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跨越17年 两次助中国抗疫

时间:2020-03-23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鲁明 点击:
十七年前的赵凤娴、利普金和钟南山(从左至右) 十七年后的赵凤娴(右)和特赫特(中) 本版图GJ 作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研究员,美国华人女科学家赵凤娴博士17年前促成国际知名传染病专家利普金教授前往北京协助抗击非典,17年后又对接美国知名病毒学家
十七年前的赵凤娴、利普金和钟南山(从左至右)
十七年后的赵凤娴(右)和特赫特(中) 本版图GJ

      作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研究员,美国华人女科学家赵凤娴博士17年前促成国际知名传染病专家利普金教授前往北京协助抗击非典,17年后又对接美国知名病毒学家特赫特教授助力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21日,赵凤娴博士在纽约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她说,自己所做的不是什么大事,都是力所能及、义不容辞的。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她对家乡充满思念,回来一定住在小时候生活的长宁区,早餐大饼油条一个不能少。

      17年前请来美国专家

      2003年4月,北京非典疫情蔓延之际,赵凤娴博士接到时任驻美科技参赞董劲生的紧急电话。总领馆要拜访美国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几所重点大学,邀请一位权威专家驰援中国。

      赵凤娴很快行动起来,但“请人”过程颇为曲折。她回忆说,她接连找到自己的导师、系主任,联系了多位知名教授,但都遭到婉拒。一筹莫展之际,系主任建议她可以问问传染病学专家利普金教授,他被誉为世界最知名“病毒猎手”。利普金当场答应愿意前往北京,像战士一样冲向战场,“这是一位科学家对工作的强烈责任感使然”。利普金夫人到机场送行时哭成了泪人,飞往北京的航班乘客只有利普金和他的两位同事。

      利普金携带了1万个检测试剂盒赠予中国,到达北京后立即赶往医院,通过近距离观察病人以及核酸检测,很快得出结论向中国疾控中心通报。国内由此拍板决定使用抗病毒治疗方案,建立小汤山医院,非典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赵凤娴说,利普金是首位来京协助抗击非典疫情的国际知名专家,他与钟南山院士也结下了深厚友谊。今年1月30日,钟南山还在广州与利普金见面,讨论了可能用于治疗新冠肺炎重症病例的各种方法。

      17年后对接先进疗法

      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暴发初期,赵凤娴就开始留意美国相关行业的资源,时刻准备再为祖国出力。这一次她接到了新任驻美科技参赞的电话,经慎重考虑,她把目标确定为哥伦比亚大学的领先研究——单克隆抗体血浆疗法。

      “如今钟南山院士在诊断方面已是权威专家,也有多位像利普金教授这样的国际专家赶到中国。”赵凤娴说,她觉得在这个时候可以提供一些疗法或药物以供参考,单克隆抗体血浆疗法是相对比较好的一个选择。简单讲,这种疗法就是从已治愈的患者血液中提取B细胞,然后通过杂交和筛选获得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1月29日,赵凤娴来到哥伦比亚大学知名病毒学专家特赫特教授的实验室,因为并不确定对方是否肯与中国合作,她起初只是请教他对治疗的想法。当看到特赫特毫无保留地在本子上边写边画时,她试探着问了句:“你敢不敢去一次武汉?”特赫特不加犹豫就给出了肯定答案:“我不怕危险,愿意立刻飞赴中国展开研究工作。”

      赵凤娴感慨道,特赫特说这句话时,就像17年前的利普金一样。不必说什么大无畏精神,科学不分国界,是发自内心的使命感让他们作出了这样的决定。目前特赫特已和国内紧密合作,一定会很快得到好消息。

      浓浓乡情为上海骄傲

      赵凤娴说,侨居美国30多年来,一直希望能为祖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我觉得自己没做什么大事,如今受到关注真没想到,希望低调些。”最近这十几年,赵凤娴大概每隔两年会回一次上海。上一次是去年10月,她陪同哥伦比亚大学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弗兰克回上海参加第二届世界顶级科学家大会。作为嘉宾也作为“主人”,赵凤娴对上海能举办这样的顶级科学家论坛感到非常骄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赵凤娴尤其关注上海,几乎每天都要和在上海的亲友通话。在她看来,从非典到新冠,作为超大城市的上海能有效挡住两次危机堪称奇迹。一方面是上海政府迅速部署、出台有力措施,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上海人民的担当和自律。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赵凤娴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普通话中带着浓浓乡音。她还特意解释,美国很多华人一听她讲话就知道是上海人。赵凤娴只要回到上海,都要住在长宁区的美丽园大酒店,她的童年、少年就是在那附近度过。每顿早餐,一定要吃“最想念”的大饼油条豆腐浆,老半斋的雪菜煨面、刀鱼汁面也是她每次必点。“当然,每次回上海一定会看新民晚报。”

      赵凤娴的先生冷麟也是上海人,现任耶鲁大学资深研究员。赵凤娴说,作为生物化学领域科学家,整整20年她的先生都是每星期才回家一次。如今为应对疫情,纽约州发布“居家办公令”,这让他们难得地拥有了二人世界。

      驻美记者 鲁明(本报纽约今日电)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