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习近平在上海(五)(1)

时间:2021-09-20来源:人民网 作者:学习时报 点击:
原标题:习总书记在上海完成了地方领导工作经验的积累习近平在上海(五) 摄影/日升 采访对象:王战(中),1952年2月生,浙江宁海人。在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市委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原标题:“习总书记在上海完成了地方领导工作经验的积累”——习近平在上海(五)
 
摄影/日升

      采访对象:王战(中),1952年2月生,浙江宁海人。在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市委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后曾任上海市社科院院长、上海市社科联主席。2019年1月退休。邢邦志(右),1963年10月生,安徽庐江人。2007年4月任上海市委研究室调研员、综合处副处长。现任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丁伯婕(左),1972年9月生,天津人。2007年5月任上海市委研究室综合处副处长。现任上海市委研究室副主任。
采 访 组:田玉珏 桑熙

      采访日期:2018年1月10日

      采访地点:上海市社科院会议室
 
      采访组:王战同志您好!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您是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是和他工作接触比较多的人。请您先谈谈习近平同志到上海之初的一些情况吧。

      王战:的确,习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我主要承担市委文稿起草工作,和他有比较多的工作接触。我先从自己负责的工作谈谈与习书记的交集吧。

      我当时负责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一室兼三办”。“一室”就是市委研究室,主要从事文稿起草和课题调研工作。“三办”是市委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我室党群处承担具体职能,分别从经济工作、重大课题和党建工作方面为市委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习书记在上海工作虽然只有7个月零4天的时间,但我总体感觉,他走的每一步、部署的每一项工作,都很有章法,从整体上看有着严密的逻辑。

      我理解,习书记在上海的工作,以2007年5月24日至28日市第九次党代会为界,可以分成上下两段。党代会前这一段,习书记的工作重点是围绕开好党代会、准备好党代会报告展开的。党代会之后,主要就是贯彻落实好党代会精神。在工作安排上,党代会之前,习书记是以调研和走访为主。党代会之后,是在调研基础上部署研究课题,落实工作举措和解决方案。

      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面临一个非常特殊的形势,就是陈良宇严重违纪案件刚发生不久。习书记有一次召集我们讨论文稿,他心情沉重地说,以前在外面看上海这个地方,总认为上海做事是最规矩的,“文革”结束以来没出过什么大的事情。我们党的许多老一辈领导同志都在上海工作过,一路走来,非常有成效,而陈良宇的事情一出,对党和政府的威信损害太大。所以,我认为,习书记在5月份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之前做的所有工作,重点就是重建基层干部群众对市委市政府的信任,重树市委市政府的威信。

      习书记到上海的第一周,就到党的一大、二大会址瞻仰。后来他到虹口区调研时还专门去了党的四大陈列馆,跑遍了上海所有党的重要纪念地。

      在瞻仰一大会址时,习书记在董必武“作始也简,将毕也钜”的题词前面,驻足思考良久。我想,这契合了习书记来上海之后迫切想要解决的稳定人心的问题。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是党最重要的执政基础,回到党的诞生地重温辉煌历史的起点,明白我们从哪里来,也能让我们对脚下的路更加敬畏,也必须带着沉甸甸的责任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习书记到区县调研的第一站选在浦东新区。这既是一次工作调研,更是坚定的政治表态,昭示着上海仍然要坚定不移扛起改革开放的大旗,继续抓好浦东开发开放。后来,他又先后到其他区县和民主党派、总工会、团市委、宣传系统等多个领域开展调研,还专门就世博会筹备情况召开会议、听取情况汇报。在与各界干部群众接触交流过程中,习书记极强的亲和力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工作调研不搞前呼后拥,与老百姓打交道从聊家常开始,老百姓拿他当自己人看待。从这方面看,习书记为重振上海干部群众士气做出了好榜样。

      采访组:您刚才谈到,习近平同志上任之初的工作主要是筹备市第九次党代会、写好党代会报告,这无疑也是市委研究室当时首要的工作。在报告中,必须直面对陈良宇违纪案和社保资金案的总结反思,当时是怎么做的?

      王战:习书记到上海时,距离市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很紧张的。之前市委研究室已经提供了11份材料,习书记来了以后,我们向他汇报党代会报告起草的进度和主要考虑,请他给我们定调,提出修改意见。我感觉,当时习书记就已经在考虑,除了稳定人心之外,还要通过召开党代会传递声音,准确把握和指导上海未来五年的发展。

      稳定人心,首要的是对陈良宇违纪案和社保资金案进行总结反思。这个问题,回避不掉也不能回避。在习书记主持召开的几个座谈会中,大家普遍感到之前的党代会报告稿对陈良宇违纪案和社保资金案的总结反思不够。

      丁伯婕:开始的时候,我们向习书记报送的关于陈良宇问题的第一稿,篇幅只有一小段,习书记看了以后说,对这个问题要深入展开谈,要体现出上海对此案的深刻反思,体现出市委的坚决态度。后来,在他亲自修改下,这部分内容的篇幅不断拉长。

      邢邦志:我们汇总了大家的意见,按照习书记的要求,根据当时中央对这起案件的定性说法、市委常委会务虚会的情况通报和市纪委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重点加强了对陈良宇案危害性的认识和存在问题的反思。最终稿中,这部分内容是这样写的:中央严肃查处社保资金案和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案件发生后,我们坚决按照中央要求,紧紧依靠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坚定不移推进发展,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保持了大局的稳定,这充分体现了上海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良好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起案件危害巨大、教训深刻,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了损害,对市委的威信和形象造成了伤害,对上海的改革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对上海干部队伍的思想造成了严重冲击。市委常委会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查摆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深刻进行反思。我们深切地感到,社保资金案和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的发生,暴露出我们在党的自身建设上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在思想上,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现实紧迫性认识不足,一段时间内放松了应有的警觉,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深入研究不够,缺乏有效应对;在制度建设上,既有制度不健全特别是一些关键领域的制度没有覆盖到位的问题,更有制度执行不严、落实不够、监管不力的问题,特别是极少数领导干部违背民主集中制,搞“一言堂”,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在干部队伍建设上,选拔任用机制不完善,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不够严格,有些措施还不到位;在作风建设上,重视不够,一些部门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问题,少数干部脱离群众、不思进取,极少数领导干部甚至信念动摇、以权谋私、骄奢淫逸,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严肃对待,深刻吸取教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可以看出,这部分内容形成了条理清晰的四个层面:一是对中央决定的坚决服从;二是对上海干部整体素质和精神状态的充分肯定;三是对案件给上海带来危害的清醒认识;四是对案件原因的深刻反思。这样的修改和调整,展现了习书记极强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也更有利于重振上海各界士气,有利于上海进一步发展。从亲自主持修改市党代会报告对陈良宇案的深刻反思,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卓有成效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担当。

      采访组:写党代会报告,就涉及过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提法。这些方面是怎么处理的?

      王战:习书记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求实。他在市第九次党代会之前召开的几次座谈会上反复强调,对于过去一些好的提法、做法还要继续提,不因人废言。为此,我们在过去五年成绩总结的部分,沿用了“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等提法。

      邢邦志: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就是习书记在党代会召开前的大口党委书记座谈会上,提出了“三不”的观点。第一个就是刚才王战同志讲的“不因人废言”。习书记认为,陈良宇虽然因严重违纪被调查,但上一届市委制定的上海发展规划中的很多内容,只要是对的,是实事求是的,那就要坚持,不能因为某一个人犯错了,就否定一届市委的工作。所以像“科教兴市”是原来制定的主战略,后来虽然没讲“主”,但“科教兴市”战略还是作为上海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写在总体思路里面。二是“不以人划线”。当时受陈良宇案件影响,上海许多干部都曾被中央纪委工作人员约谈,因而不同程度存在思想包袱。习书记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强调不以人划线,尽管有些干部为前任领导服务过,但工作跟私交是两回事,要对组织有信心。三是“不要背思想包袱”。习书记讲的“思想包袱”是综合性的,涉及方方面面,比如不敢讲话发言,不敢大胆创新,不敢推进工作。所以在那一轮座谈会的过程中,习书记不仅要征求大家意见,实际上也是通过和大家的广泛接触传递一种信息,帮助大家解放思想、提升士气。

      王战:这方面我就是个例子。因为我作为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为上一届市委服务多年,可能大家认为陈良宇案件会牵涉到我。虽然我所做的都是分内工作,但毕竟我也算“身边人”,以为会被组织约谈,实际上并没有。我感到,组织在处理问题和看待干部上是客观公正的,对此非常感动。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