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著书 >

《秦汉史讲义》花絮——“旧山河”见天记

时间:2024-12-05来源: 秦川雁塔 作者:金雁 点击:
搞研究的人都知道,一本书的完成进度与所耗精力往往并不是按比例分配的。前期的80%的由于是长期思考的结果,可能会下笔如有神,而剩下20%的完善工作往往更耗时耗力,甚至比前期还要费功夫。关于《秦汉史讲义》成书过程,秦晖在自序中已经讲明,是在大家的催
 
搞研究的人都知道,一本书的完成进度与所耗精力往往并不是按比例分配的。前期的80%的由于是长期思考的结果,可能会下笔如有神,而剩下20%的完善工作往往更耗时耗力,甚至比前期还要费功夫。关于《秦汉史讲义》成书过程,秦晖在自序中已经讲明,是在大家的催促、鞭策下和帮助完成的。
为什么要让大家催促?因为熟悉他的朋友们都知道,他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首先是为了自己搞明白一个问题,一旦他把思路捋清楚又找到各种相应史料后,兴奋度和干劲就会递减,或者“移情别恋”到其他问题上去了。所以秦老爹的一个特点是写稿很快,改稿很慢,完稿更难。他常常在修订过程中拐弯到其他岔路上去,留下一堆“烂尾工程”和“半截书稿”。
他以前在家里的改稿过程往往就是这样,核实某个问题时,在床上摊开一本书,由此又发现另一个问题,再找来其他资料查证,就这样,床上的书一本叠一本,摆的就像一条游龙一样,开始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引出来的头绪越来越多,但是他又不愿把书合拢起来归位,以至于晚上睡觉的时候,只好把书往里推一推,自己睡在窄窄的床边不敢翻身。就这样有时候被套在一堆问题之中,走得太远已经脱离了初衷回不到原路上了。另外,他认为这些文字没有什么时效性,沉淀一下不要紧,先紧着急茬的活处理,反正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
当初回南宁和秦晖的同学们聚会的时候,就听他的小学同学讲,别看秦晖是清华大学的博导、教授,可是在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最不喜欢他,因为他很少按时交作业,尤其是不交作文。我起初很奇怪,一个从小的爱读书的孩子,后来又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怎么会有在小学期间不按时交作业的坏习惯呢?
按理说,秦晖的父母都是广西教育厅的元老,我婆婆不但审核教科书,也曾编写过教材。因为父母的工作关系,他从小就阅读过各种各样的教材,这样的人天生不是学习委员就应该是语文课代表啊。秦晖承认说,每一次作业都写了,只是想法太多,作文越写越长收不了尾,感觉写作文不是为了交差,而是要弄懂一些知识,就索性不交了。这下我明白了,电脑里“结不了尾”的“没有终结的书稿”大概都类似于“不能按时交的作业”,流风所及,以至于现在每一位催他交稿的编辑都会心力憔悴。
 
秦老爹是个想法很多的人,他经常为自己的新思路亢奋到连轴转的地步,但是又很容易被其他事情打断,一些想法转瞬即逝。那些或者起了头、或者写了大纲、做了资料工作的“半截子项目”比比皆是,我以前就曾写小文讥讽他为“拖沓天王”,不出意外的话,这些计划大半都会半路夭折。我经常挖苦他,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样样做不好。以前手工写作的时代,他就会找一个大纸袋子把卡片、资料、半拉子手稿统统装起来,说以后等我有时间了,就一定“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眼见得纸袋子里的“旧河山”越来越多,再后来就变成了我也看不见的“扔”在电脑哪个旮旯里的“僵尸文章”。
起初我还傻傻真相信等时间从容了,他大概会有一个交代,后来知道以他“移情别恋”对未知领域探索好奇的性格,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他又不喜欢重复以前的自己,所以改起稿来磨磨叽叽推三阻四找借口。他的口头禅,“这个容易,我马上交差”。而“马上”就意味着不知道猴年马月了,就这样不知道夭折了多少本书。秦老爹经常对我开玩笑说,你一定要死在我后面,帮我把电脑里的语音和文字整理出来。My God! 这工程太庞大了。你在前面“黑瞎子掰棒子,边掰边扔”,我跟在后面可捡不过来了。这不是明摆着推卸责任嘛,自己搞了烂尾工程,把烫手的山药扔给别人。
秦老爹还有另一个特点是搞研究就像在很硬的木板上敲钉子,初始阶段因为其他欠账成堆或者心里的头绪太多心有旁骛,无法一门心思扎进去,电脑上同时打开几个标题,每一个题目下都敲几段,整个人处在一种游离状态。我有时候用我们小学老师的口吻挖苦他,“差生花样多,一样都不精”。
但是随着思绪的逐渐深入,当他沉浸在其中后,这颗敲进去的钉子就拔不出来了。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其他文档的窗口都关闭了,关注的话题单一化了,甚至几天才看一次微信,我们每天的交谈超不过三句话。后来有一次他一本正经地问我,“为什么我的事情大家都找你不找我?”我说,“多新鲜啊,你3-4天才集中看一次微信,很多消息都覆盖了,等你回复,黄花菜都凉了。”他全身心投入一个内容后,外人说话他是听不见的,人都有点魔怔,经常问非所答,而且也不易走出来。本来书稿已经脱手,进入编辑阶段,他又一再追加修改补充,搞得编辑很被动。别人的封笔是有时间段的,而他的一个话题要成为过去时,除非另一个更具有吸引力内容占据头脑,否则就会无限延长。
 
决定要给《秦汉史讲义》划句号那一阶段,我们住在波士顿的朋友家里,朋友为我们提供各种便利,全力保证秦老爹的后勤,伙食也是变着花样翻新,如有活动需要外出,朋友车接车送。有时候秦老爹假模假式地想帮着做些家务,主人都会往他手里递一杯茶说,“上楼干活”。这种半封闭式生活的确也有效率,50多天时间,20万字的初稿到35万字完稿一气呵成,以至于过了很久秦老爹还没有走出来,写着别的话题,突然又杀回到秦汉史敲几行感想,当然这只能留在以后补充了。
(责任编辑  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广告位