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旅游 >

相约上海天文馆,共赴暑期“星空第一课”

时间:2021-07-19来源:文汇报 作者:沈湫莎 点击:
首个公众开放日即迎大客流,展教区域全部解锁,努力让所有参观者有所得 上海天文馆内,通过互动装置学习天文知识的少年儿童。 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相约临港,共赴一场星空之约。昨天上午9点30分,家住静安区的18岁高中毕业生茅译文第一个刷脸进入上海天文馆,
首个公众开放日即迎大客流,展教区域全部“解锁”,努力让所有参观者“有所得”

上海天文馆内,通过互动装置学习天文知识的少年儿童。 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相约临港,共赴一场“星空之约”。昨天上午9点30分,家住静安区的18岁高中毕业生茅译文第一个刷脸进入上海天文馆,成为这座新建科普场馆对外开放以来的首位游客。为了赶早入场,这位天文爱好者早上7点30分就从家里出发,他为国内最大的一米光学望远镜而来。
      
       上海天文馆“未开先红”,首个公众开放日6000张票半夜被“秒光”,馆方对第一天的“大客流”做好了充足准备。上午10点,羲和太阳塔开放;下午两点,望舒天文台开放,馆内展教区域全部“解锁”。参观者中,一家三口是“标配”,不少“银发族”也来尝鲜,上海天文馆成了青少年的“暑期星空课堂”。
      
       “看不懂”也能播撒好奇的种子
      
       “咚”的一声,上海天文馆入口处傅科摆的银球撞到一根柱子,引得围在四周的孩子们齐声欢呼。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170年前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就是通过这个实验证明了地球的自转,但这个有趣的装置或许已经在他们心中播撒下好奇的种子。
      
       无数科学大咖都强调过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在上海天文馆开放首日的游客中,记者发现,“天文迷”的比例高得出奇。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徐筱攸的父亲就是一位天文爱好者,他经常给女儿买天文书籍,也会和女儿讨论宇宙、外星人的话题,得知天文馆开馆后,他和女儿如愿抢到了开馆第一天的门票。置身这座美妙的星空大课堂,父女俩直呼“一天玩不够”。
      
       正所谓“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在“家园”展区,处处能看到孩子眼中闪着好奇的光。 “这是女娲,她头上顶的是天,有一天,天塌了下来了……”一位父亲指着墙壁上的各国创世神话画卷,给孩子讲起了女娲补天、盘古开天的故事; “摸摸看,哪个重哪个轻?”一位妈妈轻声鼓励孩子拿起象征不同行星引力的苹果,体验在不同星球上行走的难度。
      
       阅读建筑如同翻看一本天文书
      
       在格致中学天文指导老师张跃军看来,上海天文馆的布展思路和教科书是一样的。“它分为家园、宇宙、征程三个大系统,每个大系统中又穿插小系统,整体流畅,逻辑清晰,走在其中就如同翻阅一本天文大书。”他说。
      
       “哇,这也太美了。”龙华中学的许佳淇被一块陨石吸引。在灯光的照射下,这块橄榄陨铁发出黄宝石一样的光泽,这是由于其内部独特的维斯台登构造,这种球状包体结构是太阳系最原始的物质之一,经过打磨和酸洗后,黑黢黢的外表褪去,就会露出黄色的橄榄石晶体。
      
       苏州市立达中学初三毕业生姚子文幸运地抢到了开馆首日的最后一张门票。他早上5点起床,只身乘坐高铁来到上海天文馆参观。他最喜欢的展品是天和核心舱1∶1模型里的太空蔬菜。他告诉记者,自己对生物很感兴趣,今天能身临其境地在核心舱里看到太空蔬菜盒,感觉特别真实。
      
       这座宝藏博物馆值得二刷三刷
      
       在“宇宙”展区,一对银发夫妻看得很慢却很仔细,遇上看不懂的,会不时询问一旁的志愿者。“他是天文爱好者,特别喜欢天文,听说上海开了天文馆,我们马上就从家里赶来了。”72岁的洪奶奶戳了戳汪爷爷的胳膊说。
      
       汪爷爷是福建人,从小就迷天文。迷到什么程度?起床看,睡前也看,还曾观测到哈雷彗星。汪爷爷打小的梦想是当宇航员,“上个月,看到三位航天员入驻咱们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感觉这辈子的梦想都实现了。”汪爷爷说,“现在的年轻人真幸福,能有这么好的天文馆,一定要好好珍惜。”
      
       中国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与天文馆的“热度”相辅相成,许多参观者对中国的航天成就如数家珍。从天和空间站、祝融火星车,到刚刚入驻的珍贵月壤样品,大家看了又看,一次次被天文馆“种草”,连连感叹:“这座宝藏博物馆,值得二刷三刷!”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