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经济数据下周即将公布。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4月份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下降,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5月份各领域能否止跌企稳,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二季度经济走势。 近期各方面已陆续公布一些先行指标。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一系列重磅稳经济措施,情况正出现积极变化。 金融数据超预期增长4月份信贷数据低迷,尤其居民、企业部门贷款均明显走弱,令市场担忧需求不足或拖累未来经济运行。 但最新公布的5月份金融数据整体超预期增长,减弱了这种忧虑。当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1%,上月为10.5%;新增人民币贷款1.89万亿元,上月新增6454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79万亿元,上月新增9102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M2增速较快回升,信贷、社融也比去年同期多增较多,体现了货币金融政策落实一揽子稳增长政策要求,加大信用供给力度,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效果显现。 由于5月份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较多,今年前5月,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规模(10.87万亿元)已超过去年同期,同比多增2326亿元。 不过,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提醒,信贷数据仍然存在结构性隐忧。在疫情形势逐步缓解叠加一揽子政策陆续出台背景下,实体经济融资意愿有所回暖,融资动力明显增强。但值得关注的是,企业融资仍然主要以短期资金为主,“以票充贷”现象仍然突出,资金需求用于短期纾困特征明显。 另外,企业中长期贷款出现少增,但降幅较4月份已明显收窄,说明企业虽对未来经济预期仍然偏弱,但整体看正在逐步转暖。 外贸摆脱低迷再“爆发”出口大旺是去年中国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功臣”。内外环境复杂加之高基数效应,各方均预计今年外贸将承压。4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仅增0.1% 但刚刚过去的5月,外贸订单又回来了。当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9.6%。其中,出口增速达15.3%,进口也有2.8%的增长,均远远好于4月水平。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分析称,5月份,国内疫情冲击对进出口的影响明显减轻,企业生产、物流环境均有所改善,此前积压的外贸订单开始陆续发货,叠加人民币汇率有所贬值,出口情况明显改善,进口亦有所回暖。 重要枢纽港口日渐繁忙,可以验证这一趋势。中信证券报告指出,从八大枢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来看,5月上中下旬的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速1.7%、7.2%、13%,上旬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港口活动短期有拖累,中下旬开始其增速较4月全月的1.9%呈现出快速修复状态。 但此番“爆发”并不代表外贸无忧。钟正生表示,从分项数据看,海外发达经济体需求仍在回落,加之其他外向型经济体生产能力恢复,中国出口市场份额面临回落压力。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强调,各地方、各相关部门在密切监测外贸运行情况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出台一些地方性的支持举措,从而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使外贸企业能够在一系列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通过享受政策红利来实现稳定增长、提高质量。 多项主要指标有望反弹作为反映经济走势的重要先行指标,采购经理指数(PMI)也出现向好趋势。 5月份,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复工复产逐步推进,中国制造业PMI在4月份较低基数水平上回升至49.6%。虽低于临界点,但明显高于上月2.2个百分点。调查的21个行业中,PMI位于扩张区间的行业由上月的9个增加至12个,制造业景气面呈现积极变化。 此外,在服务业方面,当月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2%,高于上月2.2个百分点,升至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各项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等政策措施不断落实落细,服务业企业信心有所增强。 一系列积极迹象,也令市场对5月份数据回暖更为乐观。 中信证券预计,5月疫情出现缓和,物流运输、复产复工都在逐步恢复中。预计生产、投资、消费、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弹。 其中,受疫情冲击严重的消费正逐步恢复。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程强表示,5月前三周乘联会乘用车零售环比增速34%,同比跌幅较上月收窄19个百分点,显示居民消费活动在逐步恢复,其他消费也类似。预计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出现明显环比改善,同比增速跌幅也将进一步收敛。 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表示,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今年各大流域来水好于预期,截至5月中旬,全国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9.3%,重点水电厂可发电水量同比增长25.5%。结合水电情况,5月发电数据有可能增速转正。加之工信部发言称“5月份,有关数据显示工业经济有企稳向好迹象”。预计当月工业增加值或略好于市场预期。
整体而言,多家机构认为,稳定经济大盘仍面临多重挑战。但向后看,随着上海、北京等地疫情显著缓和,政策落地更具条件,预计经济将进入改善通道。 责编:北风 更多新闻可点击上面各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