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贤得、马伟明、李中华、王忠心、景海鹏、程开甲、韦昌进、王刚、冷鹏飞、印春荣等获得“八一勋章”的同志依次上前,习近平为他们佩挂勋章、颁发证书,同他们亲切握手、合影留念。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授予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建立卓越功勋的原91708部队副部队长麦贤得、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主任马伟明、空军指挥学院原训练部副部长李中华、96722部队71分队班长王忠心、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景海鹏、原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军职常任委员程开甲、山东省枣庄军分区政治委员韦昌进、武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队某支队支队长王刚、原81032部队副军职调研员冷鹏飞、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普洱市支队支队长印春荣等同志“八一勋章”。
我们先来说说勋章。
“八一勋章”最早在1955年首次提出,旨在表彰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杰出军队人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就是其拥有者之一。但是,后来这一奖项被搁置,直到60年后的2015年才开始恢复,今年的获得者将成为新颁发的“八一勋章”的首批获得者。
新设与历史重名的“八一勋章”,是对军队勋赏奖励制度的一次回归,一次重启。
但新设的“八一勋章”和1955年“八一勋章”有着很大区别,比如1955年的“八一勋章”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八一勋章”,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并由国家主席授予,属于国家勋章。新设的“八一勋章”,是由中央军委决定、中央军委主席签发证书并颁授的军队最高荣誉;1955年的八一勋章,是严格按照参加革命时间、任职级别高低来授予,革命时间越久、担任职务越高,自然获得的勋章等级越高。而新设的八一勋章,则是依据“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建立卓越功勋”的标准,由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现役部队提名推荐产生的。
“八一勋章”、“共和国勋章”、“七一勋章”、“友谊勋章”位于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的最高层级。根据2015年12月25日党中央颁布的《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一般每五年授予一次。今年计划颁授10人。这表明新设立的“八一勋章”将成为人民军队的一枚常设勋章,在未来,更多的军队官兵都可以获得。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首次颁授“八一勋章”,充分体现了对英模典型的崇高敬意和高度褒奖,必将极大提振军心士气、激发昂扬斗志,激励全军汇聚起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奉献的强大正能量。
下面 ,我们再来说说获得勋章的这十个人,为什么是他们得到了解放军这一最高荣誉?
这十个人,包括在不同历史年代参加过战争的战斗英雄3位:麦贤得、冷鹏飞、韦昌进;是顶级的科研人员2位:马伟明、程开甲;有兵王1位:王忠心;有在中国开创性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领头雁2位:景海鹏、李中华;还有守卫和平的勇士2位:王刚、印春荣。
麦贤得:八·六海战中的钢铁战士
麦贤得的英雄传奇,要从半世纪前新中国成立后最大一次海上歼灭战大捷说起。1965年8月6日凌晨,福建东山岛海域,台湾蒋介石军队“剑门号”和“章江号”两艘敌舰入侵,包括麦贤得所在的611艇在内的我军舰艇出击迎战。炮火轰鸣中,611艇中弹停机,一块弹片,打进了轮机兵麦贤得前额太阳穴附近。
在头部重伤,脑液外流,眼睛已经看不见的情况下,麦贤得继续坚守战位3小时。凭着平时苦练出来一身“夜老虎”的本事,他在黑暗中奇迹般地从几台机器、几十条管道里,检查出一颗只有手指头大的被震松的油阀螺丝,成功排除故障,保证了机器的正常运转。直到重新焕发活力的军舰击沉敌舰后,麦贤得陷入昏迷。
“八六海战”取胜的消息传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之时,麦贤得的伤势也牵动着中南海,毛泽东主席派贺龙、叶剑英元帅专程看望,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抢救,国防部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这场战争,留给麦贤得的,除了无上的荣誉,还有头部重伤后伴随一生的严重后遗症,他的智力大大衰退,还有非常明显的语言障碍。
冷鹏飞:珍宝岛战斗英雄
冷鹏飞,1933年1月在浠水出生,1956年2月入伍,原81032部队副军职调研员。
1969年3月2日,在边境作战中,时任营长的他组织炮火英勇还击,摧毁敌方指挥车、卡车各1辆,与边防巡逻队密切协同,驱逐了入侵敌军。
3月15日凌晨4时许,敌军60余人在6辆装甲车的掩护下,企图偷袭我守岛部队。他奉命率1个加强排立即登岛,依托有利地形与敌军对峙。8时许,敌军向我守岛分队猛烈进攻,作为岛上最高指挥员,他沉着冷静,指挥部队依托有利地形,以数路兵力分割敌军,派出机枪班和火箭筒手抵近射击,击毁2辆装甲车,击退敌军第一次进攻。9时许,敌军又出动6辆tan克和5辆装甲车,企图前后夹击我守岛分队。他采取“往前靠、放近打”战法,指挥守岛分队击毁2辆装甲车、击伤1辆tan克。战斗中他身负重伤,左臂被打断,用树枝夹绑住胳膊继续战斗,以顽强的毅力指挥守岛部队与敌军激战9个小时,顶住了6次炮袭、3次进攻,以小的代价赢得了大的胜利。
1969年,冷鹏飞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战场归来后,他始终保持普通党员和革命军人的本色作风,赢得了官兵普遍赞誉。1988年9月,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韦昌进:王成式的战斗英雄
1985年3月,我国边境一场自卫防御战打响。7月,进犯我边境的敌军以2个营外加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向我无名高地发起疯狂进攻。韦昌进和战友沉着应战,打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进攻。战斗中,几发炮弹落在了他们身边。
韦昌进说,“当时就时觉得左眼被什么猛扎了一下,有个东西流了出来,接着就是一阵钻心的疼。往脸上一摸,才意识到自己的眼球被弹片打出来了,当时就用手托起眼球,往眼窝里一塞,继续参加战斗”。 身负重伤的韦昌进潜伏在被敌人炮火炸塌的猫耳洞内,观察敌情,给炮兵指示目标打击敌人。从上午七点多钟到下午三点多钟,炮兵根据韦昌进的报告,一连打退了敌人十一次连排规模的进攻。但此时,敌军的炮火越来越密集,封锁了通往无名高地的通道,增援的同志上不来。眼看着敌人就要爬上阵地,万分焦急的韦昌进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拿起报话机,对排长大声喊道,排长,敌人上来了,就在哨位周围,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啊!” 当年和韦昌进一起参战的老战友李书水回忆起这一幕时,仍然激动不已,他说“当时我们排长就懵了,说兄弟,我不能向你开炮呀,打了那个地方,能保证你的安全吗?我重要还是阵地重要,他当时跟排长急了,阵地失守,你负责吗?” 战斗结束后,增援的战友在炸塌的洞里找到了生命垂危的韦昌进。对于这一幕,战友孙朋斌记忆犹新 “当时韦昌进浑身是血,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当战友去救他的时候,他说不要管我,你们先把苗廷荣抬下去“。说到这里,孙朋宾哽咽起来”韦昌进同事同志当时能让这些战友救苗廷荣,他让的是什么?不是让的先后顺序,他让的生命,晚救五分钟,这个人要没有了。” 由于伤势过重,韦昌进在医院里昏迷了7天7夜,他的右胸被弹片穿透,左眼球被摘除,医生从他身上取出22块弹片,至今仍有5片弹片留在体内。战后,他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的主要英雄事迹还被收入保边疆献青春连环画库中,题为《王成式的英雄韦昌进》。 马伟明:中国“国宝级”技术少将 马伟明,被誉为“中国电磁弹射之父”。34岁破格晋升教授,38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1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军委两次为他记一等功。他42岁晋升海军少将军衔,岗位级别是专业技术一级,待遇相当于中央军委委员级别。 马伟明领衔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原始创新研究,承担国家和国防重大装备重点课题40多项,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40多项,20多项关键技术成果居世界先进水平;所有创新成果全部应用到我国自行研制的作战舰艇。马伟明先后获国家“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国家发明创业特等奖”及“当代发明家”等荣誉称号,他领衔的科研团队获“国家创新研究先进群体”。2002年7月,中央军委为马伟明记一等功。 他曾当选全国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排名紧随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之后,是军队系统当选的唯一科技专家。马伟明还是中国科协副主席和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大上当选中候补的得票数比一些现任省长还要高。在中央委员会中,像他这样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成员,屈指可数。 2016年6月底,海军司令吴胜利上将到海军工程大学参加活动,马伟明教授向他介绍情况。当时天空正下着雨,吴上将亲自为马少将打伞,赢得网友点赞无数,称此举是对“国宝级”专家的重视。 我国正在制造第一艘国产航母,其作战能力能否取得飞跃,电磁弹射器的上舰问题是关键。自2002年开始,马伟明带领团队开始对电磁弹射器原理样机进行科研攻关,于2008年完成,随后又马上启动更尖端技术的研发。2015年时,马伟明表示,中国舰载机弹射起飞技术完全没有问题,实践多次也很顺利,有信心运用到现实当中去。他还强调,中国掌握的技术已经不输美国,甚至更为先进!
程开甲:隐姓埋名40年的“两弹元勋”
从1963年第一次踏入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到最后回到北京定居,程开甲在茫茫戈壁工作生活了20多年。20多年里,作为我国核试验技术的总负责人,他成功地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增强型原子弹、两弹结合以及地面、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和首次竖井试验在内的多种试验方式三十多次核试验任务。作为“两弹元勋”,近半个世纪以来,他对核武器内爆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计算,为核武器爆炸威力与弹体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他开创了中国系统核爆炸及其效应理论,为核武器战场应用奠定了基础。
为了国防事业,程开甲在核试验领域默默坚守,隐姓埋名近40年。一直到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表彰大会,程开甲等23位科学家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终于从幕后走向台前,当象征荣誉和成就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挂在程开甲胸前时,全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程开甲说:“我做的一切都和祖国联系在一起。”
2013年,程开甲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时他已95岁高龄。
王忠心:和将军一样稀少的“兵王”
2015年1月21日,习近平视察第二炮兵某基地,当他在军史馆内看到一名普通士兵的照片时,立刻说“这个兵我认识”。被习近平一眼认出的士兵就是王忠心,第二炮兵某旅技术营测试一连一级军士长,一位德高望重的“兵王”。
内行的人知道,像王忠心这样的一级军士长,和将军一样稀少。
王忠心操作过3种型号导弹,精通测控专业全部19个号位,每次都是率先通过旅专业技术考核。他先后执行重大任务数十次,实装操作一千多次,指挥测试了100余枚导弹。他没有下错一个口令、做错一个动作、连错一根电缆、报错一个信号、记错一个数据、按错一个按钮、损坏一件仪器。对于一个导弹号手来说,一时不出差错,是要求;常年不出差错,是出色;从来不出差错,是传奇。
王忠心被解放军总部机关誉为“士官专家、班长标杆、老兵楷模”;先后被第二炮兵评为十大优秀士官、十大好班长标兵,被总部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共产党员,4次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光荣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5年3月,被第二炮兵授予“践行强军目标模范士官”荣誉称号,先后两次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同年10月13日,被评为“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2017年年初,王忠心达到了最高服役年限——30年。经火箭军批准,参加完今年的两会后,王忠心退休告别了部队。士兵退休甚是罕见,我们常听到的则是“退伍”。按照我国兵役法规定,士官服现役的期限一般不超过30年,士官服现役满30年或者年满50周岁的,作退休安置。
景海鹏:中国飞得最多最久最高的航天员
这是一张大家都很熟悉的面孔。2016年10月16日,随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举行,航天员飞行乘组终于揭晓。已执行过神舟七号、九号两次飞行任务的景海鹏第三次“出征”,担任神舟十一号的指令长,这在中国航天员中尚属首次,景海鹏以50岁“高龄”上天,成为中国飞得最多最久最高的航天员。
相隔八年,三度飞天。幸运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在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眼中,“仅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保持飞天的身体状态,景海鹏的坚持和努力就足以让人敬佩”。
超出常人的毅力和坚持让他赢得了时间,时间也回报他以精彩:飞天时间越来越长——从“神七”3天、“神九”13天到“神十一”33天,飞天高度越来越高——此次“神舟”“天宫”组合体飞行的高度比以往抬高了50公里,他和搭档陈冬一起都成为中国飞得最高的航天员。
李中华:与死神对阵的王牌试飞员
李中华,被誉为试飞英雄,空军指挥学院训练部原副部长。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毕业后,李中华成为试飞员,选择了与死神“对阵”,时至今日,已从事试飞工作三十余年。
入伍23年来,李中华安全飞行2250小时,正确处置空中险情15起,空中重大险情5起,先后参加并完成了10余项重大科研试飞任务,在新机鉴定试飞和新技术验证试飞中填补了两项国内空白。
作为歼-10飞机的核心试飞员之一,李中华一次次挑战世界级飞行“禁区”,在诸多方面拓展了飞机的设计数据,使国产歼-10飞机的多项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同代的世界一流战机。
歼-10战机试飞中,李中华先后提出10多项设计改进意见和建议,都被一一采纳。连飞机的驾驶杆模型,都是李中华和战友们用橡皮泥一点一点捏出来,再移植到生产工艺中的。
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同时,中国航空业在歼-10飞机试飞中创造了不摔一架飞机的奇迹。但,试飞中平均每10分钟就出现一起故障的歼-10飞机,也曾多次发生试飞员应弃机逃生的险情,是李中华和战友们以非凡的勇气和过人的胆识,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把“重病”的飞机安全飞了回来。
2005年5月20日,他和战友驾机试飞时,突遇空中重大险情,飞机进入“倒扣”状态,急速坠向地面,高度瞬间降至200多米。李中华英勇无畏,沉着处置,凭着精湛的飞行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短短7秒内,连续做出10多个动作,最终驾机安全降落,为中国挽救了这架价值数亿元的歼-10战斗机,因此成为新闻焦点人物。
李中华先后荣立一、二、三等功13次,国家航空工业部门给他记功15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二等奖各1次。2007年他被中央军委授予 “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
王刚:威震天山的“反恐尖兵”
王刚,现任武警新疆总队三支队支队长,2016年荣膺第十九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个人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2次,这15次立功全是战功。所带单位先后5次荣立集体一、二等功,2人被评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23人荣立一、二等功。
他是赴汤蹈火、冲锋陷阵的反恐勇士。在南疆反恐维稳最前沿战斗24年,参与处置10多起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是一名威震天山的“反恐尖兵”。2002年2月20日,王刚带领8名特战队员突击暴恐分子窝点,一脚踢开即将爆炸的爆炸物,与战友合力击毙暴徒4人,击伤活捉1人,缴获枪支2支、手雷2枚、炸药20公斤。2015年9月,他带领官兵在拜城高原山区连续搜剿50余天,奋不顾身冲进暴恐分子藏身山洞,一举击毙多名暴徒。
已经44岁的他,还保留着支队和总队的几项纪录:单双杠训练第一名,5公里越野第一名,对移动目标的快速精准射击第一名。
印春荣:孤身卧底的缉毒英雄
印春荣,从警35年,其中有近20年的时间都在云南边境一线从事缉毒工作,他和战友们一起抓获毒贩4200余名,缴获各类毒品近4.6吨。印春荣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7次。曾当选第15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1998年10月,已经在保山边防支队当了15年军医的印春荣临时在一桩缉毒案件中充当一次“毒贩”。凭着超人的机智和勇敢,打入贩毒集团内部的他,不仅缴获了数万克毒品,还一举破获了一个特大跨国贩毒集团;2004年,印春荣冒着生命危险打入国际贩毒集团内部,配合控制境外毒贩与广东毒贩周旋,与两名毒贩同吃同住了19天,经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生死考验,最终成功破案,共缴获冰毒225.9公斤、海洛因5.9公斤、毒资695万元、轿车4辆,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查处一个长期隐藏、日产量20公斤的冰毒加工厂,一举摧毁了一条跨国贩毒通道,打掉了一个境内外相互勾结的贩毒集团。
印春荣已数百次孤身卧底破案,数十次面对毒枭的枪口。他不断变换着角色,周旋于形形色色的毒贩中,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同毒贩进行着一场正义与邪恶、生与死的较量。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