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品区·年度词 | 闵行这幅画卷中,有多少个“细部”可以用放大镜来看?
摘要:细部,事关一幅画的整体审美和神韵,事关一个地区的发展品质和水平。 【小编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又到年终岁末时,上观区情频道的“品区·年度词”系列又和大家见面了。这一年,上海16个区紧抓机遇、努力突破,在各自的跑道上奋发前行。16个区风格不一、特色各异,我们的记者综观各区一年来的发展,给他们送上了这些“年度词”—— 几天前,闵行区绿容局局长在朋友圈发了一组照片,镜头中清澈的河道、彩色的树木、蜿蜒的步道等细节画面令人向往。原来,闵行区2019年政府实事项目——淀浦河、新泾港片区42公里滨河绿廓已贯通在即,届时将串联起莘庄、七宝、虹桥、梅陇、古美等街镇的数百个商务区、机关学校、住宅小区等,把精美的生态画卷铺展到闵行百姓的日常工作生活中。 这一场景,正呼应了记者要送给闵行的2019年度词——“细部”。所谓细部,指的是制图或复制图画时用较大的比例画出或印出的某一个部分。正如秦牧所说,没有精彩的细部,就很难有卓越的整体。 2019年,闵行在社会治理、城市更新、产业发展等方方面面朝着精细化方向努力,努力勾画一幅产城融合的“工笔画”,用一个个精彩“细部”展现了昔日城郊结合部地区在城市发展方式上的新转变和城市功能提升上的新跨越。 记者发现,在闵行这幅“产城融合”画卷中,许多个细部,都可以用“放大镜”来看,甚至可以单独无限“放大”,精细耐看,成为了一幅幅让百姓有切身感受度的“画中画”。 有的地方,勾画出了温度。最近,申城夜市更加热闹,市中心安义夜巷吸引了魔都人纷纷前往打卡。但其实,早在几年前,闵行的夜晚就“亮”起了一间间24小时书房,静静散发书香、传递温暖,丰富人们的夜生活。今年6月,从虹桥地区开始,闵行区还整合各方资源建成了近100家“安全小屋”,在夜晚的申城街头默默守望,点点滴滴提升大都市的平安指数。据统计,最近两年,闵行区的110报警量下降了近30%。到今年底,闵行区还将建成近100家邻里中心,聚焦“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和治理,为广大居民打造另一个“家”。 有的地方,勾画出了秩序。最近,驱车行驶在闵行区的马路上,不少市民发现一些路口正在“动手术”,为的是通过拓道路、缩围栏、改划线等微小改变,来实现打通“堵点”的效果。这样的细微处提升,已成为闵行的常态。“在闵行的几大短板中,交通短板排在第一位。”为了补短板,闵行动用多方面力量,绘出一张全区堵点地图,并研究制订了10多种办法进行针对性破解,比如全面打通58条“断头路”,推进9条区区对接道路工程,建设虹梅南路高架、嘉闵高架南延伸段、北青高架3条快速道……根据计划,到2020年,全区路网密度提高到3.60公里/平方公里。 有的地方,勾画出了繁荣。今年下半年,在闵行华漕镇,开市客大陆首店一开业就火爆异常。实际上,如今在闵行,商业综合体几乎“开一家火一家”。仲盛商城、龙之梦、莲花国际广场、虹桥天地、七宝万科、万象城、爱琴海购物公园等一大批商业综合体,沿着七莘路—沪闵路—新镇路—水清路—都市路形成了互补共享的“商圈之链”,吸引了全上海的年轻群体来体验消费,享受多元、繁荣的城市高品质生活。 有的细部,笔触尽显力道。今年以来,位于颛桥镇的金地威新科创园小小“火”了一把,新建的28幢厂房吸引了一大批跨国企业纷至沓来。这个园区的原址,是一家倒闭的电子元器件大厂。而这个地块的“涅磐重生”,只是颛桥镇推进“3+10”个地块成片转型的案例之一。接近年底,同样是在颛桥镇,当地居民盼了近20年的颛桥老街地块终于启动征收,由此不仅可以大大改善老居民的居住条件,还与当地的存量产业地块转型形成呼应,演绎了一个地区推进“产城融合”的决心和努力。 有的细部,精彩画面背后还有伏笔,令人充满期待。今年7月,闵行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获批,成为全市功能布局中杀出的一匹“黑马”。该试验区占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力争用十年实现在生产生活生态各个领域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打造千亿产业规模。11月底,随着第一批5个项目启动建设,闵行南科创核心区建设进一步加快。目前,该区以环交大和华师大周边地区为重点,探索高校与区域联动,打造“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全力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细部是一个个看得见的场景,但背后看不见的“谋篇布局”更为重要。因为,这事关一幅画的整体审美和神韵,事关一个地区的发展品质和水平。 曾经,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闵行区在经济建设“高歌猛进”。近年来,从城郊结合部进升为中心城区主城区,闵行在社会治理上全面补课,在每个角落、每个领域精细“绣花”,全面提升百姓获得感。眼下,作为上海市唯一的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闵行正以统筹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创新升级,以破瓶颈补短板促进城市功能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以共建共享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和城乡融合发展,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谋求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从闵行一些新兴产业板块的崛起中,我们都隐约看到了“存量转型”的字眼。据了解,闵行区已制定存量资源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18+2+X”(18个成片区域、2个重点区域及若干零星区域)转型方案,梳理盘活土地、厂房、楼宇等资源,全面推进地区产业转型和创新升级。同时,通过“大虹桥”现代服务功能区、“大紫竹”科技创新功能区、“大浦江”城乡统筹功能区这样的多点布局、组合发展,闵行区努力走出一条“推动功能区有机组合,促进职住平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产城融合示范之路。 同时,在交通、生态环境等领域全面“补短板”,促进城市功能提升。今年,闵行区一口气建成了42公里滨水绿廓,让百姓进一步享受生态建设带来的红利。作为全市第一个尝试建设绿道的区,闵行目前已累计建成176公里绿道;到今年底,全区公园总数达到了95座,明年则可以增至100座。不仅如此,这几年,闵行区整治了181条黑臭河道,目前劣五类水质只占到5%以下,进步巨大;同时,全区累计拆除2300万平方米的违建,城市面貌和总体环境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共建共享推进公共服务提升,则让“老”“小”都有了显著获得感。最近,在江川路街道,闵行举行电机适老宜居片区建设听证会,将聚焦周边居民老龄化需求打造社区食堂、长者照护之家等多个项目。今年,闵行被纳入第四批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改革试点,江川路街道的这个项目正是试点内容之一。为了要满足更多老年人的需求,闵行区还推动20个养老院打开了围墙,让周边社区的老人共享食堂、活动室、护理资源等。这几年,闵行每年都要新建10所左右的学校,同时,到今年底该区还要做到每个镇至少有一个专业托育机构,并鼓励一些大企业设立内部托儿所,努力解决0—3岁儿童的托育难问题…… 充满活力、高效便捷、环境优美、城乡融合、社会和谐……在闵行区的这幅画卷上,我们期待这一个个关键词都能得到生动演绎。 栏目主编:唐烨文字编辑:黄勇娣 图片来源:今日闵行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