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在新疆和硕县一处改良盐碱地里,联合收割机在收割小麦。(新华社)
参考消息网7月29日报道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7月26日刊登题为《沙漠里种小麦——中国如何开垦不毛之地》的文章,作者为德米特里·卡普斯京。文章编译如下: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偏重植物蛋白供给,因此被认为非常健康。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中国人对动物蛋白的摄入量快速增加。这一变化是中国领导人推进改革的积极成果。 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 2012年以后,经济增长让一大批中国城乡居民陆续摆脱贫困。作为对比,1998年俄罗斯政府债券违约后至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俄罗斯人口只减少了近2000万。现在,约8%的俄罗斯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显然,俄罗斯人需要向中国人寻求建议,并学习他们如何战胜贫困。 不过,应向中国请教的不仅仅是俄罗斯改革者,还有美国人。据统计,中国有史以来已首次在人均每日蛋白质供应量上超过美国。这是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21年已在人均每日蛋白质供应量方面超过美国。中国的人均每日蛋白质供应量约为124克,日本的这一指标约为92克,韩国约为108克。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的人均每日蛋白质供应量仅为70.5克。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在人口稠密的另外几个发展中国家,印度尼西亚的这一指标为80克,巴基斯坦不到71克,尼日利亚为59克。中国此前在其他多项生活水平指标——如人均预期寿命、医保水平和高铁里程等——上已超越美国。 尽管事实证明,与中国工程师和医生相比,中国农业工作者在超越美国同行时面临的困难更大,但他们用实际成果让那些断言中国不可能养活(相当于美国人口4倍多的)14亿人的批评者感到惭愧。 20世纪90年代曾有美国专家预测,中国将不得不进口大量粮食来养活本国人口,而这可能在全世界引发前所未有的粮食价格上涨。但中国人用事实推翻了西方人的灾难性预测。 中国育种专家已培育出独特的水稻品种和高产肉牛品种。现在,中国科学家希望将一些荒漠化土地改造为农田。塔克拉玛干沙漠被认为是地球上最缺乏生机的地方之一,但中国人在那里种植的小麦已经结穗。 中国目前正通过食品进口和集约化发展畜牧及水产养殖业来增加蛋白质储备。中国农工综合体在许多指标上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富含植物蛋白的豆腐等豆制品历来在中餐中扮演重要角色。豆腐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食用历史。相比之下,汉堡包最多只有两百年历史。 中国人不会放弃传统的豆类食物,而且大豆比牛肉更环保: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比同样重量的牛肉多56%,但大豆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产出同样重量牛肉所需排放量的几十分之一。(编译/刘洋)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