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乒联博物馆立足中国向世界推广乒乓文化
新建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效果图
原瑞士洛桑国际乒联博物馆
上海体育学院院长 陈佩杰 贺 信 亲爱的朋友们: 非常欢迎你们能够到上海出席国际乒联博物馆的启动仪式。8月,国际乒联博物馆即将在上海世博园区正式开始建造,这是国际乒联最重要的项目之一。这座有着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610平方米陈列面积的现代建筑,将在未来成为国际乒联全新的博物馆。 在不久的将来,来自于中国和全世界的游客将看到,乒乓球过去那么多年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包括成千上万件和我们这项钟爱的运动相关的展品将以一种梦幻般的方式在这里得以呈现。 我现在就已经迫不及待想在博物馆竣工后亲自去实地参观了。 无论是启动仪式,或是项目建设期,我都给你们最诚挚的祝福,祝愿你们一切顺利! 国际乒联主席托马斯·维克特 2016.6.28 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项目将在上海正式启动。从瑞士的雷蒙湖到中国的黄浦江,这也是世界单项体育组织的博物馆第一次落户中国,落户上海。立足于乒乓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发扬,建成后的博物馆集国内外乒乓球文物收藏、历程展示、文化教育、学术研究、国际交流培训、全民性运动体验以及乒乓球文化产业衍生示范等功能于一体,将成为世界一流的单项体育博物馆。 国际乒联现拥有222个成员,是世界第二大单项体育组织。国际乒联博物馆于2003年在瑞士洛桑成立,拥有与乒乓运动相关的各类藏品7000余件。2014年8月国际乒联、中国乒协、市教委三方在上海签署了《关于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建设合作协议书》,其核心内容是将原位于瑞士洛桑的由查克·霍伊先生创建并管理的国际乒联博物馆搬迁至上海。这是世界上唯一冠以“国际乒联”名字,并永久性落户中国上海的一个国际级体育类专业博物馆。根据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要求,同意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新馆与上海体育学院负责筹建的中国乒乓球博物馆项目“两馆合一”(以下简称“乒博馆”),在上海世博会文博区选址建设。2015年5月,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的建设项目开始启动。在确定了项目落沪之后,现任国际乒联主席托马斯·维克特和国际乒联执委会非常重视,并时刻保持对于博物馆建设进程的关心和关注。“乒博馆”选址在上海世博园区的滨江文化博览商务区,东邻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389平方米,按照国家博物馆中型建设标准设计施工。 上海体育学院作为“乒博馆”建设主体责任单位,将向市政府主管部门申请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专业博物馆。目前,上海体育学院已明确“国际乒联博物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为校内直属单位机构,乒博馆依托上海体育学院办学优势,既遵循大学章程,又相对独立运行。 国际乒联博物馆是国际体育组织所属博物馆唯一在异地建设发展的项目,中国首次引入这样一个国际级体育类专业博物馆,两馆合一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是一种新的尝试。既要借鉴发达国家博物馆运营管理的理念,结合中国国情与博物馆的实践,探索引入国际行业组织的可复制经验,又要体现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事业机构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教育改革的精神,在实践中创新发展。为此,我们依据“三方协议”精神,根据市领导要求,结合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从“中外共建、部市共建、两馆合一”的特点出发,通过实地调研,走访许多博物馆,经过比对,借鉴经验,并听取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市教委、市文广局、市体育局等各方建议,形成了建设方案。方案力求反映我国博物馆体制机制深入改革的时代精神,为乒博馆的有序、高效运作,提供创新的管理模式、规范的管理制度与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以求达成博物馆“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未来发展目标。 国际乒联博物馆作为世界上最专业的单项体育运动博物馆之一,其在国际上一直享有较高声誉。此番落户上海,上海体育学院作为承运方,希望能对乒乓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承和推广,对于国球精神在国内的发扬光大,以及上海在十三五期间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都能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乒博馆”来到上海,将让上海这座充满了乒乓底蕴的城市再添新的文化坐标。习总书记在2015年12月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对于城市建设要考虑到城市的文化特色、文脉延续等方面,城市的发展需要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在中国,从1959年容国团为中国乒乓球队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以来,国球精神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人生能有几回搏”、“一切从零开始”……这些昂扬向上的名言,都是国球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而作为“乒乓摇篮”的上海,曾经培养出了包括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等一批批乒乓球世界冠军。如今,乒乓球不仅走进了上海校园的课程之中,也屡次登上上海国际大赛的舞台:2005年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上海成功举行,再一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上海对于这项运动的热情。一张“小台子”就能展示运动的风采——乒乓球见证了上海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也正反映了乒乓运动在全世界的发展潮流——从娱乐、竞技乒乓慢慢转变为大众、文化的乒乓。如今“乒博馆”落户上海,将更有助于乒乓文化的普及传承。 作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一部分,“乒博馆”落户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性大都市,还将成为上海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乒博馆”以“传播乒乓文化,弘扬爱国精神,增进国际交流”为宗旨,征集、收藏、研究、展示世界和中国的乒乓球文化遗产,推动乒乓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乒博馆”在上海的创新建设,也和这些年来立项主体上海体育学院重视科研和学术的功能定位相辅相成。当前,上海正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上海体育学院也在积极投身高等教育的双一流建设。如今,原国际乒联博物馆馆藏的7000千余件藏品已运达上海,再加上中国乒乓文化的展品2000余件,已可以完全将乒乓运动的发展历史完整地呈现,有利于研究者对乒乓的历史发展做细致的研究工作。同时,博物馆建成以后,也将成为“国际乒乓球技战术的研究高地”和“国际乒乓球运动发展的高级智库”,成为国际乒联、亚洲乒联和中国乒协的重要科技文化机构。未来,新建的国际乒联博物馆将依托上海体育学院,积极整合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的优质资源,与包括国际乒联等在内的跨国学术、文化和体育组织开展协同创新,为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树立全球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也为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高峰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博物馆是出于公共教育和利用的目的,对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进行搜集、整理、保管、展出,最终实现知识传播的非正规教育机构。根据目标,“乒博馆”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逐步完成奥运会乒乓球项目、世界杯乒乓球锦标赛和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三大赛事特许商品经营授权研发中心、国际乒联项目发展研究中心、国际乒联藏品与社会促进中心、国家教育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设目标,同时配合市教委关于“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育改革举措,制定针对中小学生的专门乒乓课程教学计划项目,与学校体育课程对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办馆方式,逐步向全市推开。 “乒博馆”将积极助力体育强国战略和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努力建设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市民学习基地、乒乓科普基地和国际交流平台。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