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积极老龄化”实践:好像又回到青春期

时间:2022-03-17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施晨露 点击:
乐龄云课堂云学琴老年阅读老年业务成出版融合发展新路径 摄影/日升 ■记者 施晨露 不觉得自己老,好像又回到一个青春期。电话那端,蒋金龙爽朗地说道:人生的长度总归有限,生命的宽度可以拓展。 蒋金龙,70岁,家住上海嘉定,退休前在市区一家商业单位工作
“乐龄云课堂”“云学琴”“老年阅读”……老年业务成出版融合发展新路径

摄影/日升
     
      ■记者 施晨露

      “不觉得自己老,好像又回到一个青春期。”电话那端,蒋金龙爽朗地说道:“人生的长度总归有限,生命的宽度可以拓展。”

      蒋金龙,70岁,家住上海嘉定,退休前在市区一家商业单位工作,离文艺范儿的生活很远。疫情前的秋天,他报名参加老年大学电子琴班,一切就绪后,线下学习因疫情停顿下来。去年初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一条报名信息,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通过“乐龄云课堂”小程序,他跟着远在大连的沈阳音乐学院钢琴老师张晓谦开始“云学琴”。3月,“乐龄云课堂”新学期开始,线上钢琴课扩容到17个班级、近4000名学员,其中1000多人来自上海。

      目前有8万多名学员的“乐龄云课堂”,开发方也在上海。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并非来自教育行业,而是广西师大出版社上海分社的一群出版人。在广西师大出版社集团副总裁、上海分社社长刘广汉看来,从教育切入老年业务,是出版融合发展的一条路径。面对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体,融合出版探索又能“反哺”传统出版,为传统出版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从长远来看,老年阅读或许会成为阅读产品的一个新方向。”

      兼顾兴趣爱好社会交往

      师生相约“云课堂”,老师称学生为“学友”,让学友把50岁当成15岁、60岁当成16岁、70岁当成17岁……

      “耐心、易懂、互动、开心。”这是张晓谦为自己的线上钢琴课程总结的八个字。

      长期任教于沈阳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张晓谦,是“乐龄云课堂”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她的钢琴课更新了39个课时,每节课1小时,截至记者发稿,页面显示已有“147847人学过”。

      “刚开始教线上课很忐忑,最不习惯的是对着手机屏幕,只能看见自己,和传统的课堂完全不一样。我都不敢看自己的回放,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张晓谦清楚地记得,2020年11月3日,她第一次在“乐龄云课堂”开课,零基础的入门课从讲解钢琴音乐开始,“我弹了一首《北风吹》,边弹边介绍创作背景,描述音乐表现的画面,雪花如何一点点飘落下来,这段是主人公喜儿,那是大春,音符跳跃活泼,他俩见面多么高兴……”

      “音乐是这样学的,不是弹一支曲子就完了。”张晓谦说,在很多老年人眼中,钢琴有些高大上,“但听我一堂课,就能爱上钢琴”。这之后,每周二上午固定时间,张晓谦与学生们在“云课堂”相约。她称学生为“学友”,“不要觉得自己是老人,50岁当成15岁、60岁当成16岁、70岁当成17岁……被我这么一称呼,大家都乐了”。

      虽然“云课堂”看不见、摸不着,但凝聚力很强。一直在高校工作的张晓谦依照班级制,任命班长、班委,各司其职。“如果说我教过的不少小琴童是‘要我学’,老年群体则表现出更明显的‘我要学’。”张晓谦根据老人们的弹奏水平编写曲目,课后把示范演奏视频发到各个班级群,完成作业视频可以换取积分,为自己和班级争取荣誉。为了让学友更有兴趣学习,她不仅改编大家耳熟能详的乐曲,还经常带动练习四手联弹,她录伴奏视频,学友演奏旋律视频,最后合成。

      老年人的手部条件不如孩子,记忆力也不如年轻人,这是客观条件。张晓谦就常和学友说:“您可以做不好,但要明白什么样才是好的。”张晓谦对学友的手型没有严格要求,有一回,音乐学院的同事看到他们的演奏视频,连声感叹“放松的动作真漂亮”。“云课堂”没有线下近距离交流、手把手纠正的优势,不过也有好处,可以通过回放视频反复“回课”,新学期加入的学员也能自学追赶进度。

      “钢琴班的学员大部分都六七十岁了,不少人还是‘上有老、下有小’,既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又要帮下一代带孙辈,压力挺大的。”张晓谦也已届退休年龄,“未来我也会步入这个行列,之所以对这件事特别上心,也是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公益。过去没找到可以释放的出口,‘云课堂’这个平台特别好,我把它当成一份事业。”

      在张晓谦的“钢琴五班”,60岁的戴桂芳和64岁的童丽芳是学友们眼中的“姊妹花”,同在上海的二人都是去年3月加入“乐龄云课堂”的。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钢琴班在去年“七一”前组织了“百人线上合奏《东方红》”活动,身为癌症康复患者的童丽芳每天坐车来回几个小时到有听障的戴桂芳家中,帮她练习,戴桂芳则学习了打谱软件为大家服务,“姊妹花”积极的生活态度打动了很多人。

      “‘云课堂’的老师永远在线,大家非常珍惜。”热心的蒋金龙一度担任两个班级的班长,“听课很方便,课后还能和老师互动,至于为学友服务,是全天候的。”在蒋金龙眼中,“云课堂”不仅是一种学习机会,更是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给学友们做视频,从拼九宫格到用软件加片头片尾、配歌词字幕,很有乐趣。”

      “去年6月,钢琴班组织线下游学。在上海,又是一个星期二,‘云课堂’第一次有了200多名学生在现场听课。有位学友特地买了几百枝玫瑰花分发,课一结束,大家拥到台上献花,这一幕让我特别感动。”张晓谦感慨,对老年群体来说,业余学习不仅是兴趣爱好的实现,也是社会交往的补充,“过去在我印象中,上海人可能不太爱管别人的事,是这些上海老人颠覆了我的这个印象。”

      梳理热点话题持续关注

      《50岁开始的“你好人生”》在内容题材上力求贴近生活,希望有针对性地解决老年人的困惑,让老年生活更有价值

      运行两年多,“乐龄云课堂”已开设37门直播课,累计1800余课时,建立了400多个学习群,所有课程均为公益性质。

      “我‘潜伏’在一个电吹管的学习群里,学员们平时讨论很活跃,春季课程表一发布,阅读数噌噌往上涨。”作为“乐龄云课堂”的推动者,刘广汉坦言,最初接触老年教育领域,并非从出版角度出发,而是机缘巧合之下的突破。“我们为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远程教育工作委员会的远程教育网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对象是全国老年大学。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文化养老公益项目,自主开发了基于微信公众号与小程序的‘乐龄云课堂’,这是面向个人用户的。”

      出于职业的敏感,刘广汉认为,老年群体是未来出版要面对的重要对象。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鼓励编辑出版适合老年人的大字本图书。广西师大出版社上海分社即将推出《50岁开始的“你好人生”》系列丛书首批6本,这一策划始于去年,成为响应号召的第一套全面“适老化”大字本图书。

      “一旦进入老年阶段,似乎就会成为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在社会层面,老龄问题涉及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诸方面,需要整合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力量。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为老服务折射出城市治理的水平。在个人层面,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应该改变对老年人需求单一化、刻板化的认识,尤其是伴随中国第一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进入老年阶段,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不容忽视。”刘广汉介绍,《50岁开始的“你好人生”》在内容题材上力求贴近生活,“比如该不该去养老院,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健康……希望有针对性地解决老年人的困惑,让老年生活变得更有价值。之所以把书名取作‘50岁开始’,是因为50岁是预备期,提前规划老年生活,应该成为一种社会意识。”

      《50岁开始的“你好人生”》第一辑中,《老去并不可怕》聚焦“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提出“积极老龄化”概念:人到老年,仍然有权利和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在保持健康的同时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每个人都会变老,但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下降并不一定是继续实现人生价值的阻碍。

      在刘广汉的观察中,“乐龄云课堂”很多参与者正是“积极老龄化”的实践者,“他们探索新知、适应社会的需求迫切,有很强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未来在老年群体中,或许还会产生再就业的需求。如何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如何得到健康生活、如何更好地进行隔代养育……这套丛书计划每年出版一批,持续关注老年人群体中的热点话题,提供具有权威性、指导性的实用内容。”

      寻找迫切未被满足的需求

      随着“60后”“65后”乃至“70后”进入退休期,老年群体的接受能力、趣味与需求也会变化,文化单位应捕捉到这种变化

      “在你接触的老年学员中,哪些需求是比较迫切但还未被满足的?”对记者的提问,张晓谦答了两点。

      其一是出版物。“拿钢琴教材来说,多是针对孩子或成人的。老年人的视力不好,一般的谱子看起来比较累;另一方面,老年大学报名很热、常常一座难求,但教材出版并不是特别有系统性,仍然比较零散。”

      其二是活动空间。“老年人要找合奏的琴房或排练合唱的地方,不太容易;想找个录音棚录现场,也缺资源。商业空间当然要按商业规则运行,能不能针对老年群体适当收费,找到商业与公益之间比较好的平衡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建立可持续的老龄事业服务体系,文化产业领域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智慧养老产品、老年游戏、老年心理健康服务等行业都有待发展。“公益先行、公益引领,同时不偏废商业目标。”刘广汉提到,服务好通过线上公益课程平台聚拢的老年人群,有可见的商业想象空间,前提是专业的产品与谨慎的内容选择。“作为平台方,可以在免费课程的基础上,筛选更多实体与非实体的适老性产品与服务。商业做好了,可以反哺公益,公益与商业的关系并不相悖。两年多来‘乐龄云课堂’有效用户的增长,证明了当初的决策与投入找对了方向。”

      至于出版机构的本行——图书如何“适老化”,从出版物形态来说,字号、用纸都要特别考量,每本书的字数也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阅读内容来说,老年阅读是否能像童书一样成为独立存在的阅读类别,还需进一步观察,也有待出版机构进一步探索与尝试。”刘广汉坦言,出于成本考虑,目前老年版图书还未进入多数出版机构考虑的主流范畴中,适老化阅读产品正处于一个发展变化期,“随着‘60后’‘65后’乃至‘70后’进入退休期,老年读者群体的接受能力、趣味与需求也会变化,一些人文社科类图书也可以尝试推出老年版。如今越来越多老年人在‘老有所养’基础上追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包括出版机构在内的文化单位应该捕捉到这种变化。”

      “在‘乐龄云课堂’学钢琴,和我父亲的一段经历有关。”蒋金龙说,患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生前最后几年是在养老院度过的,“那时每周要去探望父亲好几次。养老院里有一架钢琴,每次经过我就想,如果我会弹钢琴,既不会干扰他人,又能释放自己,还能给其他老人带来一些舒缓与快乐。将来如果我也要住进养老院,会一种乐器,该多好。在上海,老年生活不寂寞,样样都挺方便。我们钢琴班有一句口号——优雅的旋律、优雅的我,有了更多文化生活上的追求,不敢说作为老年人活得有多精彩,至少活得更加快乐、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