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修缮进入布展阶段,凸显雅致温暖的革命人生活意趣
结合场景复原,旧址再现历史原貌。 周公馆已进入布展阶段。均本报记者 王宛艺摄 制图:冯晓瑜
■本报记者 王宛艺
又是一年夏天,周公馆藤萝掩映。经过一年多的建筑修缮,思南路上的周公馆进入布展阶段,将于本月23日对外开放。 1946年6月至1947年3月,中共代表团在此设立驻沪办事处,对外以“周恩来将军寓所”的名义作为掩护,西大门的户名牌刻“周公馆”三个字。以此为“根据地”,在艰苦危险的条件下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工作,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发展了爱国民主统一战线。 昨天,周公馆花园改造提升项目完成验收。中共一大纪念馆周公馆管理部副主任林晶晖将其视作一次探索:“修旧如故,也凸显雅致、温暖的革命人生活意趣。” “打开”花园雪松依旧 周公馆草坪中央,栽有一株雪松。 资料记载,当年周恩来喜欢在晚饭后踱步来到雪松下,坐在藤椅上与工作人员亲切交谈,研究部署工作。雪松旁,邓颖超在喷泉边留下过影像。 古树所在的周公馆花园里,处处是中共代表团工作人员的生动足迹和生活印迹。 “我们此次修缮亮点之一,就是保护古树、‘打开’花园,并向市民游客开放。”林晶晖说。 譬如,未修缮前的喷泉水池被掩映在灌木丛中,仅存底座,喷水柱已灭失,池内堆满落叶、管路不畅,花园景观难以近距离欣赏。因此,在修缮过程中,通过修剪绿化、复原原有喷水池、恢复水池周围草皮等形式,为观众重新呈现当时的景象。 又如建筑外立面浓绿的爬山虎要不要保留?此前有专家认为,爬山虎沿着墙面攀缘,它的根会沿着墙的缝隙钻入其中,从而破坏建筑的外墙面结构。但最终,此次修缮选择保留,它作为屏障,既能减少环境中的噪音,又能吸附飞扬的尘土,“同时为这些老房子老建筑增添历史的积淀”。 此外,本次修缮根据原竹篱笆的样式以及专家们的多次论证,采用传统工艺进行修复更替。林晶晖介绍,竹篱笆还历经一年多时间论证、批复、深化设计,就为了开出一扇门。这扇入口未来将帮助优化参观动线,也方便花园延长开放时间。 接下来,除了保留的两棵女贞、一棵雪松外,还将点缀梅花、樱花和海棠,“这些周总理喜欢的意象,也能让花园四季有花、四季有景”。 这里生活着有血有肉的人 周公馆这栋楼共有4层,底层有警卫室,一楼是周恩来办公和生活的场所,二三楼是办公室和工作人员宿舍。一楼的会客厅约40平方米,周恩来在这里多次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 “如果在这幢房子里生活,我需要添置些什么?”从接到修缮任务开始,林晶晖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革命先辈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于是内室的布置中有了留声机、暖水壶、碗筷这些生活物品。结合场景复原,旧址再现历史原貌。 楼内还取消了原有的隔离栏。一楼阳台西侧可以直接看到旁边建筑物的窗户。当时,特务就在马路对面监视着办事处成员的活动。倘若没有讲解,这扇玻璃窗就将被忽视。 周公馆底层,“为了真和平,而奋斗到底——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史迹陈列”正进行最后的布展。团队对原有基本陈列进行改造提升,强调“以物证史”,向周恩来亲属借展的珍贵藏品不久将首次亮相。同时综合运用照片、文献、实物展品和影像、油画、场景复原等手段,辅以多媒体技术,生动再现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代表团成员在周公馆艰苦奋斗,推动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故事。 “红色文化孕育于海派文化,又引领了海派文化发展方向。”林晶晖介绍,这里还将举办“周公馆会客厅”、新青年读书荟、“百物进百校第二季”等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打造公共空间,以文化人、以艺通心,让红色文化与海派文化交相辉映。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