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有痛苦 但更多的是爱和担当

时间:2020-03-05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郜阳 点击:
新民晚报记者探访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 周新教授(右)和熊维宁教授讨论患者病情 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队员为进入隔离病房的医护做检查 本版摄影 郜阳 特派记者 郜阳 加油!纵然身经百战,当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
新民晚报记者探访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

周新教授(右)和熊维宁教授讨论患者病情

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队员为进入隔离病房的医护做检查 本版摄影 郜阳
 
      特派记者 郜阳

      “加油!”纵然身经百战,当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周新穿戴完毕,准备进入隔离病房的那一刻,身后的“战友”还是习惯性地打气。回头确认了眼记者和大家的防护装备,周新大手一挥,“我们进去了”。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也是收治重症和危重症病人最多的医院之一。在上海援鄂医疗队接管的北三楼病区,各种仪器设备的指示灯不停闪烁,医生护士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在这片战场上,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已经战斗了近四十天。

      66岁教授坚持每天进病房

      “自己感觉氧气够不够?”周新指了指鼻子,示意患者。

      老先生住院一个多月了,听到熟悉的声音,他下意识摇了摇头。

      掀开被子,看到病人没有脚肿的迹象,周新稍稍松了口气,给他重新盖好被子接着问:“气还喘吗?”老先生颤巍巍伸出手,摸摸自己胸口,点了点头。

      “我看你片子拍出来,肺部炎症已经减轻了。你咳痰很多,我今天要给你用点消炎的药,好不好?”或许是怕对方听不清,周新刻意提高了音量。

      “和你一起来的病人,人家已经回家了。我们一起努力,早点把这个病看好,早点回家去。”听到医生这样说,老先生竖起了大拇指,又朝周新抱了抱拳。

      66岁的周新教授是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里年龄最大的,作为国内知名的呼吸科专家,他有着抗击非典和禽流感的丰富经验。每天早晨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是他雷打不动的功课。

      “我们刚来的时候,危重病人非常多,死亡率也高,用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好。经过近40天,我们已经摸索出了一些规律,很多治疗措施要提前。”走向另一间病房的时候,周新告诉记者,“我们正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想尽一切办法,使得每一位危重病人能够存活。”

      “我现在可以下来走走吗?”有名中年患者询问周新。

      “可以!你慢慢走,没事的!”周新又投入到下一位病人的诊治中。

      除了常规查房,这位大家眼中的前辈还亲手为患者进行高风险的气管插管操作。这项对于患者来说救命的治疗,对医生而言是风险最高的操作之一。直面患者的血液、飞沫和可喷溅分泌物,周新觉得自己做了再平常不过的事。“做了几十年了,只要规范做好防护,没事的。”他摆了摆手。

      形成武汉版“上海方案”

      你或许读过《查医生日记》,朴实的文字却异常温暖,跟随一名普通医生的视角,我们读懂了抗疫一线的点点滴滴,作者是仁济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查琼芳,同样来自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在她3月2日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今天我们领队过生日,大家已经在酒店翘首以待了。郑队出现的时候,全场响起掌声。许愿前,郑队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为了这次战疫,做出了牺牲;这38天里,我们看到疫情对武汉人民生活的影响,也看到了武汉人民的付出和坚韧,看到了武汉人民为抗疫做出的努力。我们向他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我们感谢所有的武汉人民!最后,郑队对着蜡烛,郑重许下了他的生日愿望:一定会把我们这支医疗队平平安安地带回上海!

      查琼芳笔下的“郑队”,是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记者抵达金银潭医院时,他正召开医生的交接班晨会。“越是即将出现胜利曙光的时候,越要保持高度警惕,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踏实做好院感相关工作和预案,进一步提高病人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完成我们承担的重担。”他严肃地说。

      每天6时,郑军华就开始工作了,一直要忙到21时才能歇口气,他还要汇总当天的治疗情况形成日志,讨论入党积极分子的接收,召开医疗组和护理组的各项会议,处理完手头工作,往往已是深夜。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大家共同努力,重症病人的比例正在下降,记者在病区也看到了“床等人”的现象。郑军华告诉记者,各支上海援鄂医疗队已逐渐形成在武汉的“上海方案”。通过学习上海公布的《专家共识》,大家确确实实感受到,后方做得非常精细和高效;也惊喜地发现,很多问题思考的着眼点,前后方其实是一样的,异曲同工。“特别是‘四个集中’,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人员、集中设备这方面,我们想到一块去了。”郑军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在金银潭医院,与生命的赛跑时刻进行着。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的专家们,也和全国同仁们一起,从死亡病人的分析中进一步寻找对危重症患者治疗的突破点。“我们确实收获了一些进展,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肺泡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也提示我们呼吸道缺氧导致病人死亡的可能性较大,我们也及时采取了多种方式改善危重症患者的缺氧状态。”

      病人权益始终放在首位

      在郑军华看来,这场与新冠病毒的“战斗”已经从“全面防治”进入了“精准防治”。随着对疾病了解的逐渐深入,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对重型、危重型病人的抢救更加积极和尽早,也更具针对性。队伍也通过成立插管小组、ECMO小组和CRRT小组来进一步加强医护间的协作配合。截至3月3日,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接管的金银潭医院北二楼、北三楼病区共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158例,其中重型73例,危重型47例,治愈出院61例;出院患者中重型29例,危重型10例,普通型2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我们每一位患者身上都得到了体现。”郑军华介绍。还有8位重型患者采用了“康复血浆治疗”,其中4位为二次输入,另有一位患者正在申请第三次输入血浆。“初步结果来看,病人的生化学检查有明显改善,但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2月16日,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接管的金银潭医院北三楼危重症病房里,有两名患者不幸离世。而他们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头两例遗体捐献以供尸检病理诊断的案例。“我们在救治危重症病人的过程中发现,即使用上了目前最先进的生命支持技术,还是有极少数病人抢救困难,甚至不幸离世,这让我们很痛心。”尸检对于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重要帮助,能为后续医生救治病人提供参考。上海医疗队在10个小时内完成了所有涉及遗体使用的法定程序,为湖北法医病理学专家、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刘良及其团队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包括瑞德西韦、阿比朵尔在内的多种药物的临床试验备受关注。“克力芝即将揭盲,我们也参与其中。”郑军华指出,任何药物都要严格按照伦理学要求,尊重循证医学的证据,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并在揭盲后经过统计学的观察,才能最终确定是否有效。

      昨天起,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开始承担枸橼酸铋钾的药物临床试验。“无论何时,我们一定会把病人权益放在第一位,也不会着急发表结果。”郑军华强调。

      收到68份入党申请书

      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由来自52家医疗机构的135名队员混编组成,如何管理这支队伍,也让郑军华着实费了番脑筋。他将团队建设分成了三个时期:磨合期、质量提升期、团队效应发挥期。“这三个阶段是一个逐渐规范的完整过程,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加强了组织管理,让团队的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临时党支部共收到了68份入党申请书,覆盖了近九成普通队员。在他看来,在此次疫情中,党员都冲在第一线,起着带头作用。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会感染另一个人,也能点亮另一个人。2月25日,经上级组织批准,上海援鄂医疗队有9名队员在前线第一批火线入党,其中有5人来自于首批援鄂医疗队。“我们的队伍会因为任务结束而解散,但我们这个临时党支部的工作不会中断。所有队员的优秀表现都会记录在案,回到上海后,也一定会做好交接。”他说。

      还有一件事让郑军华感触颇深。来自上海市中医医院的一名年轻护士被分在危重症病房工作。一天夜里,病房里有位老大爷不幸离世。护理结束后,护士将他推出病房,为了避免病床车碰到外走廊里放置的物品,护士推得非常缓慢,100米的路走了足足8分钟。路上遇到8位值班的护士,都肃立鞠躬对老大爷说,一路走好。“这是一种仪式感,这份仪式感没有人看见,也没有人记录,但正是这样一个感人细节,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和医学人文的情怀。”郑军华说。记者找到那位护士,问她这么做的原因。护士回答说,这是上海医疗文化许多年传下来的规矩。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