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美国两位高官将同时现身亚太地区——国务卿布林肯24日起将开启汤加、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行。防长奥斯汀则从26日起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并与布林肯“会师”于澳大利亚。 分析认为,美国再度发力南太意在加强盟友和伙伴关系,配合其“印太战略”开展大国竞争。但尽管美国以“前所未有”的努力拉拢太平洋岛国,依然收效甚微。而澳新两国一个外交更趋务实,一个秉持独立自主原则,均未必听命于美国。一场“拉拢之旅”能否如愿,要打个巨大的问号。 美国更多直接上阵 屈指算来,这将是布林肯近3个月第四次出现在亚太地区。 5月,美国总统拜登因国内债务上限谈判取消原定的巴新和澳大利亚之行。在巴新的失望情绪中,布林肯“补位”出访该国。6月,布林肯访问中国,这也是美国国务卿5年来首次访华。而在本月上旬,他还前往印尼参加东盟系列外长会议。 美国媒体指出,随着中国影响力日增,美国希望巩固其在亚太的地位。此次是布林肯2年以来第12次亚太之行,行程依然十分紧凑。 他计划于26日前往汤加,出席美国驻该国新大使馆落成典礼。这将是布林肯首次访问这一南太岛国。27日,他将在新西兰惠灵顿与合作伙伴就优先事项进行讨论。之后访问澳大利亚。 在布林肯对亚太展开外交攻势的同时,美国军方也将目光投向广袤的南太平洋。奥斯汀将开启任内第八次亚太之行。 他将于26日访问巴新,成为首位在任内访问该国的美国防长。28日,奥斯汀将同布林肯在澳大利亚“会师”,一同出席美澳“2+2”会议,并观摩美澳与其他11个伙伴国开展的“护身军刀”联合军演。美澳双方可能探讨“奥库斯”合作机制下的核潜艇合作,战备力量现代化等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弘表示,美国将视线瞄准南太,不外乎几个目的。 第一,在战略层面,美国的目标是在地区构建起“印太战略”的抓手,配合其开展大国竞争。此前的做法是依托澳大利亚在地区施加影响,但现在它对澳大利亚越来越不满。 “特别是无论澳大利亚如何威逼利诱,都没能阻挠所罗门群岛和中国发展关系。所以美国现在更多采取直接上阵,反映出它的战略焦虑。” 第二,在军事层面,美国希望借助“护身军刀”军演等行动,加强对当地的军事操纵和军事控制。 在陈弘看来,过去上述军演以美澳为主,但最近参演方不断扩大,凸显美国意图将澳大利亚打造成太平洋以南的军事战略轴心,将周边国家拖入美国主导的安全和军事轨道。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方银认为,美国此访一是“表姿态”,二是“秀肌肉”,三是“做铺垫”。 “表姿态”,是因为美国对太平洋岛国的忽视持续了几十年,直到看到中国—太平洋岛国合作蒸蒸日上,才从去年开始加大外交投入,意图对冲中国影响力。所以此次美国也是通过几个“首访”来显示自己重视太平洋岛国的姿态。 “秀肌肉”,是因为想通过例行军演、“奥库斯”等地区安全合作架构,显示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存在,以此证明实力,唤起地区国家对美安全合作需求。 “做铺垫”,是因为今年9月拜登将在国内举办第二届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在去年的首次峰会上,拜登把12位太平洋岛国领导人请到华盛顿,又是公布首份“太平洋岛国伙伴关系战略”,又是宣布向该地区增加8.1亿美元投资,但一年下来似乎效果不彰。“所以布林肯与奥斯汀希望同岛国沟通,了解它们的想法,为即将到来的峰会做准备。” 上下半场各有看点 舆论认为,两位美国官员到访的四站各有看点。 在访问的“上半场”——太平洋岛国,可以观察美国如何看待和定义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以及美国与这些国家的合作是否有实质性推进。 在布林肯访问的首个目的地汤加,美国的新大使馆将落成,这是今年早些时候美驻所罗门群岛大使馆重开后美国在岛国的又一座使馆,被多家外媒视为“对抗中国影响力”的一部分。 陈弘认为,美国此举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主要还是希望强化在当地的存在。但使馆可能变成“空壳”,难在外交政策领域产生实质影响。因为美国在汤加的侨民很少,投资和援助也非常乏力,向大使馆派驻人员面临成本掣肘。最后难免又变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性机构。 在奥斯汀即将到访的巴新,两国将讨论签署防卫合作协议后的下一步行动。 这份为期15年的协议于布林肯5月访巴新时签署,允许美军在巴新6个关键地点驻扎军队和舰机,以进行“共同商定的活动”。 陈弘说,这些设施包括马努斯岛的隆布鲁姆联合海军基地等。之前澳军在该基地驻扎了一些部队,但美军几乎没派军人,基地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如今美国想重新进行军事布局,甚至有分析认为该基地可以与北边的关岛形成掎角之势,可见其别有所图。 在访问的“下半场”——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外界将关注美国如何对“五眼联盟”中特立独行的伙伴新西兰展开拉拢,以及如何在“奥库斯”框架内深化与传统盟友澳大利亚的合作。 陈弘说,新西兰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决定了它不随美国指挥棒起舞。“五眼联盟”中,美国对新西兰的掌控最为薄弱,甚至有人形容“五眼联盟,一眼已瞎”。不过美国既然来到南太,免不了要拉拢一番。同时,新西兰大选将于10月14日举行,美国也希望在新西兰政局变化之际,对执政党和在野党施加影响。 在澳大利亚站,美澳当前最重大的军事合作当属核潜舰。根据“奥库斯”3月公布的计划,美国打算在本世纪30年代初对澳出售三艘“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潜艇,后续可能追加出售2艘。 陈弘说,澳大利亚本身的防卫不需要核潜艇,地区国家更有建立无核化地区的强烈呼声。美国不顾一切“武装”盟友,归根到底是希望通过它增强兵力输送和远程打击能力,施压澳方继续充当美国“印太战略”的马前卒。 “美国认为必须强化澳方在‘印太战略’中的关键角色,从以往强调政治功能,转向注重军事功能。这可能成为‘2+2’会谈的一个看点。”陈弘说。 在澳大利亚站,由13国共同派兵参演、总兵力超过3万人的“护身军刀”军演,同样是一大看点。 两年一度的“护身军刀”演习是美澳之间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今年的演习从7月22日开始持续至8月4日,印尼、日本、韩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国派兵参加,参演规模、演习范围均创历届之最。其中德国是首次参演。 陈弘说,军演表明,在北约“亚太化”背景下,美国将德国等域外国家拉到亚太,意图搅乱地区安全局势,为未来潜在军事行动或冒险行为做准备。在中方看来,国家间的防务安全合作应当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不应加剧紧张局势,不应破坏地区国家间互信,更不应针对任何第三方。 美国算计难以如愿 去年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召开之际,“德国之声”曾指出,为抗衡中国,华盛顿准备了红毯和美元迎接岛国与会者,以“前所未有”的努力拉拢太平洋岛国。近一年过去,美国的“努力”是否得到回报?此次访问,美国又能否如愿而归? 周方银认为,不能说美国全无斩获。例如,在岛国开设使馆的承诺已兑现,未来还会设立更多外事机构。再如,与一些国家的“自由联合协定”也续签完毕。此外美国在擅长的机制化建设领域也有推进。下一步美国在注重同岛国军事安全合作的同时,会将目光转向基建合作以及教育培训领域,通过硬软两手对冲中国影响。 但与此同时,美国的不足也非常明显。最大问题在于,美国夹带大国竞争政治私利,其“动机不纯”引起地区国家警惕。它对于岛国的“召集训话式”外交,也没有让它们产生被平等对待的感觉。再加上美国的资金往往分批投入,集中于三四个“重点国家”,很多地区国家享受不到实惠,它们更赞赏中国提供“看得见”的帮助。 陈弘认为,美西方低估了太平洋岛国人民的政治智慧和判断力,以为通过哄骗、威胁,可以迫使对方屈从自己意志。现在看来收效甚微。地区国家认清美国真实的战略意图。开展多元外交、致力和平稳定,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 至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这两个西方成员,它们也未必对美国言听计从。 两位分析人士指出,新西兰不会明确反美,但也不会公开挑战中国,可能采取美国“推几下走一步”的策略。澳大利亚方面,工党上台后采取更灵活务实的态度,对华关系出现改善势头。美国虽有不满,但也不可能把澳方逼得太紧,毕竟对方是主权国家。 周方银说,现在拜登政府一是确保澳大利亚不脱离美方预设轨道,二是通过抹黑中国、擦亮美国来诱导澳大利亚听命于它。但要让澳大利亚像以往那样冲在反华第一线,短期内已经不太现实。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