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1952年,37岁的胡耀邦接任团中央书记

时间:2015-11-20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火眼金睛 点击:
见面一律称同志 1952年6月,主政川北的胡耀邦接到中央电令,要他务于7月底抵京。胡耀邦很兴奋,说:这下可以大搞建设了,可以盖大楼了。后来的实际任命令胡耀邦感到意外,他被安排到团中央工作。 胡耀邦女儿李恒(原名李满妹)回忆,不高兴归不高兴,组织观

见面一律称同志

1952年6月,主政川北的胡耀邦接到中央电令,要他“务于7月底抵京”。胡耀邦很兴奋,说:“这下可以大搞建设了,可以盖大楼了。”后来的实际任命令胡耀邦感到意外,他被安排到团中央工作。

胡耀邦女儿李恒(原名李满妹)回忆,“不高兴归不高兴,组织观念一向很强的父亲想了一夜,第二天就到团中央去了。”

曾经在团中央给胡耀邦做过机要秘书的高勇回忆,第一次见到胡耀邦时,发现这位心中“了不起的英雄”跟想象中的不大一样,并没有高大魁梧,更没有英雄的架子。

当时团中央没有礼堂,晚饭后人群陆续聚集在工字楼前的院子里,胡耀邦就站在水池边上。 “留着平头,个子较矮,稍瘦,长得很秀气,显得很精神,完全是一个小青年的模样”。

胡耀邦提高嗓门,打着手势,说:“如果同志们发现我的工作没有做好,有什么缺点错误,要大胆地提出批评,也可以直接向中央反映,也就是提意见!告状啰!”

胡耀邦的讲话,博得了一片掌声。

他还立下一条规矩:不准称呼官衔,见面一律叫同志。

在胡耀邦任职团中央的十余年里,书记处的书记、机关干部、秘书、工勤人员以及食堂的大师傅、传达室的老头儿,都叫他:耀邦同志。

11月20日是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1952年,37岁的胡耀邦接任团中央书记,这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共青团领军人物和年轻人之间,有很多动人的故事。


工资经常入不敷出

胡耀邦的工作方式比较特别,他不大去机关上班,而是习惯将人约到家里来谈话、汇报工作和研究问题。他的书房和客厅,几乎成为团中央的另一个书记处办公室。女儿回忆,家里常常一屋一屋的人,“屋子里经常烟雾腾腾,像失了火似的”。

访客们一来,胡耀邦就让公务员把家里的香烟、瓜子、糖果等所有能吃的都拿出来招待客人,炊事员就不停地烧水沏茶,忙着给他们做饭。

“中午一过11点,下午过了5点,父亲必定留大家吃饭,这好像已经成了我们家的习惯,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女儿李恒回忆说。

进胡耀邦家院门的人,不分身份、行业和职务,有党政军高级干部,也有普通司机和工人。

应酬客人曾经成为胡耀邦一家最大的经济负担。“说起来可能没有人会相信,‘文革’前的十几年,父亲虽然工资待遇很高,但我们家一直未能摆脱欠债的窘境。”女儿李恒在书中写道,“仅父亲接待客人、买书和抽烟这三项,他的工资就经常入不敷出。秘书和公务员常常到机关去借,通常是月初发工资时还账,月末又再去借。”

1954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胡耀邦在农村调研。 铁矛/摄

到最困难的地方去

上世纪50年代初,国民经济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大潮汹涌有声。胡耀邦提出,“青年团的一切任务,都应当围绕国家建设的任务展开”。

胡耀邦认为,垦荒事业正是青年的用武之地。他提出动员一部分城市未就学的初中、高小毕业生及其他失业青年参加垦荒事业。

垦荒队员开往北大荒后的第二年夏天,胡耀邦风尘仆仆地赶到黑龙江萝北县,去探望垦荒队员。他和队员们一起在田间劳作,在茅草房里和大伙儿一起喝稀粥,吃黑泥豆。黑泥豆小得筷子夹不住,胡耀邦干脆用手抓着吃。

他鼓励那些年轻人说:“你们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比茅草房高级得多得多的房子,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也要住高楼大厦,走宽阔的马路,也有电灯、电话、汽车。一句话,把这里建设得富足。”

垦荒队员杨华后来感慨,他在北大荒扎根40年,前后多次与胡耀邦有过接触和书信,这使他在北大荒极其艰苦条件下创业的决心从未动摇。

从1955年到1956年9月,一年里,全国有近20万名青年参加了垦荒事业。“垦荒”几乎成为那个年代部分青年的共同记忆。

数十年后,电影拍摄剧组为了再现当年北大荒、江西鄱阳湖畔垦荒的场景,专程去那些地方取景。但到了当地,他们完全找不到可以还原那种荒凉之感的沼泽地,目力所及的是整片的农田和大型农业机械。

胡耀邦去世后长眠于江西共青城,而那片土地也是垦荒队员开发出来的。数年前,共青城已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就像胡耀邦对垦荒队员期许的那样,“住高楼大厦,走宽阔的马路”。

1984年9月30日,首都体育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发表讲话,并向1.8万名与会者致意。当天,北京市青年举行大会,热烈欢迎访问中国的3000名日本青年代表。 贺延光/摄

班级的第39个人

胡耀邦有时走出门外主动跟青年交朋友。1955年,胡耀邦出差到广东,在火车上,他走进一节坐着很多大学生的车厢,和学生们聊上了,一聊就是一个多钟头。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前来交谈的人是团中央书记。

在年轻人中间,胡耀邦的魅力显而易见。秘书高勇透露了一个细节:“严格地讲,耀邦的口才不是很好。因为他有点口吃。”

但往往人们会忽略或者发现不了胡耀邦可能会有的小尴尬。“耀邦感染力极强,擅长抓住青年的典型语言。”高勇说。

当时,团中央有一个“六级办支部”的做法,是为了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身为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带头办起了团支部。他选定了北京大学中文系59级一班团支部作为他的联系点。

有一年的正月初二,胡耀邦请这个班团支部的学生到他家里做客。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副食品极其短缺,直到20多年后那些学生还记得,在耀邦同志家吃的是烤兔肉和烤花生。

1964年,胡耀邦已到陕西工作,但还是想办法见一见即将毕业的这个班的同学。消息传出来后,不仅这个班,整个北大中文系,班班都要求见胡耀邦。最后,学校决定这个年级的各班都可以派代表,去团中央机关参加接见。

学生们一到团中央机关,胡耀邦很快被团团围住。临别时,年轻人把事先准备好的校徽别在胡耀邦胸前,送给他留念。

胡耀邦微笑着问:“你们班现在多少人?”学生们回答:“38个人。”

胡耀邦高兴地说:“现在是39个了。”

有一次,胡耀邦见到一个与他相处多年、后来因为多种原因心情不大好的部下,他跟对方说:“听说你感到有些孤独是不是?这大概是因为你接触的人大都是一些老人。你应该多接触年轻人,同青年交朋友,这就不会觉得孤独了。”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