海重点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好时光。”丁健认为,要让原创新药源源不断产出,就得建立起成体系的新药研发能力。 30年间,从引进国际评价标准,到创建精准靶向药物评价体系,再到布局前沿治疗领域,丁健带领团队与合作者一起,一步一个脚印,从无到有建起了中国抗肿瘤新药研究标准化评价体系。 近20年来,我国抗肿瘤新药研发进入“快车道”。自1997年起,丁健先后担任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科技部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新药创制相关领域专家组成员或组长,为我国生物医药的科技布局作出重要贡献。 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李佳说,丁健具有真正的战略思维,经常思考“对新药研发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聚焦国家需求,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药,他经历了一次次失败,用滴水穿石的毅力,引领了新药研发的潮流。“这是一种基石性的贡献。” 创新没有躺平的时候,做药失败远比成功多 过去二十多年,丁健带领团队开发出一系列抗肿瘤新药,迄今已有14个进入临床试验,其中用于METex14跳变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的新药“谷美替尼”于2023年在我国附条件上市,同年进入国家医保,上市一年已惠及5000名中国患者,已被纳入5项国家临床诊疗规范、指南与专家共识。今年,该药在日本上市,成为首款由我国科学家研发和我国企业推动在日本上市的新药。另有3个新药已提交上市申请或预申请,有望在未来惠及患者。 丁健说,新药研发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一代代坚持下去。过去30年,抗肿瘤药物经历了从细胞毒性药物到分子靶向药物,再到免疫治疗药物的几代发展,“创新永远都要与时俱进,没有躺平的时候”。 近年来,人工智能(AI)为制药领域带来新变革。早在数年前,丁健团队就与AI专家合作,针对难成药靶点进行研发。他注意到,AI在提升研发效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任何一种工具都不可能包打天下,需要理性辩证对待”。 比起与时俱进的创新动力,丁健更看重经得起失败、耐得住寂寞的品质。 红根草邻醌是丁健早期研发的一个抗肿瘤创新药,推进到Ⅱ期临床时,其分子机理研究已获得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从安全性考虑,我们没有找到合适它的适应症,转化到企业后推进也不顺利。随着专利期将满,只能放弃这个付出十多年精力的分子。” 谷美替尼的成功固然耀眼,但在这之前,也经历了失败的惨痛。丁健透露,他们开发的第一个c-Met化合物,临床前试验进行到灵长类动物时,发现其代谢特征明显改变,对这个候选物的后续开发带来较大风险与不确定性。“当时,我们已与企业签订了转让合同,马上准备申报临床。”但出于负责,丁健与合作团队忍痛叫停,重新开始探索,才有了后来的成功。 丁健笑言自己心态好,“做药失败永远比成功多,对待科研,我一直很自信,也永远充满热情”。 没有不愉快的合作,也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上海市科技功臣奖的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而是给我们整个团队和合作伙伴的,是对生物制药领域所有参与者的鼓励。”说到此处,丁健坦言自己内心平静,要“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药”,让更多中国原创新药“出海”,需要多方团队的共同努力。 “没有不愉快的合作”是几乎所有与丁健合作过的人给出的共同评价。药物研究所前学术所长耿美玉说,无论观点是否一致,永远都可以在丁健面前将自己的看法和盘托出,哪怕争论得面红耳赤。 曾为c-Met抑制剂第一个化合物投入多年精力的药物研究所化学家段文虎说,当研究叫停时,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丁健宽慰他说:“我们是战友,可以同甘共苦。”之后,丁健团队分给了段文虎课题组一笔研究经费。“他用最朴实的方式告诉大家,只要一起做事,就是一个团队。” 在丁健已毕业的博士生陈奕眼中,导师似乎永不满足,每一步都很艰难,但每一步都是追求。她说:“丁老师永远有一种开放的心态,用自己的心胸和格局,让大家愿意绑在一起干,为实现出新药、做好药的梦想而奋斗,而他就是一盏指路明灯。” 在创新药的几乎每个环节上摸爬滚打过,丁健希望有更多耐心资本进入生物医药产业,将对产业的支持落到实处,“经过这么多年努力,国内创新药研发与国外的差距已在缩小,如果因金融支持不足而放慢脚步,是非常可惜的”。 同时,他也提醒,新药研发不能一味追逐潮流,“与抗体、多肽类大分子药物相比,小分子药物依旧有使用方便、性价比较高等特点,做药永远要抱定一个宗旨——疗效好,还要让老百姓用得起”。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