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2020年上海户籍老年人口将超530万,如何让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老

时间:2017-03-15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志彦 洪俊杰 点击:
养老小镇可以根据老人需求,提供不同价格的老年公寓,老人可以与朋友一起结伴养老,子女也可以在小镇上休闲度假,不定时地陪伴老人,形成一个养老生活圈,各种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也可以在这里提供专业化的医养服务产品,形成一个开放的产业生态链。 上海是全

      “养老小镇”可以根据老人需求,提供不同价格的老年公寓,老人可以与朋友一起结伴养老,子女也可以在小镇上休闲度假,不定时地陪伴老人,形成一个“养老生活圈”,各种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也可以在这里提供专业化的医养服务产品,形成一个开放的产业生态链。


 
      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预计到2020年,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口将超过530万。“老有所养”、“养有所医”,让每一个人都能有尊严地老去,是每个家庭都关注的话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要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格局还有哪些难点亟待破解?
 



      养老要避免“九龙治水”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的比例也较高。因此,集医疗、护理、康复和基础养老、生活照料于一体的医养结合模式,被普遍视作是中国未来的养老趋势。

      在政协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提出,医养结合是一个高需求率、高就业指数的朝阳产业,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出力,“相关工作,包括护工、康复师、养老的医生护士,国家就此可增加1000万就业。”

      然而,自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以来,我国医养结合模式进展并不迅速。“即便在上海,也没有全面铺开,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长期关注这一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张喆人告诉记者,上海大多数的养老院只能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一旦患病,老人不得不在医疗单位和养老机构间奔波。

张喆人委员

      按理说,这一模式对“医”、“养”两家都好处。养老院欢迎这一模式,是因为它不仅方便老人拿药看病,而且医养结合的“招牌”也能带来可观的入住率。对于医院而言,过去为了获得较好的医疗服务,许多患有失能、慢性病、肿瘤晚期、大病康复的老年病人,选择在大医院里长期“压床”,如果打通“医”、“养”的任督二脉后,老年病人可以流向养老机构,加速医院的病床流转率。

      “问题就出在没有理顺体制机制上。”在张喆人看来,我国的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自成系统,前者由民政部门管理,后者由卫生部门管理,而医保划拨又归社保部门负责,这一链条的三个节点互相独立,亟需政府统筹协调。他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作,尽快出台促进医养结合完整的产业发展规划。此外,为了避免“九龙治水”条块分割的情况,还要健全管理机制,明确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管理部门。

      也有委员认为,政府推进医养结合模式时不能一味求快、简单复制,避免为改而改。目前的情况是,我国医疗资源本身就非常紧张,要评估医疗资源是否能跟得上,还要想清楚医养结合后产生的费用由谁来出。政府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费用的控制和质量的监管,严格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准入、退出机制,规范医养结合服务行为。此外,还要防范可能出现医保“套保”的风险。“推进‘医养结合’的各项措施要系统集成”,张喆人认为。

      而从操作层面来看,他建议,可以将有条件的公立养老机构调整为医养结合机构,增加医疗服务的功能,至于那些不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支持医疗机构与之对接,彼此合作,共同推进医养结合。
 



      医养人才极度短缺

      上海作为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在2006年率先提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9073”养老服务发展框架,即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如今,“9073”已变成了全国推广的养老模式。

      然而,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变,老年空巢困难家庭不断增加,家庭抵御养老风险的能力面临极大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家庭养老的社会化、居家养老的社区化就成为大势所趋。

      根据有关统计,80%的老年人都患有一定的疾病,患有两种以上疾病的占43%,三种疾病以上占到21%,生活不能自理的超过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贾伟平认为,在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对于医和养的需求侧重点不同。60岁到75岁的“乐老”阶段,特征是“以养代医”,老年人的开支主要不是用在吃药看病上。

      第二阶段是75岁到90岁,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器质上的疾病就凸显出来了,这期间要“以医代养”。他们对医疗的需求比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还要重要,如果没有医护服务,他们的生活可能就没法继续了,居家养老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贾伟平代表

      不管老人是住在家里,还是在养老院,背后都应该是机构的专业化养老服务作为支撑。特别是在超大城市,未来通过专业化社会服务进行养老是一大趋势。贾伟平认为,养老产业未来最大的挑战是怎么去构建一个社会教育的支撑体系,能够培养更多的全科医生、老年科医生和长期护理的人才,以支撑养老社区的发展。

      目前,我国老年医疗、护理、康复机构的从业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供需失衡问题突出。而从业人员工资低、工作量大、流动性大,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长期医养结合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上海老龄护理人员存在三高三低的情况:地位低、工作强度大;薪酬低、流动高;技能低、年龄大。从事养老护理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人不到整个养老机构人员的1%,30岁以下的人也不到1%,养老护理人员老龄化程度严重。

      “加强培养高素质照护人才不能再等了”。张喆人建议,要将全科医学、老年医学、养老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政策上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薪酬分配机制,鼓励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养护队伍中,提升养老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他还呼吁,鼓励开展医师多点执业,促进人才流动,使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养老服务队伍。
 



      吸引社会机构参与养老事业

      “养老问题,是家事也是国事。我们无法阻止人的生老病死,也无法阻止一些老年人出现失能、半失能的状况,但我们可以改变这些老人的养老现况,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有一个有尊严、稳定而安全的就医养老环境。”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全国人大代表沈志刚认为,养老是全社会的事,必须走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社会力量介入、全社会共同支持的路。

沈志刚代表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对夫妻要照顾四个老人,难以顾及,而且很多子女与老人分开过日子,还有些‘失独’家庭,他们年老后无人照顾。而老年人普遍患有各种慢性病,大部分家庭缺乏专业医疗护理知识,养老质量堪忧。”沈志刚告诉记者,大多数老年人需要综合治疗,而居家养老或一般的养老机构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就医需求,大医院又无法提供长期住院服务,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和长期照料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

      从2014年下半年起,上海开始推出一种新的养老服务设施——“长者照护之家”。这样的迷你养老院采用小区嵌入式设置,便于子女探望,让老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里享受专业化养老服务。截至目前,上海市养老机构床位已超过13万张,建有日间照料中心超过400家。预计到今年年底,上海将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各街镇长者照护之家全覆盖。未来5年,这两个数字还将大大增加。

      社区养老机构的出现解决了居家养老的部分难题,但要真正实现医养结合,提升养老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吸引大量社会机构参与养老事业。“社区养老的问题在于,老人过于分散,不能形成集聚效应,也就不能培育养老产业链。”沈志刚建议,上海可以试点建设“养老休闲生态小镇”,打造社区型养老产业。

      “一方面,这些地区需要以生态建设为主要任务,不适宜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另一方面,养老产业生态无污染,又可以带动休闲、旅游、娱乐、文化创意等产业,使农村土地价值得到提升,当地农民的收入得以提高。”沈志刚说,“养老小镇”可以根据老人需求,提供不同价格的老年公寓,老人可以与朋友一起结伴养老,子女也可以在小镇上休闲度假,不定时地陪伴老人,形成一个“养老生活圈”,各种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也可以在这里提供专业化的医养服务产品,形成一个开放的产业生态链。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