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2019高考终于在今天上午拉开帷幕!每年高考,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什么?好写吗?应该怎么写?都是万众瞩目的话题! 今天上午,课代表的小伙伴们奔赴第一线,为大家带来了第一手的考生评价。课代表则为大家整理了来自各方专家、名师,甚至是学长学姐们的点评和解析。 想知道今年的高考作文究竟应该怎么写?看这一篇就够了!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 语文科目写作题目如下: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看了这个作文题, 你的第一感觉认为好写吗? 投票后可以看到大家的意见! 课代表在第一时间采访了考生 探秘作文题,源头在哪里? 根据课代表考证, 2019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的材料部分, 来源于辛丰年的文章 《耐人寻味的中国味》 课代表为大家节选原文: 耐人寻味的中国味 辛丰年 如果不是倾听西方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可能自己也就不会对音乐的中国味发生兴趣,从此有意识地“寻味”。 听了古琴曲,见到赵元任的《新诗歌集》,才懂得还有“中国味”这个题目。 …… 回顾寻中国味的历程,有个总的感受:听域外之乐,进入角色,也能化隔为不隔。赏家乡之音,一旦有会于心,那可真是一种“浃髓沦肌”般的享受。谁叫我们是有绵延几千年文明的中国人呢! 如果您感兴趣,可以自行上网查找原文,也可以加课代表微信fangjili2012,发送给您哦! “押题神器”再次显灵! 当然,如果你有幸读过课代表的杂志 《中文自修》现代文阅读特刊 你会惊喜地发现 其中收录的《我们有惊人的美学传统》一文 与今年高考题在内涵上关系密切↓↓↓ 在本文中,美学大家蒋勋深刻阐述了 关于美、民族、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 完美契合主题! 如果您想获得这本特刊 可以在文末找到 此外,课代表还邀请并收集了 各路专家与老师们的意见和看法 全部分享给各位! 各组排名不分先后哦! 上海教育考试院 来源:上海招考热线官网(节选) 一、立意高远 命题意蕴丰厚,立足优秀文化根脉,在全球视野中凸显中国价值,将包蕴着爱国情愫的韵律与全球视野中的现实问题思考加以结合,实现育人理念。既有上海作为国际性文化都市的在地化特征,更指向了全球视野中如何加强中国优秀文化的认知与传播的新时代任务。 二、视野开放 “倾听不同”引领开放的文化态度;“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体现了命题的开放性;“中国味”就是中国文化味,内涵丰富,选材面广;“如何认识事物”体现认识的开放性。 三、思维深化 题目考查了考生对于材料的理解和提炼能力,继而考查独立思考与综合应用的具体写作能力。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让每个人都有话可说,充分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重心,以教育为核心的教考合一理念,充分提供了回溯自身经验与认知过程的写作答题空间,有效实现了学识与见识相融合,实践与知识互为促进和生发的命题思路。 中文自修 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文自修》主编 王意如: 这道题目中的思维含量并不低,音乐只是一个例证,需要从中抽象出带有普遍性的道理,而这个带有普遍性的道理,又需要考生再一次把它演绎出来。这就要看考生的对话能力了。考生的对话对象很容易想到的是阅卷者,而阅卷者也是在命题者所发起的对话空间之中的,在衡量考生写得好不好的时候,阅卷者的脑子里是以命题者给出的话题为标尺的。 因此,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必须优裕地游走在命题、阅卷者组成的对话空间里,全部明了命题者的意图,还只完成了对话的一半;在保证信息接受和反馈准确无误的前提下,另一半是必须保证和阅卷者的对话也是清楚明白和有思维内涵的,是有说服力或者感染力的,是生动、有趣并且有意义的。 教授大咖组 来源:部分特邀撰写,部分来自互联网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 黄玉峰: 这是一道由感性而深入到理性的作文题。应该谈谈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既不能妄自尊大,又不能妄自菲薄。既不能重蹈闭锁的覆辙,也不能重犯媚外的错误。写出如何在接触各种异域文化中,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文化的“中国味”。 没有比较,易囿于盲目;比较之后,才能理性判断。考生可以从感性体验出发,深入到背后的民族文化,做到切口小、挖掘深、立意高、气魄大。在博观和对照中发掘中国文化本身的力量,拥抱多元。建立起“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当然,考生也可以批评指出当今社会上搞“伪国学”“汉服热”一些只追求表面形式的的行为。写好这篇作文,有对音乐有所了解才能写得细致入微,引人入胜。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杨俊蕾: 题面虽从音乐切入,但不单单是考验考生对“音乐”这个单一门类的有限理解,而是需要考生对既有材料进行逻辑性的加工和递进,思考“如何认识事物”,也就是说要从对于道理、事理的把握,引申到更为宽广的真理性的表达。 另外,这道题也呈现了近年来在教育改革中不断推进的美育,也就是将美感教育和学识教育完美融合。在世界各地的文化可以说是“各美其美”,而中国的文化观念一直信奉“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因此考生在写作过程中,也可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同时又在全球性视野中展示中国特有的价值话语。 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 这个题目乍看之下,爱国主义的色彩极浓,要求分析音乐的中国味。但这种爱国主义是要放在全球的背景下与其他民族音乐对比当中浮现出来的。这可谓一种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与往昔我们熟悉那种偏狭封闭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不同。 音乐中的中国味,其实也是中国梦的一种变体,学生如果能够将两者联系起来,应该说会得到更好的成绩。 著名作家、《收获》杂志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叶开: 越是深入人心的,越是尊重生命的,才真正能成为世界性的。对生命的尊重,对美的热爱,从某个具体民族或国家的音乐艺术出发,超越了本民族,超越了本国家,而具有了普遍性。 “倾听不同的音乐”、“对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这样的命题,看着优雅,似乎有论述空间,但对于十七八岁的孩子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孩子们只能在上下学的短暂时间,塞着耳机听听手机里音乐软件的音乐,娱乐一下,还不完全是“欣赏”,更谈不上“深刻的感受”,只能是有些个人感受。建议可以给学生更多接触音乐“中国味”的机会,培养他们更为广阔的视野和胸襟。 名校名师组 来源:部分特邀撰写,部分来自互联网 上海市特级教师、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 黄荣华: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的大主题是——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时代,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具体到题目而言,音乐如此,其他更是如此;由音乐“中国味”到其他中国味,最终是“文字”的中国味,“语言”的中国味。这是当下语文教育、母语教育的重要议题。这个题目呼唤我们对自己拥有的几千年民族文化进行深情地回顾、体认、欣赏与皈依。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立定中华大地,放眼世界,拥抱世界,更有力量地参与到现代世界的建设之中。 复旦附中语文教师 王希明: 今年的上海作文题,关注文化认同这一宏大命题,要求考生既有指点江山的气魄和视野,又有激扬文字的素养和能力。这一作文题虽然属于给材料作文,但是审题的难度很小。第一关键词为“中国味”,“不同国家”“异域”作为对立面出现,再次强调“本民族”,强化了“中国”一词。“有意识寻找”及“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说明“中国味”成为一个人的底色后,将会坚定他认识事物的本民族立场。从感受,到寻找,到得到启发,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但是面对这一题目,仅仅喊口号、表决心是不够的。爱国需要体现得具体,生动,才能体现出人文素养,才能配得上语文这一学科。所以命题者选择“音乐”这一艺术作为思维的触发点,以“味”为关键词,给考生的生发留下了余地。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研究生导师、副教授 胡根林: 2019年上海卷的高考作文题延续了多年的命题方向,具有贴近生活、注重思辨的特征。本次写作重点可以是谈在人认识事物,尤其是如何认识本土的、民族性的事物乃至如何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独特性:拓宽视野、见识与了解更多与自身不一样的事物,在比较的过程中加深对自我的体认,以利于更好地发现真正属于自己的、特征性的东西。对此,考生还可以深入一步做相关的原因分析:为什么人需要不断接触与自身有差异的事物来提升自我认知?材料中“更有意识”这个表达颇值得玩味的,也就是说发现事物独一无二的特征,源自于对事物之间的比较,而不是仅仅单凭一腔热血、满怀情感,对事物的认知应建立在理性的、广泛性体察的基础上。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曹家欣(第五届上海市语文教学之星): 掩卷而思即便出内容于意料,却尽内核在情理。不仅展现了上海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姿态,而且做足了“螺蛳壳里做道场”式的海派精明。紧紧衔接语文课程核心标准的高阶,由美育(音乐)到德育(中国味),对材料的讨论更依托尊重客观现象的发现与思考(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 上海市进才中学语文教师 谢燕(第十一届上海市语文教学之星): 这则材料表面上是谈音乐,感受并寻找“中国味”,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材料中包含了认识事物、认识自身文化的方法和途径:只有多了解、欣赏不同事物,才能在比较中更了解自身特点。“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们在接触、认识、欣赏不同文明、文化之美的基础上,在彼此的比较中反观自身文化、寻找“中国味”,从而能够更理性、清醒地去认识自身文化的优点和不足,树立文化自信。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柴小倩: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学生对“认识事物的方法”的“认识”,“音乐”只是引子,而“中国味”则是“个性”和“特色”的代表。考生需注意到材料中的两个“不同”——只有广泛涉猎,全面比较,才能加深认知,突显特色,定位个性。这种对事物全面认识的气度和睿智,以及由比较而产生的对“个性”和“特色”的坚守和热爱,是学生们走顺走稳未来人生道路不可缺少的素养。 “过来人” 魔都语文课代表网友组 网友@砂丁: 上海高考作文题可见浓浓“中国风”。上海题在这种总体的大趋势下,尽最大力保留了自己的命题框架和风格,算是一种隐忍的“抗争”吧。题设依然是一个思辨的层递结构,也是这些年一贯的命题特点,比其他地区的“中国”题目高级。感觉全国卷三的漫画题不错,有点新意。 网友@独钓_zyp: 我觉得“中国味”只是引子,关键在“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现象到本质。 只有接触不同的对象,才能拓展自己的视界,才能在比较中获得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也才能真正挖掘到事物的本质,得到情感上的感染与民族层面的认同。 网友@高征国: 其实和音乐无关,围绕音乐写就完了!核心是谈对事物的认识的方法和途径,只有在比较之后,在探求之后的热爱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上海师范大学 大一学生 姚润维: 我们需要认识到,越是身处于纷繁复杂的文化场域,越是应该坚定自己血脉中深刻进骨血的“根”,在认识事物、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寻找到、去把握住“中国味”的内核。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