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越发达 产业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越高 “生产性服务业是直接和制造业关联的,产业链上的研究和开发,不仅是创造发明了一个新技术、一个新产品,而是把这个产品中的每个部件、半成品构造也要创新发明,整个产业链的设备也要创新发明,最后形成的一个创新发明,可以成为生产力的一个体系。”黄奇帆表示,各种高端制造品、高端装备、高端终端,往往50%左右是硬件制造的附加值,还有50%是各种服务镶嵌在硬件里面形成的附加值。比如一个手机,如果卖6000元,往往里面1000多个小的零部件制造的价值占3000元左右,操作系统、软件、芯片中的内置程序,各种专利往往占了40%~50%的价值。越是发达的国家,产业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越高。 从美国的GDP来看,其约27万亿美元的GDP总量中,与制造业直接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达到13万亿美元;欧共体去年的服务业占GDP的78%,服务业里有50%左右是生活性服务业,50%左右是生产性服务业;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占比不到20%,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生产性服务业的十个类型 黄奇帆在报告中指出,生产性服务业在统计体系中大体有十个类型: 一是围绕产品和产业链的研究开发; 二是为产业链中上千个企业的成品与半成品的市场准入、检验检测、各种零部件检验检测提供服务的能力; 三是产业链上的物流配送,包括物资要准时到位,能使制造业既不积压太多的库存,也不会因为物流延时而误工; 四是产业链金融。这不仅包括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也包括中小企业上市、发行债券、做抵押,还包括建立企业资金在全球的流动、清算、结算系统; 五是产业链的生态环保,绿色赋能的服务; 六是各种数字技术赋能。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对产业链制造过程、运行过程进行赋能,把一个个工厂变成工业互联网体系; 七是产品的销售和零部件原材料采购、贸易批发、线上线下的各种营销活动; 八是产业链上各种商品的专利、品牌的保护和宣传工作; 九是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在内的司法服务,以及各种政策或市场信息咨询,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一大类; 十是生产、销售以后的售后服务。 以上十种生产性服务业构成了美国GDP的50%、欧洲GDP的40%。 黄奇帆指出,我国的一般工业制造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的规模,但之所以“大而不强”,不是说我们制造能力、制造政策上有什么问题,而是制造业背后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研究、开发、设计在内的十个方面不到位,使得我们全要素生产力的比重不高。 “如果到了2035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还是不到20%,很难实现我国的现代工业、强国工业。所以,必须围绕这个环节把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从现在的20%左右上升到30%,如果到2050年占比能上升到40%,那是非常好的。” 生产性服务业“开天窗”现象频出 生产性服务业是巨大的蓝海,黄奇帆指出,现在它不够被重视,“开天窗”的现象屡次出现。当翻开一个县的统计数据,生产性服务业基本都是“开天窗”。 “中国政府只要想干一定干得成,生产性服务业统计绝不会比生活性服务业困难,因为生活性服务业涉及14亿人的活动,能够统计清楚,而生产性服务业统计不清楚,说明我们不够重视。” 除了生产性服务业,黄奇帆认为要重视服务贸易和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性。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货物贸易从1980年的200亿美元,发展到现在的6万亿美元,总体上涨了300倍。2010年以后,我国成了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但是服务贸易是其中的弱项。我们去年服务贸易占整个贸易量的12%。” 针对产业互联网,黄奇帆指出,中国民营企业、网络公司、跨境电商都只是用电子商务提高效率,而产业互联网需要上中下游产业链形成体系,包括产品制造、物流配送和市场销售。 总而言之,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抓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需对服务贸易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引起重视。 “如果我们推动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增长,会使中国全要素生产力比重增加,而服务贸易的发展,会补上产业互联网的短板和缺口。” (责任编辑 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