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有苦难才有精神

时间:2016-08-05来源:原创 作者:北风 点击:
苦难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为什么要提这个话题?是因为有人喜欢用苦难来说事,把它作为否定精神存在的理由,好像有了苦难就不能说精神,因此很有必要来说说这个问题! 如何来看苦难与精神?我认为:苦难与精神是不能分割的。人类社会说到底就是一部不断战胜苦难


      苦难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为什么要提这个话题?是因为有人喜欢用苦难来说事,把它作为否定精神存在的理由,好像有了苦难就不能说精神,因此很有必要来说说这个问题!
 
      如何来看苦难与精神?我认为:苦难与精神是不能分割的。人类社会说到底就是一部不断战胜苦难的社会发展史,人类社会的每一种进步都是在不断地战胜苦难中一步一步发展来的,而战胜苦难需要动力,这动力我认为就是一种精神。人类为了自身生存,为了生活得更好,必须有所追求,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前进,而在前进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正是在战胜各种苦难中,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追求进步,奋斗拼博,不怕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向前的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保证了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虽然说精神的产生是离不开苦难的,但同样没有精神也就不能战胜苦难,换来社会的发展,它们是相依相存的。有人把苦难与精神看成绝对对立的两个方面,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矛盾的对立统一是矛盾的根本特性,任何矛盾不但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正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当然每个社会的苦难是不同的,不能等同而言,相提并论。但从社会的发展眼光来看,我们可以断定,随着社会的发展,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好,今天也会比昨天好。幸福与苦难总是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在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苦难,也没有绝对的幸福。拿昨天的落后相比今天的进步,我们也可以说昨天这种落后从本质来说也是一种苦难,由于社会发展是无止境的,因此苦难应该是一直存在的。如果有一天说没有苦难了,那社会也就没有必要发展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正因为有苦难一直存在,因此精神就不会消失!在当年,有大量的知青上山下乡,如何来看这段历史,一直存在着分岐,有人肯定,有人反对。反对者一个重要的论点就是认为那是一段苦难的历史,何来知青精神?用苦难来否定知青精神,那显然在逻辑上就说不过去,更不要说正因为有了苦难,才进一步体现了精神的伟大!
 
      那到底有没有这样一种知青精神存在呢?要说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要回顾那段过去的历史,在那个年代,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学习毛主席著作,学雷锋,学英雄是那个社会的主旋律。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有一些人按照毛主席的教导,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要求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无疑是一个革命的选择。难道这些人就不知农村边疆艰苦吗?恰恰相反,正因为艰苦,他们才按照毛主席所说,“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的教导去做的。明知有苦难还要去,这里面难道就没有一种精神吗?我们看到:在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之前,已经有好多的知青奔赴了农村边疆,在那里奉献自己的青春,这难道不是一种精神又是什么?在后来大批的知青上山下乡中,也不排除当中有些人是自己积极要求去的,还有人“一片红”去了以后,在农村边疆艰苦的条件面前,面对艰苦,积极面对,乐观开朗,而不是一味的消沉,他们为建设农村边疆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们身上难道就没有一种精神在支撑他们?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有许多人能在农村边疆坚持下来,也不能完全说没有一点精神因素在身上。正是因为知青的辛勤付出,改变了农村边疆的面貌,因此我们说知青精神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我们想像出来的!
 
      既然知青精神客观存在,那么怎样才可以认定一种精神呢?知青中有些人对这种精神是视而不见的,这是因为在当年上山下乡的洪流中,确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没有积极的生活目标,后来无奈到了农村边疆,也没有好好干,长期以来心中一直有一种怨气,你能指望他们来认定知青精神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我觉得 对一种精神的认定,最主要是看这种精神是否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否能推动社会前进,而不是单纯看赞同人数多少。拿红军长征来说吧,对红军长征的精神认定,现在看来反对的人不能说没有,但不会很多。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在当时就不一定,因为那时红军在全国是少数,有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就拿红军本身来说,红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粉碎了蒋介石的围追堵截,行程二万五千里,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但红军到延安才多少人?有许多人是牺牲在长征的路上,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在它的背后,难道就没有人离队当了逃兵?就没有人会当叛徒?当我们在认定红军精神时,如有些人说,这是一种苦难,而否定红军精神,这显然是一种笑话,是我们不能同意的。如有人否定,并不能说红军精神不存在。同样对现在有人对自己走过的路说“青春无悔”,也有人说“不堪回首”,我认为有不同看法,那是很正常的,不要指望对同一个问题,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答案。我觉得我们现在能做的是:尊敬那些说“青春无悔”的人,因为他们肯定奋斗过,理解那些说“不堪回首”的人,因为他们可能是虚度了那段时光。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觉得对一种精神的认定,并不需要人人都来赞同,也不可能人人都会赞同,当然也不需要说“不堪回首”的人来赞同,他们的不赞同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知青精神的存在,因为精神只能在那些走在时代前列的人身上才会体现出来!
 
      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心态。在这里有必要再说几句,那些否定知青精神的人,我理解他们的处境,但不同意他们把一生的不如意都怪罪于社会。我看今天的一些不如意,不否认有社会因素,但也有个人因素,问题是这些人从来就没有想到从自已身上找找原因。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进取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算当初没有上山下乡,而是到了别的地方,别的岗位,一样不会有成绩。我们看今天社会,没有了那样的上山下乡,不是同样有人觉得不如意吗?这些人有一种共同点,就是缺乏进取心。因此这些人无论在何时,到何地都不会说“青春无悔”的,这与是不是知青身份是无关的。
 
      因此说“青春无悔”的人,只属于那种积极进取的人。不管是什么样的年代,在困难面前,只要有人选择了自觉,选择了付出,在今天他们就能够觉得问心无愧,所以也可以说“无悔”。这是一种必然的联系,这与你工作在那里,是不是上山下乡等等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因此这些人首先要改变的不是当初的无奈,而是自己的思想状态!人活在世上,确有许多的无奈,是我们不能改变的,就如我是长江里的一滴水,只能顺流而为,因此我们只能改变自己的想法,用积极态度去适应环境,这是最好的选择!我们一生也许失去了许多,但因为有苦难,我们曾经付出,因为有付出,我们可以自豪!因为有自豪,我们的青春就不能说白白度过,这难道不是人生最大的收获吗?
 
      我们在这里说这些话题,研究这些问题,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为社会的和谐进步服务。知青精神是符合中华民族的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我们不说谁说!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